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

作者:姜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B5 页数: 172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1.0(7.5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26744
  • 条形码:9787030326744 ; 978-7-03-03267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 内容简介

钱老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系统科学是这一体系的突出特点之一。本书从整个体系的宏观视角,按照钱老对系统科学的分类,对其各部分内容分别进行了介绍,其中突出讨论了钱老系统科学思想的特点,及钱老对系统科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的贡献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 目录

目录
《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序
前言
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1
西医著名的临床医生可不是机械唯物论11
中医是整体地辩证地来看问题,避免了机械唯物论14
研究人口问题要从实际出发18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一个普庭的方法22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5
利用系统学的思想研究社会系统,建立社会系统学29
社会是一个特殊复杂巨系统31
研究社会系统要分析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意识的社会形态三个方面34
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能简单化39
我们叫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简称综合集成44
关于将知识工程引入系统学的问题48
总体设计部是国家的决策咨询机构51
要认识到metaanalysis方法的不足55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方法59
建立总体设计部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64
社会主义要胜利,就要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来实现70
社会科学要与自然科学结合73
我们的方法还是叫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好77
要研究金融经济学81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问题82
关于第五次产业革命与社会系统工程95
对老年问题不仅是养老,要发挥老年人的特殊作用99
21世纪是信息的竞争,我们现在就要抓信息网络的建设101
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08
我们要了解国外对复杂性的研究111
总体设计部要经济、政治、文化、精神文明一起抓119
社会主义建设要有长远考虑123
建立总体设计部一定要有中央的支持127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科学研究137
关于系统学的产生与发展142
附录:于景元在系统学讨论班上的报告147
展开全部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讲话篇) 节选

我对系统学认识的历程 ——1986年1月7日在系统学讨论班上的讲话 钱学森:于景元同志要我今天讲讲为什么要研究系统学。我就按照他的要求,讲讲这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系统学?我想把系统学一词的英文译作systematology。讲系统学也必然联系到系统论,给系统论起一个英文名字,我想是不是可以叫systematics。这里稍微有一点混乱,就是systematics在法语里的意思是分类学。当然在英语中这个分类学并不叫systematics。关于分类学这个词,我问过生物 学家,他们的习惯是用taxonomy。所以,要以英文表达,假使把系统学叫做 systematology,那么把系统论叫做systematics大概是可以的。 要讲这个问题,我必须首先说一下人类的知识问题。我认为人类的知识包括 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所谓的科学。现在要说科学的话,应该把它认为是系统 的、有结构的、组织起来互相关联的、互相汇通的这部分学问,我把它称为现代 科学技术体系。但人类的知识还有许多是放不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去的,经验 知识就属于这种。一年多前,我说这个部分是不是可以叫做前科学——科学之前的东西。那也就是说,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通过实践形成一些经验,经验也总结了一些初步的规律,这些都是前科学。进一步地提炼、组织,真正纳入到现 代科学技术体系里面去,那才是科学。所以知识有这两部分。当然这样一种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前科学慢慢地总结升华了,就进入到科学中去了。那么,前科学是不是少了呢?一点也不少,因为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又有新的前科学出现。因此,人的整个知识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系,也可以叫系统吧。 这就说到科学技术,或者科学本身的体系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开始也是很零碎片面的。那时,我只知道自然科学技术,因为我原来是搞工程技术的。自然科学里好像有三个部分: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是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的理论像力学、电子学叫技术科学,就是许多工程技术都要用的,跟工程技术密切 相关的一些科学理论'再往上升,那就是基础科学了,像物理、化学这些学科。这样一个三层次的结构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在人类历史上,恐怕原 先只有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或者叫技术,并没有科学。科学是后来才 出现的。那时候,科学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的关系不是那么明确。科学或者叫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生关系,那还是在差不多一百年前的事,就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才开始有技术科学,也就是这个中间层次。现在我们说,自然科学好像是这么三个层次:直接改造世界的就是工程技术;工程技术共用的各种理论是技术科学;然后再概括,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也就是基础科学。 后来,我把这样的一个模式发展了,说它不只限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从一定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就是从物质运动这个角度。当然,人还可以从其他 角度认识客观世界,那就属于其他科学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部门,还有原来在自 然科学里面的数学。数学实际上要处理的问题是很广泛的,不仅仅限于自然科学,今天的社会科学也要用数学,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数学分出来,作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部门。后来又有了新的发展,比如说联系到系统学、系统论,这就是系 统科学,是一个新的部门。还有思维科学和研究人的人体科学。到这个时候,我 说科学技术体系有六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 科学和人体科学。后来看还不行,不是所有的人类有系统的知识都能纳入这六大部门。比如说,文艺理论怎么办?好像得给它一个单独的位置。后来又看到军事科学院的同志,我想军事科学向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应该是个单独的部门,所以又多了一个军事科学。那就从六个变成八个大部门了。这时候我感到,恐怕 将来还有新的部门,所以我就预先打招呼,说这个门不能关死,还可能有新的。 果然到了去年年初,我又提出了行为科学,行为科学好像搁到以前哪个部门里都 不合适。行为科学是讲个体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既不是社会,也不是个体的人,所以又多了一个行为科学。到现在为止,我的看法是,科学技术体系从横向来划 分,一共有九个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行为科学。而纵向的层次都是三个:直接改造 客观世界的,然后是工程技术共同的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再上去,更基础更一般的就是基础科学。 这样的结构是不是就完善了?恐怕还不行。因为部门那么多,总还要概括吧!怎么概括起来?我们常常说,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高概括是哲学,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所以,*高的概括应该是一个,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每一个科 学部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间应该还有一个中介,就把它叫做桥梁吧!每个部门有一个桥梁,自然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历史唯物主义;数学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数学哲学;思维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认识论;人体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桥梁是人天观;文艺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美学;军事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军事哲学,至于说行为科学,这个桥梁是什么?应该说是人与 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可不可以叫马克思主义的人学? 刚才剩下来没有讲的就是系统科学了,现在我要单独讲一下。系统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系统论,就是刚才一开始讲的systematics,而不是现在 流行的什么三论,或者叫老三论,还有新三论等等。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 的。系统科学根本的概念是系统,所以应该叫系统论。系统论里面当然包括所谓 老三论里面控制的概念,也包括信息的概念,这些都应该包括进去了。至于说新 三论,那更怪了,实际上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系统学里面的耗散结构、协同学、 突变论这些东西。其实,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到新三论就截止了,不 会再有更新的东西了。现在不是还有混沌,还有好多新东西吗?那么,到底有完 没完呢?若按三论说发展下去,就成了老三论、新三论、新新三论、新新新三论 再下去只能把概念都搞乱了。所以,系统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 我认为是系统论。 那么,系统科学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就是系统工程 了。现在看来恐怕还有自动控制技术,这些都是属于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而系 统科学里的技术科学,我开始认为是运筹学,后来看还要扩充一下,扩充到像控制论、信息论。实际上,真正的控制论、信息论就是技术科学性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尚待建立的一门学问,那就是系统学。一会儿,我要仔细地讲这个问题。这样,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就是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等;技术科学层次的 是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将要建立的基础科学是系统学'系统科学到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桥梁就是系统论。系统科学就是这样一个体系。 *近,我看到哲学家们在讲哲学的对象,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问 题,搞得挺热闹的。在哲学家里面我认识的一个,就是吉林大学哲学系的教授高 清海,高清海教授在去年的《哲学研究》第八期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讨论哲学的 对象问题。这篇文章我觉得挺好的。后来我给高教授写了一封信,说:一方面你 写了一篇好文章,但另一方面,我也觉得,你讨论的这个问题是不是早就解决 了?我说的这个科学技术体系从九大部门到九座桥梁,然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 思维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行为科学这九大部门的关系。如果 这个关系明确了,那么哲学是研究什么对象的,那不是一目了然了吗?也就是我 常常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指导科学技术研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 会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死的,它一方面指导我 们的科学技术工作,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必然会影响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深化。我这个想法也许有点怪,哲学家们一下子还接受 不了。高清海教授已经好几个月还没有复我的信了。*近,我又找了一位教授,北京大学的黄楠森,又给他提这个问题。我说,我给高清海写信了,他没有复我,我现在又向你请教。你看怎么样?同志们,学问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实际上不能分割。我们谈一部分,也必然影响到其他部分,恐怕这就是系统的概念吧。 这就说明,所谓的系统学是一门什么学问。在我的概念里,它是一门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我们讲基础科学就是技术科学更进一步深化的理论。我必须说,这样一个认识,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得到的,中间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第二点,讲一讲我对系统学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也粗略地在纪念关肇直同志的会议上讲过,今天再讲得仔细一点吧。 我必须说,在1978年以前,对于什么系统、系统科学、系统工程,什么运筹学这些东西,我也是有些糊涂的,并不清楚,仅仅是感到有那么一些事要干。所以那时候在七机部五院宣传这个事,但是没有一个条理,1978年以前就是这 么一个状态。开始稍微有些条理是在1978年9月27日,在《文汇报》上我和许国志、王寿云合写了一篇东西。这篇东西的基础,今天向同志们交心,那并不是 我的,而是许国志同志的。因为在那年,可能是7月份,也许更早一点,5月 份,许国志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什么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又是运筹学,还 有什么管理科学,在国外弄得乱七八糟,分不清它们的关系是什么。他建议把那个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系统叫系统工程,有各种各类的系统工程。比如,复 杂的工程技术的设计体系,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所熟悉的总体部的事就叫系统工程。至于说企业的管理就是属于管理系统工程等等,有很多这种系统工程。然后 他说各种系统工程都有一个共同需要的理论,他那个时候说,这个理论是运筹 学。运筹学就是一些数学方法,是为系统工程具体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这就是当 时在国外弄得很乱的一种情况。比如说,二次大战中先有operations analysis, 后又变成operations research,把这些东西用到工业管理方面,就变成management science。 然后还有专门分析系统间、系统内部的关系的,叫做systems analysis。我觉得systems analysis好像就是应用的。其实不然,名词很怪。在维 也纳还有一个单位叫 IIASA。IIASA 就更怪了,叫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systems analysis 本来就是 applied,怎么还有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所以,外国人也是不讲什么系统的,说到哪儿是哪儿。谁举一面旗帜,他就在那里举起来,可以举一阵子。所以,在1978年9月27日《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我们试图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把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些工 程技术,叫各种各样的系统工程。这些系统工程共用的一些理论或者叫技术科 学,就是运筹学。我在1978年秋天的认识就停留在这里。归纳起来是两点:一 个是我们那时考虑的系统,还只限于人为的系统,自然界的系统我们没有考虑进去;二是这些人为的系统里,并没有考虑到自动控制,所以对控制论到底如何处理,也没有讲清楚。根据这两点,今天看来,当时我们对于系统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第三点,大概过了一年,1979年10月份在北京召开了系统工程学术讨论 会。那次讨论会是很隆重的,许多领导同志都去了,给系统工程的工作以很大的推动。在那个讨论会上,我个人才把系统的概念扩大到自然界,也就在那个时候 才提出系统这样一个思想是有哲学来由的,并追溯到差不多一个世纪以前。恩格 斯在总结了19世纪科学发展的时候讲了一些话。他说:“客观的过程是一个相 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说,过了一年,我的眼界才有所扩大。也就在那个会上, 我的发言就把系统科学的体系问题提出来了,但这个体系是有缺点的。那时候认 识的这个体系只有一个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再加上这些 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共性理论——技术科学,就是运筹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