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

作者:尚同 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72487
  • 条形码:9787208172487 ; 978-7-208-17248-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 内容简介

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统一战线课程建设,为统一战线课程进党校提供教材支撑,以凸显历史必然、凸显特点优势、凸显制度效能、凸显党的领导为宗旨,本书旨在通过让历史说话、让理论说话、让事实说话,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从而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 目录

导言/ 1


**节政党、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 2

一、政党/ 2

二、政党政治/ 5

三、政党制度/ 7


第二节新型政党制度对旧式政党制度的超越/ 9

一、体现真实广泛的代表性/ 10

二、彰显团结和谐的精神/ 12

三、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15


**章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 19


**节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模式的探索/ 20

一、近代中国政党的起源/ 20

二、民国初年多党制的尝试与失败/ 23

三、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建立和破产/ 29


第二节新型政党制度的酝酿/ 31

一、“三三制”与政权中合作共事的开端/ 32

二、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互动/ 34

三、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44


第三节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 48

一、“五一口号”发布和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 48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与新型政党制度确立/ 56


第二章新型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66


**节多党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67

一、支持民主党派组织发展/ 67

二、对民主党派性质的判断/ 68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71


第二节多党合作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74

一、多党合作事业的恢复/ 74

二、多党合作进入制度化建设时期/ 76


第三节新时代谱写新型政党制度新篇章/ 80

一、理论建设取得新发展/ 81

二、制度化建设实现新飞跃/ 82

三、制度效能获得新提升/ 83


第三章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与功能/ 93


**节多党合作事业的主体/ 94

一、中国共产党/ 94

二、民主党派/ 94

三、无党派人士/ 97


第二节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 98

一、领导机制/ 98

二、合作机制/ 99

三、参政议政机制/ 101

四、政治协商机制/ 106

五、民主监督机制/ 110


第三节新型政党制度的主要功能/ 112

一、政治参与功能/ 112

二、利益表达功能/ 115

三、社会整合功能/ 118

四、民主监督功能/ 122

五、维护稳定功能/ 124


第四章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与价值/ 138


**节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优势/ 139

一、治理的目标优势/ 139

二、治理的结构优势/ 142

三、治理的民主优势/ 147

四、治理的绩效优势/ 151

五、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153


第二节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政治创造/ 156

一、新型政党制度遵循于历史反思/ 156

二、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了政党学说/ 159

三、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制度创新/ 162

四、新型政党制度建构了理论话语/ 167


第五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 180


**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提出/ 181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 181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 182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 183

四、新时代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 184


第二节重要意义与目标原则/ 185

一、重要意义/ 185

二、主要目标/ 188

三、基本原则/ 193


第三节参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 197

一、思想政治建设/ 197

二、组织建设/ 200

三、履职能力建设/ 202

四、作风建设/ 206

五、制度建设/ 208


第六章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18


**节准确把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原则/ 219

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219

二、如何实现党的领导/ 221


第二节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33

一、践行“三个带头”“四个纳入”/ 233

二、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235

三、落实支持加强参政党建设的政治责任/ 238

四、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 240

五、发挥人民政协的平台作用/ 241


附录一:《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249


附录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258


附录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 272


附录四:《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部分)/ 278


附录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节录)/ 284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298


展开全部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 作者简介

尚同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共用的笔名。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是中共上海市委主管全市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