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作者:赵越
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22.4(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4.8(9.0折)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109947
  • 条形码:9787522109947 ; 978-7-5221-099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内容简介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是一本打开孩子“心门”的宝典。有了它,你会瞬间了解孩子的心声,从而有效改善并提升亲子关系!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目录

求你们别再吵架了
夫妻吵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吵架时尽量避开孩子
冷战要不得
恩爱不是装出来的
吵架和离婚,哪个对孩子伤害大?
离婚了,怎样才能尽量不伤害孩子呢?
什么样的父母关系对孩子*有利?

为什么你们眼里只有生意?
隔代的照顾代替不了父母教养
到底应该出去多挣钱,还是在家陪孩子?
父母谁也代替不了谁
陪伴孩子的态度,远比陪伴的时间更重要
用碎片化时间密切亲子关系

我恨弟弟
不溺爱孩子
尊重别人的界限
建立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
继续给予大宝高质量的关爱
二胎不是适合所有家庭的选项
爱,不会越分越少

我不能输
输了哭,是孩子情绪的自然表达
自我认知发展的结果
家长得失心太重
平时不要虚夸孩子
家长回应的几个雷区
逆商教育,人生必修课
房间太乱了
“乱糟糟”的孩子背后,可能是一对“乱糟糟”
的父母
整理房间不是小事儿
一尘不染?
混乱vs创造力
哪里可以乱?
屋子乱≠屋子脏
一个不能少

拖延症的苦恼
拖拉不是小问题
不感兴趣
缺乏时间观念
性格散漫
启发式提醒
拖拉和慢不是一回事

妈妈,你管得太多了!
以爱的名义进行包办
长大后的自然而然
包办的危害
没有什么大不了
犯错要趁早
另一个极端
把人生还给孩子

怎么拽住我飘飞的思绪?
如何判断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
注意力到底有多重要?
注意力缺失的原因
让孩子独处
集中注意力的小方法
……

为什么被欺负的总是我
妈妈叫我“狼来了”
不要碰我!
就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谁甘心被别人比下去?
我谈恋爱了
学习不好的孩子,出路在哪里?
我有三只手
妈妈发现了我是同性恋
说脏话有那么严重吗?
我一说话就得罪人
用刀划破胳膊的感觉,很爽
戒不掉的网
好羡慕你们,自信又外向
你们每天会花几个小时洗手吗?
让我往东,我偏往西
我又被爸爸打了!
展开全部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节选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1.不溺爱孩子  大宝为什么不喜欢二宝?  有人认为,反对父母要二胎的孩子都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把责任全推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养育出自私的孩子,归根结底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在1+2+4的中国家庭中,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有些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和骄纵孩子,让孩子变成了家里的小公主或小霸王。孩子误以为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父母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任性、冷漠,做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想把一切都据为已有,不懂得感恩和分享。  所以,当父母询问大宝想不想要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时,孩子会脱口而出:“不想!”当父母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二宝身上时,大宝会把二宝视为“小强盗”,一个会抢走父母的关注和爱、会抢走玩具和好吃的小强盗……  如果你不能给我独一无二的爱,就是不爱我了。在这样的逻辑下,大宝会对二宝产生排斥和敌对心理,他们会无理取闹,离家出走,极端的甚至做出自残和伤害二宝的行为。  爱孩子,不能溺爱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自私和任性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父母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适当的任性是可以理解的,当任性超越了界限,父母要坚决制止,不能迁就。同时,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有好东西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2.尊重别人的界限  孩子反对父母生二胎,还有一个原因: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边界感。  边界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叫作“心理边界”。适当的边界感,可以让一个人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父母要以身作则,尊重孩子的边界,不偷看孩子的日记,进孩子的卧室要敲门,鼓励孩子自己决定怎么支配零花钱,孩子的玩具不随便送人,尊重孩子说“不”的权利。  父母培养孩子勇于拒绝,也要守住自己的边界,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界限、学会接受“不”。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互相给予对方爱,也要给予对方自由和空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适当的边界感,父母尊重孩子,孩子也尊重父母。孩子反对父母要二胎,就是没有边界感的表现。  有人间:“不是提倡和孩子做朋友吗?生二胎,难道不需要跟孩子打招呼吗?”  我的观点是:需要跟孩子沟通,但是不能完全按照孩子的意见做决定。所谓跟孩子做朋友,指的是对孩子进行引导式教育,不是打压式教育。孩子年纪小,很多想法不成熟。生不生二胎,是夫妻二人根据家庭情况做出的理智选择。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边界,尊重父母做出的决定,而不是过多干涉和反对。  3.建立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  父母没有跟孩子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也会导致孩子对二胎的排斥和逆反。  美国著名儿童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从出生的第2个月开始,婴儿进入共生期,此时孩子和妈妈是共生关系,二者在心理上处于共生状态,有共同的体验。婴儿对妈妈的感知就是对外界的感知,他觉得母亲是附属的自我,妈妈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婴儿不能把自己和妈妈分开。妈妈所有的情绪,婴儿都认为是自己的情绪。此时,孩子非常信任妈妈,只要与妈妈接触,就会感到安全和舒心。  妈妈对婴儿的容纳、关爱和爱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婴儿饿了,妈妈迟迟没有出现,孩子就会体验到失望、焦虑和恐惧;如果妈妈能及时来到孩子身边,孩子就会感觉很安全。如果孩子看到妈妈的脸是开心的,就会认为自己是好孩子,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如果妈妈情绪不好,孩子在妈妈脸上看到了生气和难过,就会体会到同样的情绪,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体验到无价值感。当父母爱抚婴儿时,孩子会感觉到温暖舒适,如果父母不经常爱抚婴儿,孩子就会体验到被冷落、被抛弃的感觉。  共生期对宝宝的人格发展,心理、情绪和行为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应该用平和稳定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对外界的信任,让宝宝觉得外界是安全的,同时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确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在母婴早期互动中,如果母亲忽视孩子、缺乏耐心,或者父母经常吵架、性格急躁等,孩子会感受到冷漠、拒绝和不安全,这种负面体验会潜伏下来。随着二胎的到来,父母对二宝的照顾,会勾起大宝曾经不被关爱的回忆,进而产生强烈的嫉妒和愤怒,在这种不良情绪的驱使下,大宝会表现出对父母的怨恨和不满,以及对弟弟或妹妹的敌视和厌恶。  所以在养育大宝的初期,父母要尽量与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更加独立,自我认同价值更高,也更自信。在面临“二胎”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父母爱的,即便有了弟弟妹妹,也依然相信父母会继续爱自己。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接受二胎,即使有“二胎焦虑”,也更容易平复。  ……

妈妈,我也不想这样 作者简介

  赵越,东德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杰出心理讲师高峰论坛特邀分事专家,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从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家庭系统教育研究和培训,帮助过至少500个家庭从支离破碎到重修旧好。咨询时长累计超过10000个小时。涉及家庭系统教育培训讲座超1000场,受众人数达10000人次。20年来专注解决青少年的厌学、网瘾、晕恋、自我伤害成瘾、掌习焦虑、离家出走、自杀倾向等常见行为偏差问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