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襄垣方言研究

襄垣方言研究

作者:张威娜著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21cm 页数: 362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襄垣方言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7864862
  • 条形码:9787537864862 ; 978-7-5378-648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襄垣方言研究 本书特色

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方言田野调查整理出的关于自己的母语——山西襄垣方言的调查报告。本书为晋语研究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语言材料,丰富了晋东南晋语的研究成果。 方言中隐藏着重要的文化密码。 本书是对襄垣方言的研究,对襄垣古韩镇方言的发音为研究对象,对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归纳,为晋语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对晋语的研究的深入颇多益处。

襄垣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襄垣县古韩镇老年发音人的方言发音为主要描写对象, 对襄垣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进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描写, 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 总结和归纳襄垣方言的特点。主要内容有: 襄垣县简介、襄垣县方言的归属及内部差异、符号说明、发音合作人等。

襄垣方言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襄垣县简介 /1

第二节 襄垣县方言的归属及内部差异 /3

第三节 符号说明 /4

第四节 发音合作人 /7

第五节 有关襄垣方言的重要先行研究 /7

第二章 语音 /9

**节 声韵调 /9

第二节 襄垣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18

第三节 襄垣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 /27

第四节 襄垣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34

第五节 襄垣方言同音字表 /52

第六节 蟹摄开口一二等和效摄字韵母的异调分韵 /81

第七节 中古阳声韵在襄垣方言中的演变 /93

第三章 词汇 /107

**节 词缀 /107

第二节 重叠 /124

第三节 分音词 /129

第四节 分类词表 /132

第四章 语法 /215

**节 襄垣方言的代词 /215

第二节 襄垣方言的副词 /229

第三节 襄垣方言的语气词 /247

第四节 襄垣方言的“×人”式使感形容词 /266

第五节 襄垣方言的补语 /277

第六节 襄垣方言的疑问句 /289

第七节 襄垣方言体貌意义的表达手段 /297

第五章 语料记音 /304

**节 语法例句 /304

第二节 儿歌 谚语 歇后语 谜语 绕口令 /319

第三节 民间故事 /335

参考文献 /354

后 记 /361


展开全部

襄垣方言研究 节选

第二节 重叠 襄垣方言的重叠式并不丰富,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从构成成分上看,有非词重叠(即音节重叠),如:“猩猩、款款、可可正好”;有语素重叠,如:“垫垫、尖尖”;有词的重叠,如:“闻闻、掂量掂量”。第二,从音节数量上看,有单音节重叠和双音节重叠。第三,从重叠形式上看,有完全重叠,如:“看看”;有不完全重叠,如:“黄生生”;有衬音重叠,如:“白圪□[??ha423-42]□[??ha-55]”。第四,从词类上看,有名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等重叠。本节中,A、B表示实语素,X、Y表示词缀、词尾或衬音成分。 一 名词重叠 襄垣方言名词重叠式很不丰富,名词重叠后使事物带有“小称”或“爱称”的意味,一般用于对儿童说话,如“猫猫、碗碗、袜袜”等。构成形式如下: AA式:杯杯 环环 ABB式:笑窝窝 AAB式:格格纸 金金纸 花花菜 茴茴菜 碰碰车 AABB式:婆婆妈妈 二 副词重叠 襄垣方言副词重叠的构成形式主要是“AA”式,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叠式是副词“AA”式。如“好、快、慢、远、早、细、满、深、活、白”等,本来是形容词,重叠后成为副词。 2. 基式是单音节副词,叠式是副词“AA”式。如“将将、偏偏、常常”等。 三 量词重叠 (一)构成形式 1. AA式:家家 件件 个个 条条 顿顿 2. 一A一A式:一条一条 一趟一趟 一件一件 一回一回 3. 一AB一AB式:一圪堆一圪堆 一圪绺一圪绺 一圪截一圪截 (二)语法功能 1. AA式 ① 做状语。如: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② 做主语。如:顿顿吃不饱。 2. 一A一A式 ① 做主语。如:你瞧瞧你都,一个一个都是甚样?(表示“每一”) ② 做状语。如:做事要一步一步来。(表示逐步) ③ 做谓语。如:他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表示接连不断) 3. 一AB一AB式 ① 组成“的”字短语做主语。如:窗台上卫=个一圪绺一圪绺的是甚? ② 做补语。如:瞧你把葱弄得一圪截一圪截的。 ③ 做状语。如:你一圪堆一圪堆地剥。 双音节名词作为临时量词也可以构成“一AB一AB”,如“一汽车一汽车地拉、一簸箕一簸箕地端”,语法功能较单一,只限于做状语。 四 形容词重叠 (一)构成形式 1. AA地 大大地 慢慢地 美美地 2. AABB式 红红火火 周周正正 展展挂挂 大大方方 扭扭捏捏 张=张=接=接=慌慌张张  3. AXYY式 一般表示贬义,“X”是“圪、不、里”等词缀,“YY”是表音成分。例如: 酸不几几 灰不叉叉 胖圪墩墩 干圪嘣嘣 黑不出出 傻不几几 4. AXX式 慢悠悠 展拍拍 红扑扑 酸丝丝 明晃晃 黑洞洞 病怏怏 白光光 宣腾腾 (二)语法功能 ① AA地 常做状语,如:美美地吃他一顿。 ② AXX式 可以做谓语,如:你的背展拍拍的;也可以做定语,如:黑不出出的衣裳;还可以做补语,如:这个馍吃着酸丝丝的。 ③ 所有的重叠形式不论做什么句法成分,都不能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的修饰。 (三)表义特征 形容词重叠式都是状态形容词,不管充当何种句子成分都有描述性的作用,重叠得越多,描述性越强,描述性越强,程度越深,有时达到极点。例如:黑→黑洞洞→黑圪洞洞 大多数重叠形容词带有感情色彩或形象色彩,或褒或贬,或好或恶。“AA地”式的褒贬色彩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词义本身或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的。 一般来讲,“AABB”式带有赞赏、美好等积极的感情色彩,“AXYY”式带有厌恶、不满等消极感情色彩。这些感情色彩或褒或贬,与基式的意义无关,完全是附加成分后产生的。 “AXX”式所带的感情色彩与基式有关,基式是亲热、爱抚的积极意义或是厌恶、不满的消极色彩,重叠后只是加深程度,感情色彩是由基式决定的。如“凉丝丝、冷飕飕”与“干嘣嘣、臭烘烘”中的感情色彩是由基式“凉、冷”和“干、臭”决定的,叠音成分只是起增强程度、加深性状的作用。叠音成分的意义,有的比较明确,有的不明确。其中不知道本字的,只能拿同音字代替,如“出出、几几”等。无论是消极意义还是积极意义的形容词的基式,“A”与“XX”有固定的搭配关系,但不全是一对一的,有一对多的,也有多对一的。如“黑”对“洞洞、乎乎”表贬义,“凉、酸、甜”等都可以与“丝丝”搭配。 五 动词重叠 (一)构成形式 1. AA 走走 试试 说说 2. A一A 走一走 试一试 摸一摸 3. ABAB 洗涮洗涮 拾掇拾掇 叮嘱叮嘱 4. XAXA X是“圪、不”等词缀。例如: 不拉不拉 圪捞圪捞 圪碰圪碰 圪催圪催 5. A了A 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例如: 看了看 想了想 (二)语法功能 1. 所有的动词重叠式都可以在句中做谓语,但与其他成分的关系要受到许多限制。如单音节动词可以前加否定副词“不”,例如可以说“不看、不坐”;动词的重叠形式则不可以前加否定副词“不”,例如不能说“不洗涮洗涮、不圪碰圪碰”;有的重叠式动词的否定式只出现在反问句里,如:“你不瞧瞧他去?” 2. 有的“圪A”式可以带宾语,例如可以说“圪捞住钥匙了”。而“圪A圪A”后不带宾语,如不能说“*圪捞圪捞着钥匙了”。 3. 动词重叠式后不能带任何动态助词。如不能说“*你看看了”“*你圪捞圪捞了”。 (三)表义特征 1. 几乎所有的动词重叠式都有表示动作延续时间的短暂和表示动作次数的减少的意义,这与普通话相同。 2. 襄垣方言的重叠式表示动作短暂比普通话多一个级差。而且,襄垣方言中的“圪A圪A”除了表示动作的短暂外,还增加了随便、非正式、不注意等感情色彩。 基式(一般) 重叠式(短暂) 重叠式(更短暂) 普通话 转 转转 —— 襄垣话 转 转转 圪转圪转 第三节 分音词 所谓分音词,是指用两个音节来记录一个单音单纯词,它是单音词双音化的一种手段。因这类词第二个音节多以[l]为声母,故分音词也称为“嵌L词”。赵秉璇(1998)等认为,这是上古汉语复辅音的遗迹。王洪君(1999)认为,“嵌L词”是一种双音单纯词。 从地域来看,分音词现象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及临近山西的豫北和内蒙古中、西部黄河以东地区的汉语方言中。王洪君(1999)指出,“嵌L词”的整体韵律特点可用“前冠衍接式”(即全词形成前暗后亮、前轻后重的强烈响度对比)来概括,并认为“嵌L词定型的时间在尖团合流之前和见系二等字细音化以前”。 一 分音词的结构类型 1. p-l- 不烂:拌,搅拌(倒面里些水~~) 不来:摆(不要~手,习惯不好) 不捞:用手乱刨(一直~个甚,弄得哪都是) 不浪:躺着打滚(驴在地下~了) 不拉:拨(你往我的碗里~些饭) 不溜:排、行、串(一~珠珠) 2. t-l- 的溜:一串;手提(一~葡萄;他~个书包倒里来啦) 的料:吊(你瞧你~个腿) 的拉:滴(衣裳的水~了一脚地) 的连:掂(~~有多重) 3. th-l- 趿拉:指鞋跟没有提起来穿(你~个鞋就不怕跌倒啊) 4. k-l- 圪栏:杆(这个~真重啊) 圪落:角(钥匙掉哪个~里了?) 圪浪:巷(顺这个~往后走就到了) 圪篓:壳(鸡蛋~) 圪略:滚(车轮~过来啦) 圪栾:卷(你把衣服~起来) 圪捞:搅(把汤~~) 5. kh-l- 窟窿:孔(墙昂有个~,和些泥糊住) 6. x-l- 胡落:活动(门牙~啦) 二 分音词的构造规则 分音词由两个音节构成,每个音节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没有具体的汉字来表示,书写时只能用同音字来代替。襄垣方言中的分音词虽然多为人们日常交际中使用的口语词,没有固定的记录方式,但是在构造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1. 前音节的声母基本是本字的声母,通常是塞音[p][t][k][th][kh]。少数分音词的前音节字和后音节字相拼出来的读音和本字的读音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分音词语音上的对应规律;因为语音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历史演变,可能用古音就能适应此规律。如:“圪[k????3]落[lu??r-53]” 是“角[??iɑ??3]”的分音词,“角”和“圪”声母不同,是因为“角”的声母发生了腭化。 2. 前音节的韵母是入声韵母[????][i????]。 3. 后音节的声母是[l]。 4. 分音词的前音节字大多数为入声,并且发音短、轻,后音节字声调调值接近[33],且发音相对较短,前后音节连接非常紧凑,具有很强的方言色彩。 关于分音词的来源和性质问题,学界尚无统一的认识。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秉璇(1998)等认为,这是上古汉语复辅音的遗迹。 张崇(1993)认为,分音词来源于单音词的缓读分裂。王洪君(1999)认为,分音词形成的**阶段形成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中间出现[??][??][??][??]等过渡音的长音段;第二阶段长音段正式断为两音节,在这一阶段既保持前弱后强、前暗后亮,两音峰间的音谷跌宕不大的特点,又能够使前字出现声调,后字出现统一的声母。声母中响度*大且能够跟所有介音相配的边音[l]无疑是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佳选择。我们赞同分音词来源于缓读分音的观点。 另请提供连书名,标点在内13字!!!!宣传语,用于图首预售文字链: 打开襄垣文化大门的密码!

襄垣方言研究 作者简介

张威娜,女,1986年生人,山西长治人,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