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作者:卞朝宁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96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59.8(6.1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52419
  • 条形码:9787305252419 ; 978-7-305-2524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本书特色

“欲仁而得仁”不仅蕴含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他行仁于天下的自信精神。《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收录了“世本”“观周”“适齐”“周游”“求道”等章节。有时候,伟人的伟大之处未必在于理想伟大,而在于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八十多种记录孔子思想的古籍为依托,凝练为300则与孔子有关的故事。在先秦各种学说思想少见繁荣的大背景下,本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顾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等学派的思想观点,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并且按照故事类别分为20个大类。在每一大类之前专门设有“概说”,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加深读者对该类故事的理解。每则故事末注明征用古籍出处,便于读者进一步查阅研读。每则故事穿插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前因后果、人物特征、思想观点等,在叙事中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介绍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儒家思想内涵。作者叙述通俗易懂,关于故事背景的介绍和人物性格的分析都有自己的独特解读,是一部便于大众了解孔子事迹及言行的普及类读物。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目录

一、世本 六则
01.显赫身世
02.避祸奔鲁
03.感天而生
04.慎葬父母
05.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
06.后世不昌
二、观周 四则
01.学礼于老子
02.学乐于苌弘
03.观乎明堂
04.宥坐之器
三、适齐 十一则
01.齐景公问霸
02.齐景公问政
03.齐景公为大铡
04.齐景公以弓招虞人
05.齐大旱
06.周趋王之庙遇灾
07.游于齐而不见晏子
08.陈氏戮其小臣
09.齐之危病若无辖之车
10.在齐闻《韶》
11.固辞尼豁
四、用鲁 十四则
01.螭食乎清而游乎浊
02.季孙氏赐以粟千钟
03.玛瑶之争
04.阳虎之乱与东周之志
05.三年有成
06.鲁侯欲以孔子为大司寇
07.断狱屯屯
08.断父子相讼案
09.往见盗跖
10.夹谷之会
11.堕三都
12.行摄相事而有喜色
13.坐朝七日而诛杀少正卯
14.去父母之国迟迟行
五、周游 十则
01.削迹于卫
02.畏于匡邑
03.伐树于宋
04.遭谗不进
05.相失东门
06.过蒲要盟
07.临河兴叹
08.厄于陈蔡
09.道穷于楚
10.干君七十余
六、归鲁 二十四则
01.自卫返鲁
02.与鲁哀公论大礼
03.与鲁哀公论儒行
04.答鲁哀公圣君之问
05.与鲁哀公论国家之存亡祸福
06.与鲁哀公论身不下堂而国治
07.与鲁哀公论舜冠
08.有邦之道与相邦之道
09.与鲁哀公论无攻无守之道
10.与鲁哀公论用兵
11.与鲁哀公论“莫众而迷”
12.与鲁哀公论五仪
13.与鲁哀公论取人
14.与鲁哀公论小辨
15.与鲁哀公论西益不祥
16.与鲁哀公论非命之死
17.与鲁哀公论君子不博
18.鲁邦大旱
19.季康子问于孔子
20.反对用田赋
21.季氏旅于泰山
22.祸起萧墙之忧
23.鲁人烧积泽
24.《丘陵之歌》
七、求道 十四则
01.观于东流之水
02.吕梁观水
03.济乎觞深之渊
04.南至沛见老聃问道
05.见老莱子求学进业之道
06.亢仓子视听不用耳目
07.卫有恶人日哀骀它
08.鲁有兀者王骀
09.鲁有兀者叔山无趾
10.孟子反、子琴张临尸而歌
11.不道之道和不言之言
12.未有天地而可知
13.颜渊为学日益
14.哀莫大于心死
八、崇礼二十四则
01.卫文公入朝于周
02.不如多与之邑
03.卫公使其大夫求婚于季氏
04.卫将军文子将立先君之庙
05.八佾舞于庭
06.吊昭公夫人吴孟子
07.正假马之名
08.康子昼居内寝
09.丧欲速贫
10.孟氏之臣叛
11.杀人亦有礼
12.赵襄子善赏
13.邾隐公既即位将冠
14.凶事不豫
15.让登之礼
16.不法之礼
17.扶轼之礼
18.食祭之礼
19.乡射之礼
20.待客之礼
21.执杖之礼
22.观蜡有感
23.君子为礼
24.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九、儒业 十八则
01.从老聃助葬
02.观延陵季子葬子
03.其日明器,神明之也
04.子游问丧具
05.在卫相礼
06.往如慕而返如疑
07.勿殇嬖僮汪蹄
08.孟孙才居丧不哀
09.鲁大夫练而床
10.死欲速朽
11.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
12.助丧原壤
13.除丧弹琴
14.拱而尚右
15.朋友有服
16.吊哭的讲究
17.哭子路于中庭
18.哭掉一匹马
十、敬慎十则
01.金人铭
02.齿坚于舌而先之敝
03.罗网之患
04.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05.微言之祸与自公之乱
06.赵氏其昌乎
07.东闾子尝富贵而后乞
08.齐高庭问事君子之道
09.见之以细而观远化
10.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
十一、善说 十三则
01.大忘之忘
02.陈惠公筑凌阳之台
03.以黍雪桃
04.楚弓楚得
05.多所知与无所知
06.陈恒欲作乱于齐
07.马逸食农夫之稼
08.阿谷停云
09.以莛撞钟
10.子贡誉仲尼
11.堂衣若扣孔子之门
12.浸水与膏雨
13.颜渊借栉
十二、论政 二十则
01.三公问政
02.与鲁哀公论政
03.与鲁哀公论为政
04.与宋景公论长有国之道
05.宋大水
06.与卫出公论任臣
07.反对铸刑鼎
08.“齐之以礼”与“齐之以刑”
09.有礼刑省无礼刑繁
10.御马有术
11.民之父母
12.子张问入官
13.季桓子使仲弓为宰
14.子路治蒲
15.宓子贱治单父
16.颜渊欲东至齐求仕
17.子羔为卫之士师
18.弃灰于道者刑
19.苛政猛于虎
20.奉先王雅琴礼乐奏于越
十三、知人 十五则
01.九徵识人法
02.誉赏毁罚贤人不居
03.人君孰为贤
04.人臣孰为贤
05.大夫有差等
06.臧文仲、臧武仲孰贤
07.误判赵氏
08.楚令尹子西不免于白公之难
09.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
10.天生宰豁以亡吴
11.弟子孰为贤
12.赐之华不若予之实
13.颜渊攫甑中灰饭而食之
14.有诸中必行诸外
15.舍于沙丘知主
展开全部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节选

01 显赫身世 孔子崇拜周朝的历史和文化,但是他并不是周人,而是殷人,而且他的种族归属感很强,临终前他向子贡交代后事时,要求按照殷人的礼俗办理丧事——“殡于两楹之间”。 孔子的先祖*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末年的微子启。微子启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帝辛(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庶兄,商朝王室成员,受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为子爵,故称微子。武王克殷后,微子启肉袒面缚,臣服于周,后来周成王因其贤能而封之于宋,建立宋国,奉其先祀,周公作“微子之命》加以警戒和训导。微子启接受了周王朝的分封,由殷商王室成员(王)转为周朝封国诸侯(公),身份和地位都降了一等。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殷商王室是子姓,微子启受封于宋后,仍然保留了原来的种姓,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后裔,所以他应该姓子,而非姓孔。 微子启是宋国开国之君,经微仲、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宋湣公。宋湣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孔氏一族出自弗父何。宋滑公死后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君位,而是按照殷商时期兄终弟及的传统,把君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炀公熙。兄终弟及引发了内乱,后来鲋祀弑杀炀公熙,夺回君位,开始他想让兄长弗父何继位为国君,但是弗父何坚辞不受,因为如果他继位为国君,就必须治鲋祀弑君之罪,兄弟相残,亲情化为仇恨,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拥立其弟鲋祀为国君,是为宋历公,他自己则仍为贵卿,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历公”。经历了这次变故之后,弗父何一支由诸侯(公)转为大臣(卿),身份和地位又降了一等,然而他在这个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赢得世人称赞,孔子后来被称为“圣人之后”,其出处就源于此。 弗父何之后,经宋父周、世子胜而三传至正考父(正考甫),世代均为宋国上卿。正考父在宋国历史上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历辅戴公、武公、宣公三代国君,一生勤勉敬业,克己奉公,然而每次受命晋爵,他愈加谦卑、恭敬,即所谓“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他曾自制鼎铭警醒自己,诫勉后人,此事在当时被传为美谈。 正考父对宋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为人仍然保持谦卑恭敬的姿态,说明他在道德修养方面已经达到至高境界,这种品德必将恩泽后人。鲁大夫孟僖子就曾引用臧武仲之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他认为这个“达人”就是孔子,于是要求两个儿子师从孔子学礼。 正考父死后,其子孔父嘉继承卿位,出任宋大司马之职,孔父是其字,嘉是其名。当时宋国政坛纷争不断,公族之间相互倾轧,争权夺利,*终发生华督之乱。华督(华父督)是宋戴公之孙,时任宋国太宰,他与孔父嘉同为正卿。根据“左传》等史书记载,孔父嘉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有一天,华督在路上遇见孔父嘉的妻子,立即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了很久,不禁赞叹道:“美而艳!”华督回到家中后,脑子里全是孔父嘉妻子的倩影,于是他便萌生了谋杀孔父嘉的念头,他先让人在国中散布流言:“殇公在位十年问,宋国与郑国打了十一场仗,连年战争致使国力凋敝,民不聊生,这些都是大司马孔父嘉好战所造成的,所以我将诛杀孔父嘉,让宋国民众过上安宁、稳定的生活! P3-5

欲仁而得仁(孔子的故事) 作者简介

卞朝宁,20世纪80年代师从南京大学史学名家刘毓璜攻读先秦思想史专业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研究,代表著作有《〈论语〉人物评传》《〈论语〉事件评述》《〈论语〉言论评析》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