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作者:杜鹏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B5 页数: 192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9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27233
  • 条形码:9787030527233 ; 978-7-03-05272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本书特色

科学是集体事业,是群学,以学会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在其中展现了巨大的作用。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重点考察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学会潮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也承载着思想启蒙的使命吗?  ·中国学会21世纪的跨越发展的缘起和基本状况如何?展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从国际上来看,学会的功能是如何变迁的?如何选择中国学会未来的发展路径?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内容简介

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为例,尝试地去解读中国科学共同体在21世纪的跨越发展,在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次学会潮的基础上,试图从中国学会在21世纪的发展环境、发展态势、内涵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勾勒出中国科学共同体演进的复杂图景,在靠前化的背景下考察中国学会发展的独特路径,希望能给学会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启发。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目录



**章 导言
第二节 学会在中国开始走向国家舞台的中央
第二节 如何解读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复杂图景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学会潮:从科学救国到科学的春天
**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会潮
一、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演化
二、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学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会潮的特点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的学会潮
一、中国科协全国学会体系的建立
二、科学的春天与20世纪80年代学会潮的形成
三、20世纪80年代学会潮的特点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中的中国近现代学会
一、何为启蒙运动
二、中国启蒙运动中的态度同一性
三、中国启蒙运动中科学的泛化及近现代学会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第四章
21世纪中国学会的发展态势
**节 新时期学会改革的缘起及演进
一、新时期学会改革的方向是打造现代科技社团
二、学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三、学会改革的演进
第二节 新时期学会发展状况的初步扫描
一、作为会员组织的学会
二、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学会
三、作为社会组织的学会
第三节 学会未来发展态势
一、学会从科研活动的协调向创新要素协调转变
二、学会的服务对象由科学共同体向全社会拓展
三、学会的结构调整将成为自身建设的关键
四、学会的分化加剧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的科学共同体重构,
**节 科学与政治(社会)关系的演变:从线性模型到国家创新体系
一、科学知识生产与应用的线性模型
二、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之间关系
三、新的大科学转向:以巨型对撞机争论为例
第二节 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从模式1到模式2
一、模式1与模式2的对比
二、模式2理论的意义
三、知识生产模式对科学发展的挑战
第三节 科学共同体的内涵
一、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默顿科学规范
三、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机制
第四节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的重构问题:从精神共同体到职业共同体
一、“共同体”社会学话语的内涵演变
二、当代科学规范的变革与精神共同体的解构
三、科学的职业化与职业共同体的转向

第五章 科学共同体重构的背后:学会跨越发展面临的形势及未来
**节 21世纪中国学会跨越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学会的要求
二、社会组织体制创新的要求
三、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第二节 国际上学会角色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学会
二、作为科学活动行业管理的学会
三、当前学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美国化学会:面临挑战的典型案例
五、后学院时代学会的职能
第三节 中国学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条件
二、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策略行动及其问题
三、学会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后记
展开全部

21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科学共同体的重构 作者简介

  杜鹏,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项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研究支撑中心执行副主任(主持),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科学社会学专委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政策、学科政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