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评估与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与实证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评估与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与实证

作者:许旺土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6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6.0(7.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评估与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与实证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48092
  • 条形码:9787305248092 ; 978-7-305-2480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评估与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与实证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成果。主要介绍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有何影响。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交通强国”战略实施、高速铁路“走出去”的背景需求,构建了高速铁路经济影响评估和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体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专著的目标为基于当前时代背景需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下一步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和运营水平提升、高铁经济发展模式、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模式创新等理论和政策方案体系。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评估与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与实证 目录

**章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时代背景
**节 我国高速铁路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交通强国战略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
第四节 当前时代背景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及重要的规划
**节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阶段划分
第二节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第三节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三章 高速铁路对经济的影响机理
**节 国内外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研究现状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分析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高速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
第四节 高速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表现形态——高速铁路经济
第五节 高速铁路经济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的案例
**节 国外高速铁路促进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第二节 国内典型高速铁路经济现状
第三节 我国高速铁路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特征与缺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关系综合评价
**节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不同模式高速铁路经济的评价方法选择
第三节 不同模式高速铁路经济评价案例实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速铁路经济影响区形成的机理
**节 高速铁路经济影响区空间划分
第二节 高速铁路经济区生成和扩张机理
第三节 高速铁路经济区功能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速铁路对区域空间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实证研究
**节 点:可达性——连通性
第二节 线:高速铁路通道沿线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
第三节 面: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速铁路运输资源优化配置与服务水平评价
**节 高速铁路运输资源内涵
第二节 高速铁路列车运输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节 区域高速铁路网络系统服务水平定义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未来我国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路径
**节 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路径
第二节 未来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路径案例:常旅客“积分升座”模式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我国高速铁路国内外建设投资与运输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节 响应“交通强国”战略的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投资模式创新
第二节 服务于平衡区域发展的高速铁路建设投资模式创新
第三节 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的高速铁路建设投资模式创新
第四节 服务于新一代科技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高速铁路建设投资模式创新
第五节 服务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的高速铁路建设投资模式创新
第六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国内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模式创新
第七节 响应“走出去”战略需求的国际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及运营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高速铁路对经济影响评估与服务水平提升路径——理论、方法与实证 作者简介

许旺土,1981年生,中**员,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挂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系交通研究方向访问学者。 多年来努力致力于交通信息(大数据方向)、交通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的研究与工作。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作者的SCI/SSCI检索论文40篇;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以主持和技术负责人身份(排名前2)获得了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