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谢冰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21cm 页数: 178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423950
  • 条形码:9787516423950 ; 978-7-5164-2395-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以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例,从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入手,结合油田科技发展进步实践,以人才开发理论、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基础,通过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激励机制、成长环境和流动机制等方面,深入阐述如何加强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势头强劲、后备充足、可持续发展的石油科技人才队伍。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推进石油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化、精细化和个性化, 灵活运用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等理论方法, 对石油科技人才成长一般规律和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并建立了三维目标化的石油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以及联合长江大学深入组织开展培养实践, 为促进油田企业科研单位石油科技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才开发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目标管理理论

2.3 石油科技人才培养时空规律和关键因素

2.3.1 石油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的时间规律

2.3.2 石油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的空间规律

2.3.3 影响石油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3 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3.1 单位概况

3.2 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

3.2.1 资源结构和分布特征

3.2.2 科技人才作用发挥情况

3.2.3 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核心岗位科技人才分布特征

3.3 石油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

3.4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2 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问题成因

4 科学系统的战略规划对策研究

4.1 现状概况

4.2 发展战略

4.3 重点举措

4.3.1  加大石油科技人才开发投入力度,提高人才资本存量

4.3.2 建立健全人才开发运行机制

4.3.3  调整石油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努力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4.3.4  大力培养复合型的石油科技人才,强化责任的激励机制

5 构建精准的石油科技人才开发机制和培养体系

5.1  构建“领军人才—后备人才—科技人才”成长链

5.2 领军型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5.2.1 领军型石油科技人才典型特征

5.2.2 领军型石油科技人才存在问题

5.2.3 领军型石油科技人才开发对策

5.3 后备型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5.3.1 当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3.2 后备干部建议

5.4 青年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5.4.1 三维目标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5.4.2  基于时间维度的“磨合期—成才期—贡献期”阶梯式培养机制

5.4.3  基于梯次维度的“领军型—创新型—执行型”分类培养机制

5.4.4 基于能力维度的“青年职业发展导航”平台

5.5 创新型的石油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对策

5.5.1 科学研究需要创新型人才团队

5.5.2 创新型人才团队的内涵

5.5.3 打造创新型的人才团队

5.5.4 创新型的人才团队需要创造性的领导方式

6 建立全方位服务人才体制机制

6.1 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6.1.1 科学评价

6.1.2 公平竞争

6.1.3 因材激励

6.2 建立开放的石油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6.2.1 实现人才良性互动

6.2.2 建立多维人才流动模式

6.2.3 善于经营人才

6.3 营造良好的石油科技人才发展生态

6.3.1 建立人才扶持政策

6.3.2 健全人才社会保障服务

6.3.3 打造人才服务配套环境


7 结 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节选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革新与时俱进,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决定着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成为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作为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人才队伍就是其中关键力量之一,在综合实力竞争中,人才队伍状况已经成为人才竞争和国力对比的重要因素。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经济进步的重要战略力量,也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需求。企业的制胜之道,是人才实力的成功突围,依托于人才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优势。由此可见,企业的竞争实际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是选人用人的激烈竞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而技术、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因此人才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之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之王。1950 年,钱学森决定返回祖国时,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科技人才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石油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核心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振兴我国工业、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我国早已形成完备的石油产业体系,生产规模也逐渐成形、科技化水平也位列全球**,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石油行业要实现持续发展,资源是基础,人才是根本。随着石油战略资源竞争的白热化,石油技术市场必然走向国际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国家之间、石油企业之间,甚至油田内部单位之间的人才竞争必然更加激烈,未来油田企业要在国际石油技术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更大的作为,必须持之以恒强化人才开发,推进人才资源开发日趋精细化,实现人才开发效益*大化。 科技人才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力军,也是*高端、*宝贵、*蕴含开发潜力的人才资源,是石油企业*重要的创新主体,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他们正处于成长成才的“黄金期”,如果抓准时机以正确的方法开展精准培养,必将取得人才培养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核心竞争力,因此,开展石油科技人才培养规律研究和机制探索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油田企业科研单位实际来讲,主要有以下重要意义:**,油田勘探开发严峻形势的客观需要。现阶段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形势日趋严峻,勘探对象日益隐蔽与复杂,寻找规模优质储量难度加大,提高采收率技术瓶颈日益突出,老区稳产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严峻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地质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关键技术的进步,推动勘探开发专业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步伐,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不断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的同时,培养与储备一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石油科技人才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石油科技创新,实现油田提质增效的关键。第二,提升人才开发工作质量效益的客观需要。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企业科研单位对石油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即使在当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些油田企业科研单位虽然已经认识到石油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探索形成系统完善的石油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也就难以很好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谢冰,男,1982年出生于陕西安康,中共党员,2005年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在读,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曾任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副总师兼组织劳资部主任,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青年工作处副处长,现任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党委副书记。自2006年以来,从事组织人事工作15年,对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注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创新,牵头组织承担胜利油田及下属企业20余项理论研究项目,并参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新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研究、人力资源价值提升研究等多项干部人才理论研究,先后获得人才管理理论研究成果50余项,包括中国石化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政研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0余项,并在国家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