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南谯故事选编

南谯故事选编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26cm 页数: 200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南谯故事选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73603
  • 条形码:9787546173603 ; 978-7-5461-736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谯故事选编 本书特色

《南谯故事选编》为滁州南谯区历史文化传说和知名人物及民间故事的采写汇集。这些与地名、人物、植物等有关的美丽传说,脱胎于南谯的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和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这些故事均由本区人讲述、收集整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展示了南谯的自然与人文。

南谯故事选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南谯区名由来 ; 乌衣镇传说 ; 沙河传说 ; 章广镇来历 ; 施家集传说 ; 珠龙由来 ; 大柳镇来历 ; 黄泥集由来 ; 大王郢传说 ; 广武卫来历 ; 珠龙北关村由来等。

南谯故事选编 目录

南谯区名由来
乌衣镇传说
沙河传说
腰铺传说
章广镇来历
施家集传说
珠龙由来
大柳镇来历
黄泥集由来
大王郢传说
龙蟠来历
广武卫来历
姑塘传说
珠龙北关村由来
白庙传奇
明张村由来
金山村传说
大韩传说
滑鼻山由来
大金山传说
孟良山由来
腰铺白米山传说
盈福寺村来历
上马台传说
腰鼓庄来历
刘涧由来
石嘴传说
王大朋庄传说
水银庄由来
夏郢与侯郢传说
曹庄来历
双洪公园由来
北石由来
刘少奇在南谯的革命活动
山村里的苏皖省委
**次反“扫荡”
救友军的庙山战斗
沙河集伏击鬼子
施家集反顽战斗
强攻黄泥岗日军据点
黄土山阻击战
皇甫山伏击战
黑狼庙守卫战
伏家湾歼匪
五尖山战斗
铲除大王郢日伪军据点
珠龙桥阻击战
蔡家洼战斗
大韩突围战
徐海东会“算”
引鬼打鬼
对号入座
倒穿草鞋
徐海东捉“鬼”
爱民驴
副官训司令
一件棉大衣
罗炳辉威风凛凛过铁路
罗炳辉刀劈铜钱
罗炳辉枪打麻雀头
比赛爬山
何伟送子
单志伊故事
阮官清故事
翻穿棉衣打鬼子
关山洞捉鬼子
两农民打死日本兵
杨志玉怒杀鬼子兵
张启聪勇斗鬼子
蔡县长灭匪安民
吴乡长被谋杀
少年英雄施学俊
乌衣抗战风云
佛教界齐心支持抗日
摔跤结友情
腰铺一棵松
华严庵千年银杏
姚李古柏树
大朋圆柏
施集镇古圆柏
双城寺古银杏
白云庵古银杏
铁树开花
娘娘庙古银杏
郭坂皂荚树
竹园李古银杏
清流河畔姐妹花
岗子韩古朴树
旱涝天气的“预言家”
喜鹊庵白果树
滁河大堤守护者
沙河一棵松
方圆百里的地标树
展开全部

南谯故事选编 节选

  南谯区名由来  南谯区名字的来历既有史料记载,也有口头传说。笔者综合两方面的说法将其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南谯”由来的背景可追溯到三国之后,就是1700多年前的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司马氏结束“三国”纷争,统一全国,建立晋王朝,后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末年,皇室内部的赵王、长沙王、东海王等八个藩王争权夺利,相互残杀,造成社会动乱,人民怨恨,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由于八王之乱,外族匈奴在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1)乘机入侵,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乱”。三年后晋愍帝司马邺又被匈奴俘虏,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之后,北方大量的士族(也就是贵族)和平民,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南下流亡。因为当时是宗族制的社会,这种流亡就带有一定的宗族集团组织大迁徙的性质,所以流亡人群比较集中。当北方的大量人群渡过淮河、长江择地定居下来以后,从感情上来讲他们仍思念老家的故地郡县。东晋初年,丞相王导为了安抚南下人群的心灵,在南下人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实行“侨寄法”。何谓“侨寄法”?就是按南下人群原籍郡、州、县名称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为了与北方原来的郡、州、县有区别,就在南方新设立的郡、州、县名前加上“南”字。这个做法在历史上被称为“侨寄郡县”。什么是侨寄呢?侨寄就是在外地、外乡寓居的意思。今天的滁州及全椒一带,在那时就有“南谯郡”“谯州”“南谯州”等郡、州、县名称。而与“南谯”相对应的,在宿州、亳州、徐州一带还有“北谯郡”“北谯州”。可见“南谯”与“北谯”都是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逐渐南迁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历史印记的地名。  谯州、南谯州是什么时候设立的?东晋之后是南北朝。南北朝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北朝梁大同二年(536)建立谯州,谯州州府驻地新昌城(今滁州)。南北朝陈太建七年(575)改谯州为南谯州,州府驻地没有变动,仍在滁州。这就是历史上南谯州的设置情形,也是“南谯”地名的真正来历。南谯州是什么时候被撤销的呢?是在隋朝。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改南谯州为滁州。南谯州在历史上存在了十四年。  1992年,原滁县地区筹建省辖滁州市,同时设立琅琊、南谯两个区。琅琊区名好理解,由琅琊山而取名;南谯区则是因为古南谯州而得名的。了解上述历史,也就明白“南谯”的由来了。  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编撰  搜集整理:汪宗文  乌衣镇传说  乌衣镇地名由来有几种说法:有宝珠与乌鱼的故事,有乌衣形似乌鱼谐音“乌衣”的传说,还有的说与东晋开国丞相王导及其家族在这里侨居有关,今天来说说王导与乌衣地名的故事。  王导是北方的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其祖父、父亲都曾为官,家族显赫。他为何侨居乌衣呢?这要回顾一下历史。西晋末年,皇族内部相互残杀,外族匈奴又乘机入侵,王导见西晋社稷将倾覆,暗自立下复兴晋室的心志,全力拥戴琅琊王。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时,王导在将军府中任军师,成为司马睿主要谋士,两人亲密友善。为避开西晋末年的战乱,主要是离开动荡之地,发展实力以中兴晋王朝,他劝说司马睿离开京城洛阳,请旨到南方任职。公元307年,晋怀帝司马炽下旨敕封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大将军,镇守建邺(今南京),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皇帝虽然下旨了,但面对皇权丧失的现实,王导深知这仅能给司马睿南下提供一个正当理由。因为当时扬州所属地带一直都是各派政治军事势力冲突的战场。而作为东吴旧都的建邺不仅是各派政治集团的争夺目标,而且旧的门阀大族残余势力非常强大,他们是不会理睬朝廷的一纸空文的。司马睿直接前往南京就职是不可能的,那么先到什么地方开辟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以壮大力量呢?他们自然会想到司马睿祖父、司马懿的第五个儿子、**代琅琊王司马仙建立功绩的地方,就是长江北边的滁河流域中部一带,也就是今天滁州南部一带。滁河北岸还曾有司马伷的兵营——乌衣营(营中之兵皆穿黑色衣服)。西晋晋武帝咸宁五年(279)11月,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率军自滁河中游出兵攻吴。第二年2月,吴王孙皓派遣使臣送玉玺请求投降。这段历史他们当然不会忘记。  从地理位置上讲,滁州向来是南京的门户,是占据南京的必争之地。而乌衣紧靠清流河,舟船通滁河进长江,交通方便,人口较多,经济相对发达。距乌衣不远的琅琊山区方圆有三四百平方千米,既有险可守,又可囤积粮草,秣马厉兵。这就是王导、王旷(王羲之之父)等兄弟侨居乌衣,司马睿驻跸琅琊山的主要原因。  ……

南谯故事选编 作者简介

滁州市南谯区文化和旅游局,滁州市南谯区机构改革设置的新部门,为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