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

作者:陈晓华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23.1(5.5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704199
  • 条形码:9787568704199 ; 978-7-5687-041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 内容简介

  从企业“管理”到公司“治理”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二者在侧重点、主要目的、作用主体、主要职能、实施基础、实施结构、适应企业、权力基础、作用方式等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多元主体地位模型,建构了公司多元联合治理机制模型。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深入探讨了中国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极其丰富的人本管理思想,探讨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源与流。这些思想和传统商业文化正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思想之源、养分之本。  21世纪将是一个加速变革的崭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第四次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管理哲学的思想价值将得到世界的重新认知;感性消费、科技消费、时尚消费、安全消费、高端消费、个性化消费等蓬勃发展。这一切都将深刻地影响企业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行为、领导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 目录

**章 管理与管理职能的再思考
一、管理概念辨析
二、管理仅仅是协作劳动的产物吗
三、现代管理的基本含义
四、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精辟论述
五、管理的特征
六、“计划”可有可无吗
七、如何理解“组织”
八、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吗
九、“控制”什么
十、管理学的特点
十一、管理学发展的演进动力
十二、现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进逻辑及其超越
一、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轨迹
二、人性假设演进的内在动因
三、人性假设演进的外部动因
四、对人性假设理论演进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人性假设视角下的管理理念演变及其超越
一、“经济人”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X”管理理念
一 “社会人”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Y”管理理念
——对“X”管理理念的超越
三、“复杂人”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超Y”管理理念
——“X”管理理念与“Y”管理理念的结合
四、“道德人”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利他式”管理理念
——同西方“利己式”管理理念并驾齐驱
五、“文化人”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Z”管理理念
——从整体意义上对“利己式”管理理念进行整合
六、“全面发展人”人性假设及其指导下的“超Z”管理理念
——对传统管理理念的超越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塑中国式管理之魂——“道德人”人性假设
一、“道德人”人性假设的前置性逻辑
二、“道德人”人性假设的提出依据:基于道德与契约的中西管理比较分析
三、“道德人”人性假设的内涵与主张
四、“道德人”人性假设关于道德-行为的心理学作用机制
五、“道德人”人性假设与道德行为
六、“道德人”人性假设与中国式管理实践
七、结论及“道德人”人性假设的管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道德是解决家族企业治理X非效率问题的良方
一、“非效率”:X效率理论视角下的家族企业治理问题
二、探析“X”:委托代理理论下的非效率探因
三、道德:解决家族企业治理X非效率问题的良方
四、道德对于正式契约的补充与超越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企业组织本质与企业*优边界
一、突破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换的概念范畴
二、理论前提
三、组织是如何产生的
四、组织的本质是什么
五、企业组织存在*优结构吗
六、关于组织本质的几点结论
七、企业组织*优边界之谜
八、企业组织存在*优边界吗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的辨析与变革
一、企业管理内涵的辨析
二、公司治理概念的考证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异同分析
……
第八章 中国人本管理思想的演进逻辑及其价值
第九章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与中国企业家精神探源
第十章 管理变革的展望
展开全部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问题思辨 节选

  (1)“道德人”人性假设以动机的自组织理论对个体需求-目标-动机-行为作用机制的微观解释为基础,建立起了心理系统这一微观概念与外界社会这一宏观概念之间的联系,初步解释了外界环境与内在心理系统如何通过道德内化过程进行互动,增强了个体需求-目标-动机-行为模型中心理系统的外部客观适应性。  (2)“道德人”人性假设提出了道德能够影响动机的形成和强弱的观点,进一步解释了寻求意义的人如何对其心理目标赋予社会意义和价值。道德对心理目标进行好与坏、善与恶的价值判断,它向个体说明哪些目标是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是值得实现的,以及这些目标有多大的社会群体价值。  (3)“道德人”人性假设解释了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与人类动机系统的转化机制和联系机制,即人通过学习将道德内化的过程。  2.“道德人”人性假设是对个体非经济理性的内在丰富性之原理性诠释  “道德人”人性假设既通过道德人性自身的丰富含义,充实了人性的具体内涵,又通过道德人性与人性其他方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即道德-行为作用机制诠释了人性各色光辉的彰显。“道德人”人性假设与人性的其他属性-同构成了人性的一体多面,展示了个体人性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体现出人性的深层次内涵以及经济理性之外的道德理性这一生命的智慧。  道德人性为不同的形式所反映:其在组织行为上具有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在人格上有高度的责任心、较高的随和性和开放性的表现,可形成道德人格;在组织心理层面集中表现为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同时,“道德人”假设肯定了人性的综合性与立体性,其所描述的人性是个性与共性、世俗性与超越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独立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既具有天然的本能诉求又包容后天的文化底蕴。这样一种立体的人性观所呈现的人性内在丰富性正说明了人性所蕴含的巨大潜能,这使得管理的艺术性得以进一步凸显。  3.“道德人”人性假设是对管理工具理性的超越与对中国式管理哲学性和人文性的挖掘  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人的工具理性,并使理性演化为控制人性以获得利益的机制。而“道德人”人性假设则深刻认识到人性普遍潜能的自觉即道德对人性的内在可塑性,从而使管理的功能扩展到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利益的个人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开拓人文、引领人性等方面。它诠释了管理普遍而全面的价值性和除科学性、艺术性之外的人文性,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4.“道德人”人性假设是对其他人性假设理论的综合与发展  (1)“道德人”人性假设与“经济人”人性假设中的自利性和理性假设并不冲突且相辅相成。“道德人”人性假设中的自利性是一种能够提高个体适应能力的长远性理性,是对“经济人”自利性的超越。相较于“经济人”,其自利性的内容要更为丰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并且,“道德人”人性假设进一步肯定了个体行为的另一面,即利他性。  (2)“道德人”人性假设与“社会人”人性假设皆将人的社会属性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也皆肯定社会关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强调人对组织的依赖性。但“社会人”人性假设从效率的角度来描述社会关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且认为社会关系以群体压力的形式对个体产生影响;而“道德人”人性假设却是以个体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为视角,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完善和获得社会价值的意愿,从而明确了行为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3)“道德人”人性假设与“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皆认为人们能够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也同样强调对于内部激励的重视和应用。而“道德人”人性假设进一步肯定了个体内在的自我提升意愿对外界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得人的心理系统成为开放的自组织系统,从而解释了个体由内而外与组织实现共同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4)“道德人”人性假设契合了“复杂人”人性假设的权变思想,并进一步说明了个体动机过程的权变及在行为塑造效果上的统一。“道德人”人性假设并不否认人性的复杂,即并不单一地认为人性善或恶,而是抓住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键,说明了道德对人性的内在可塑性及在不同情境中对不同心理目标产生的双向引导功能,进而产生向善与弃恶两种行为。  (5)“道德人”人性假设与“文化人”人性假设皆肯定文化对个体行为的价值提供作用,也皆提倡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管理。但“文化人”人性假设仅从宏观层面突显了文化深刻的管理意义;而“道德人”人性假设则落实到具象的个体,解释了自组织心理系统与人类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找到了一种普适而关键的优质文化内容——道德,从而大大提升了文化管理的共性、客观性和普适性。同时,“道德人”人性假设以“个体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的观点为个体工作动力的来源问题提供了依据,从而弥补了“文化人”人性假设对此问题解释力的不足。  (6)“道德人”人性假设以“目标人”人性假设为基础,在个体心理系统中加入了除目标以外的另一个慢变量内化道德。这样,“道德人”人性假设便解释了个体对不同目标的识别和判断过程以及动机强弱的形成机制。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