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作者:郝立新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300467
  • 条形码:9787522300467 ; 978-7-5223-004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本书特色

本书与读者一起探索历史的迷宫,挖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践观、自然观、人生观、群众观、自由观和社会形态理论、“世界历史”思想、社会革命理论、共产主义思想,探寻马克思的思想“富矿”,在漫谈中开启探险寻宝之旅。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漫谈的方式,通过问题导入、情景导入、理论背景及其生平介绍等方式,勾勒出马克思生平十四条重要思想。本书笔调轻松,以讲故事、说道理,深入浅出地叙述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落脚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使读者全面了解马克思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意义,感受马克思的理论魅力。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目录

导言:探寻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章 “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一、从“人间”到“天国” 二、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与“血肉系统”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二章 “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与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素描” (一)马克思为什么写作《资本论》 (二)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核心内容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实现了经济学的革命 (一)历史性的思维方式 (二)经济学的术语革命 三、《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一)《资本论》依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 (二)《资本论》也揭示了一般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第三章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实践观 一、实践: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一)实践是什么? (二)实践何以把握世界? 二、实践:认识发生、发展的现实基础 三、实践: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二)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章 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真正的方向——马克思的自然观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成基础 (一)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扬弃 (二)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继承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 (一)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社会是人和自然本质的统一 (三)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基础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启示 (一)当前全球性生态问题和挑战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第五章 追求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的人生观 一、人的现实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从人的本质理解人的差别 (二)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三)没有永恒不变的人性 二、人的社会价值: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 (一)探寻人生的意义 (二)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三)幸福在奋斗中实现 三、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我们的全部才能与力量 (一)难以完美的“个性” (二)挣脱束缚的“锁链”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之思——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一、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一)人类社会发展有规律可循 (二)“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到哪里去?” 二、多姿多彩的人类历史画卷 (一)一个新设想的提出 (二)通向人类文明的条条道路 三、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依然没有过时 (一)“大的历史时代”判断依然有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秘诀 第七章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的群众观 一、追寻足迹:马克思的群众观的产生与发展 (一)翩翩少年立志为人类而劳动 (二)用笔杆勇敢捍卫人民权利 (三)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 二、启迪思想:马克思的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历史由谁创造 (二)人民群众怎样创造历史 (三)如何正确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三、聚焦当下:马克思的群众观的时代意蕴 (一)坚定人民立场,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 (二)正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三)真正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八章 洞察时代发展潮流的“望远镜”——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 一、马克思与“世界历史”思想的伟大变革 (一)变革的时代及其“世界历史”观念 (二)马克思站上“世界历史”的新高峰 (三)探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奥秘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世界历史”的动力转化论 (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论 (三)“世界历史”的道路选择论 (四)“世界历史”的时空转变论 (五)“世界历史”的价值立场论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一)自由竞争不是“世界历史”的终结 (二)抢占全球治理的真理与道义制高点 (三)拓展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实践格局 (四)把握中华民族开放发展的历史辩证法 第九章 “革命死了、革命万岁!”——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一、投身革命即为家:马克思对社会革命理论的探索 (一)英勇的日耳曼战士——从政治自由到无产阶级的解放 (二)今日红缨在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革命 (三)仁者心怀天下——对东方落后国家社会革命道路的思考 二、宸环万里何时变:马克思眼中的社会革命 (一)人何以普遍的解放?——社会革命的概念 (二)谁也无法保护巴士底监狱!——社会革命的根源 (三)“我不是雅各宾派!”——社会革命中的“暴力”与“和平” 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九霄龙吟惊天变——社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苍田碧海须臾改——社会革命发挥人民的力量 (三)梅兰竹菊各胜场——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十章 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马克思的自由观 一、巨人之肩:一种批判性的自由思考 二、现实之根:一种实践性的自由思想 三、“彼岸”之域:一种渐进式的自由理念 四、时代之音:一种价值性的自由探索 第十一章 蒙眼的忒弥斯——追求正义的马克思 一、马克思是“讲”正义的 二、马克思如何“讲”正义 三、超越启蒙价值的正义 第十二章 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的中国观 一、晚年探索之两种理论基础 二、早期文明的小孩——马克思的古代中国印象 (一)波浪式曲折前进的王朝更替 (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 (三)伟大的东方古国的三大发明 三、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近代中国的封闭与自足 (一)揭露木乃伊似的封闭王朝 (二)抨击资产阶级的殖民掠夺 (三)中国革命蕴含的真正能量 四、*响亮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亚洲新纪元的秘钥 (二)民族复兴运动是动力 第十三章 人类真正的“自由王国”——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 一、科学预测: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一)基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社会发展方向 (二)基于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阐发未来新世界 (三)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 二、历史必然:何为共产主义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奋斗目标:纲领如何统一 (一)人类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自由王国”是真正的人的社会 (三)*高纲领和*低纲领的统一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实现的奋斗目标 后记
展开全部

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 作者简介

郝立新,男,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