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魏晓娜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6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46.8(5.5折) 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401530
  • 条形码:9787576401530 ; 978-7-5764-015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本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推进过程、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以专题的形式对改革过程中争论较多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力求详实地还原和反映本次改革的进程,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是近期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司法改革为主题的论著并不少见,但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开展专门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目录

序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上篇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改革的历史脉络 章 西方陪审制度的缘起与流变 一、陪审团在英格兰民事诉讼中的出现 二、陪审团进入英格兰刑事审判 三、欧洲大陆参审制的产生 四、陪审团在西方世界的复兴 五、民事陪审团在欧洲的衰亡 第二章 中国陪审制度的发展演变 一、中国陪审制度的早期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三、新时代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中篇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展开的制度背景 第三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与入法 一、刑法修正对刑事司法的冲击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与价值 三、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边界 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审判制度的冲击 第四章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一、侦查、审查起诉与审判三阶段之关系 二、审判阶段:以“庭审”为中心 三、审级视角:以“一审”为重心 第五章 困境中的以审判为中心改革 一、“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实效 二、“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瓶颈” 三、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四、小结: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使命 下篇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专题研讨 第六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 一、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成效 三、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七章 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功能 一、西方陪审制度的功能 二、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 三、死刑案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的特殊功能 第八章 人民陪审员的民主功能及其限制 一、贯彻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的人数和表决规则 二、陪审员参与审判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九章 人民陪审员的遴选机制 一、改革前的人民陪审员遴选机制 二、国外陪审员遴选方面的有益经验 三、中国的陪审员遴选机制 第十章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一、区分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意义 二、刑事审判中的“事实”及其分类 三、法律与事实的分殊与互动 四、“事实—法律”界分与司法职权配置 五、“事实—法律”界分的中国进路 第十一章 审级视角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一、英美方案:陪审团裁决不受挑战规则 二、欧陆方案:上诉法庭的陪审员不少于一审法庭 三、日俄方案:由职业法官审理对陪审法庭判决的上诉 四、中国方案:人民陪审员参与二审法庭 第十二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之反思——代结语 一、关于人民陪审员阅卷 二、关于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三、关于一审陪审法庭与二审法庭的关系 附录
展开全部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

魏晓娜, 1974年出生,河南省漯河市人。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家》杂志责任编辑。出版《背叛程序正义 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刑事正当程序原理》《诉讼证明原理》《证据故事》《程序即是惩罚——基层刑事法院的案件处理》《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二卷·刑事审判)等专著、译著多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