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在成都做手艺

我在成都做手艺

记载了成都传统手艺中的文化精粹,涵盖了20万字的真实记录,60小时的深度访谈,与二十位传统手艺人面对面,真实记录下成都的本土风貌和手艺中的文化魅力。

作者:蓉漂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5.0(3.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我在成都做手艺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702146
  • 条形码:9787807702146 ; 978-7-80770-21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在成都做手艺 本书特色

1.本书细致、真实地记载了成都传统手艺中的文化精粹。
本书涵盖了20万字的真实记录,60小时的深度访谈,与二十位传统手艺人面对面,真实记录下成都的本土风貌和手艺中的文化魅力。 2.内容涵盖广,把成都这座老城的著名手艺人一一涵盖于此书中。
《我在成都做手艺》此书涵盖了成都这种千年古城的著名手艺人的名人名事,通过采访和编纂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
3.双封设计,彩色印刷,大开本、高品质,还原传统工艺之美。
精美装帧,双封设计,随书附赠精致书签一枚!

我在成都做手艺 内容简介

《我在成都做手艺》,天府之国成都,深藏有不尽的古老手艺。本书数位作者深探蓉城上百种手艺,精选20种地道成都好物。无论是千年银花丝,针针蜀绣艺,还是气质漆器,成都的历史韵味都在一门门手艺里传承流淌。本书集20个手艺人的故事,在历史文化和生活美学里,邂逅工艺之美。这本书不仅是成都濒临失传手艺的珍贵记录,更是对匠人一生专一事精神的传承,带领读者领略成都手艺人的匠人心,发现成都的传统文化与美学记忆。

我在成都做手艺 目录

目 录



食用之器

土与火之歌中,烧一窑惊喜——传统柴烧守护者 火痕工坊

三万锤,敲出一把壶——成都“一把壶”李小毛

明如镜,清如油,漆器照见美人头——成都漆艺传承人王俊林

丝丝竹编绕瓷胎,倾尽手艺心——瓷胎竹编传承人谭代明



经纬之上

裁衣裁心裁岁月——旗袍大师罗三裁

剌统又一针,花开芙蓉城——蜀绣传承人赵崇延

织机出经纬,手上现风景——蜀锦手艺人胡光俊

柔韧如发,编出成都千年味——银花丝传承人道安

笔画时光

从写作到出版,用内容打开新世界——职业写作人、出版人考拉看看

“刀光剑影”堆花簇,游戏画间抹金沙——堆画手艺人Matt (加拿大)

铜勺为笔,糖汁作画——糖画传承人陈启林

懂得生活,再懂得设计——空间设计大师欧阳杰

艺术设计

剪窗花,暖万家——萝纸手艺人龙玲

山海之间的微观缩影——川派盆景大师陈志贵

小蛋壳大世界——蛋壳画传承人陶荣

蓝染一抹天空色——蓝染传承人青黛染坊



人间风味

尽欢哪能缺茶香——茶艺掌门人素池茶室

树蓿巷里的成都小食——抄手手艺大师翟大爷

月琴优美,曲调悠扬——清音传承人龚素清

植物留下的时光印记——标本手艺人荒石公园



后记


展开全部

我在成都做手艺 节选

样 章 食用之器 土与火之歌中,烧一窑惊喜——传统柴烧守护者 火痕工坊 古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今有泥火缠绵羽化成瓷。
只见窑洞中火光通明,一根根松枝被劈裂后放入灶内,火舌迅速卷起松枝,吞没成灰。
拉好的泥胚经过高温裸烧,逐渐显出成釉后的风华。
廖天浪看着被火光映得通透非常的器物,被热得通红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开心的笑容。
从古走来的柴窑
人类文明史上,陶器出现得极早。火是大自然的艺术,泥土则是大自然的馈赠。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火种与泥土相遇,能够改变泥土的性质,让它变得坚硬,从而得到一种新器物:陶器。
陶制器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十分受人欢迎。因此,陶瓷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层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人烧制陶器时,为追求器物的完美无瑕,常用匣钵罩住瓷胎,将木灰与火隔离开,避免了陶器与灰尘的接触,陶器的釉色面貌得以保持一致。
如今廖天浪所追求的“火痕柴烧”效果则与之相反,这与现代审美追求息息相关。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
柴烧起源于中国古代,这种烧制方法利用木材作为烧窑*主要的燃料。上等松木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形成独有的松烟。烟富含碳素,加上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天然灰釉,依附在器物上。
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油然而生,这正是柴烧陶艺家们为它痴迷并耗尽心血投入的原因所在。
在现代,柴烧陶瓷更注重自然、自由。在烧制作品时,人们让木灰烬与泥土尽量达到自然结合,这样,烧成的器物所产生的“瑕疵”才会与思想接轨。
追求自然美的廖天浪会避免使用匣钵,利用木灰烬在釉面上落灰或火苗接触到胎体的偶然性行为,达到真正的“火痕”。
在廖天浪看来,柴烧是一种低调的传统手工艺术,是人与窑贴近交流后的情感对话,是火与土携手共舞的能量释放。这种方法更加倾向于柴烧过程观念的重塑,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这有悖于古代社会正统的制瓷标准,但其偶然性却充满了美学上的魅力。
当代的陶瓷雕塑创作者们,关注的并非集中在确定的造型和设计的装饰上,而更多在于窑炉烧制时的气氛、陶土的品类以及作为燃料的木柴品种、烧成的时间、温度的控制等对一件作品*终形态的影响因素上。
作品的细节也因这些原因呈现出偶然性的特征,也因这些细节呈现出作品的品格。
这种品格也许不会立刻惊艳世人,但随着时间沉淀,但久经审视后,它会展示出一种雅朴耐看的独特风姿。它是大自然的馈赠,和大自然一样平和自然、内敛低调;它是国风雅士的生活态度,就像古代名士一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选择明月村创业 廖天浪在设计圈里濡染多年,常年担任茶叶的品牌顾问,在年年岁岁中,与各类茶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也对烧制器物的方法尤其感兴趣。
直到2013年,他偶然间接触到台湾柴烧的传统艺术。
柴烧的缘分到来。*初见到柴烧作品时,那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把廖天浪的视线牢牢吸引住,他再也移不开眼。
国人对陶瓷器物的喜爱代代相承,就如柴窑中那不曾间断的薪火。
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器物的发展史描述出一幅中华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图卷。从*开始的石器,到陶器、青铜器,再到瓷器,随着漫长时光的演变,人们不断调整器物的呈现风格,不同的造型,别样的偏色,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器物独有的审美特点。
“当前,器物的功能属性逐渐弱化,而生活属性逐渐增强。”作为器物的痴迷者,廖天浪坦言:“器物之美让生活变得艺术,而柴烧则是器物艺术中的重要分支。”
出于对器物之美的追求,对生活艺术的探索,和对柴烧品格的向往,廖天浪花了三年时间,一边接触柴烧工艺知识,一边创立了“火痕工坊”。
2016年,他来到了蒲江明月村,“火痕工坊”也一起搬了过来。
明月村曾是隋唐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皈宁驿站,它充满着诗情画意。目前,四川唯一一座“活着的邛窑”就在明月村,其烧制工艺完整保存了唐代技艺,十分珍贵。
由于地理的特殊性,廖天浪决定将工坊落在明月村的一处静谧茶田之上。工坊改造自老居民楼,原本破旧的房屋被改造后,成为柴烧*坚实的堡垒。
作为**批受益者廖天浪感慨道,明月村是一个柴烧技艺践行者的理想村,更是艺术艺术在现代延续的完美载体。
在廖天浪的未来规划中,他和他的火痕柴烧工坊将继续扎根明月村,用古法技艺打造文创美器,为传播明月村生活美学贡献力量。 柴烧艺术的偶然 柴烧工艺十分讲究:柴烧专用陶土经陶艺师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种类等,追求的是能让土产生一种敦厚、内敛的美感。
柴烧始于陶土的揉制。在不同的原料配比下,陶土显现出青草蓝天、山花烂漫,黑夜星空,初雪纯白……
柴烧的木柴需要精心准备,一般以樟木、松木、杂木等为主。
木柴需要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放置6个月,以便干燥后充分燃烧。
仅以木柴燃烧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3-5天,期间不停顿,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木柴的类别、天气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窑内器物的色泽变化。
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着热气飘散。当温度高达1300度时,木灰熔融,木灰中的铁与陶土中的铁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
廖天浪希望烧出的陶瓷能够达到自己心仪的效果。但柴烧作品的呈现效果可以通过配土来调节,*终还要靠上天的恩赐。自然落灰釉是柴烧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把柴烧作品点缀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器物的器型可以被重复或者仿冒,在器物上自然落灰釉的效果却再不可复制。
廖天浪对矿石与土壤机理有独到见解。薪柴在窑内充分燃烧后,一些柴木落灰跟着火流进入窑室,不规律地附着在瓷器上。当温度达到800度以上时,落灰开始熔融,发生釉变。当温度达到1250度以上时,瓷土或者陶土里的金属元素也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与落灰熔融的釉结合,发生第二次釉变,形成带有金属性质的釉面效果。
因此,自然落灰釉不止是木柴落灰形成的釉,还是陶土中金属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综合性产物。
火舌舔舐过的痕迹烙印在器物之上,温暖又实在。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器物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层次丰富,粗犷有力。
富含铁质的陶土以及长石、石英在高温下与窑火的碰撞,才会形成柴烧独有的火痕效果。其柴烧釉色集古代青瓷釉色之大成,又充分吸收始于唐代盛于五代秘色瓷的精华,沉稳宁静幽艳晶润,它集千峰翠色于一身,达到了古代青釉发色的*高境界,并随光线及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而变化。
柴窑烧出来的器物中,会用温度真实地还原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并具象在一个个陶艺作品上。
在践行传统柴烧技艺的道路上,廖天浪就是其中之一。他对自己的定义是“柴烧守护者”。
作为传统柴烧的守护者,廖天浪创立“火痕工坊”,以敬畏之情坚持初心,打造以柴烧为核心的文创品牌,传播生活美学。
“人文和艺术的共生,让柴烧技艺得以在明月村生根发芽。”作为明月村的“新村民”廖天浪对柴烧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从今年开始,他将踏上新的征途! 三万锤,敲出一把壶——成都“一把壶”李小毛 几乎每天,叮叮当当的声音都会从罗家村一间不大的旧厂房传出。超过十年的时间里,李小毛一直在这里敲敲打打。他曾经数过,一块铜皮到一把铜壶之间,大概需要敲三万锤。其中任何一锤的力道稍显偏离,铜皮裂口,则前功尽弃。
这是一个等待浴火重生的过程,每一次敲击的轻重缓急之间,就能决定一把壶的成败。 独一无二的铜壶
62岁的李小毛在成都做了十四年铜壶,总计不过几十把。在将近以年为计量单位做一把壶的基础上,他有足够的自信说出这样一句话,“我的壶绝对独一无二。”
在铜壶上,他几乎走出了一条前所未见的路。长久以来人们的认知中,铜壶的颜色永远只有那几个,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从新铜到黑色之间的色彩变化无穷无尽。铜氧化生锈的过程里,其色彩变化维持时间通常不长,所以这样神秘的一面几乎只在打铜匠眼里短暂出现过。
不同的是,李小毛把转瞬即逝的色彩,永久保留在了壶身。外表是宝蓝色、深紫色,抑或是古绸缎式的质感,都给人以直接的错觉——这几乎不像一把铜壶。
当人们带着疑惑的神情看着他时,他常会笑着说:“秘密就藏在我的配方里。”
就像药方一样,不同药材的组合会有不同的效果,金属着色的配方也不例外。李小毛买了不少金属着色书籍研究,在偶然的成功中寻找规律,找出温度、比例之间恰到好处的取值,然后一一记录,这才有了如今上百个配方。
多变的颜色,使得铜壶犹如瓷器一般,透出丝丝温润。与此同时,他这一手近四十年的冷锻手艺又恰能与色彩相得益彰。
几把钉锤敲出壶身万般景致,或是田园牧歌,或是寒梅独盛。他以整块铜皮敲出一把壶,壶嘴壶身无缝衔接,浑然天成。画家以笔作画,陶艺师以泥塑型,李小毛则说:“我不过是用了钉锤而已。”
距今已有超过十年的时间,李小毛在罗家村那间不大的厂房里一门心思做壶。原始而质朴的手工活儿旷日持久,急不得一丁点儿,他就慢悠悠地,留给每一把壶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
他的厂房有一面墙的工具,多为各式各样的钉锤。通常一把壶,至少要配备四五把锤子。做一把壶之前,他有大半时间都耗在工具制作上。在敲敲匠的行当里有一句老话,技术好不好,就看钉锤多不多。壶身方寸间千变万化的造型,都来自几把钉锤。
他总是在每天早上,架着自己的面包车拐进村子里的厂房。铜壶烧上一壶水,泡上一杯茶,心情和状态恰到好处时,一天就在叮咚的敲打声中度过。壶做的久了,他就越发像一位种地的农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铜壶的这片地上耕耘。 冥冥之中结缘铜壶 其实在2005年之前,李小毛所有的“折腾”并不能和铜壶产生直接联系。
李小毛出生在成都,因家中父母是文艺工作者,儿时家庭条件不错。不过他自幼顽皮,不爱上学。14岁那年,他在眼镜生产组一位八级技工师傅处学机械修理,18岁又在成都东风汽车修理厂开始学习敲补,还跟着师傅一锤锤敲出了一辆纯手工锦江牌630型旅行汽车。
1983年,因一个偶然机会他被叫去望江公园帮忙修复雕塑。那是一个羊头修复工作。他琢磨了半天,*后对着雕塑老师的黄泥模子,竟然敲出了一模一样的铁皮羊头。
临摹天赋就在此时被挖掘了出来。不久他回厂辞职,一心一意要跟着老师学雕塑。那时父母被气得差点和他断绝关系,但吵也吵了,闹也闹了,*后也犟不过他。不过,学习雕塑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直到现在,每做一把铜壶,他也依旧会用黄泥塑形,捏出一把泥壶,再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敲出铜壶。
几十年后他才发现,所谓临摹天赋,其实是他在平时敲敲打打修车中练出的手艺。那时车子表壳坏了,他就得对着完好的车壳敲一个补上去。十年时间,不知不觉间磨出了一门手艺。
雕塑做的时间长了,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么丑了,要么坏了,因此需要想各种办法来维持雕塑的美观。当时李小毛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手上的钱要拿10%用来买书。书海无穷,鎏金、錾、刻、乌铜走银,都是他这时候学到的技能。
没钱的时候,他就去磨子桥一条街的修车铺找活儿干,有时也卖鱼卖菜。有点积蓄时又回到家里“捏泥巴”。人物、动物,只要眼睛看得见的模样,他都能捏出来,不过他也发现了问题:自己临摹能力很强,却缺乏创作能力。
后来他得了空去做生意,也接雕塑活儿。当钱财逐渐不再是生活中的难题时,他年纪也慢慢老了。只是遗憾,“我学了一身的手艺,每次和别人讲,又拿不出东西证明,总不可能把红牌楼搬过来说我做了哪块吧。”
刚开始他琢磨了很久,不知道做什么。直到有一次,他偶然看到电视节目上提到日本铁壶,这才开始起了做壶的念头。
以铜做壶,存在于他久远的儿时记忆中。那时老虎灶上被烧得黑黢黢的铜壶,泡出来的一杯茶好似更能锁住茶香。
李小毛觉得自己得做一把与众不同的壶,让没见过的人开开眼。壶小而精,既可以“显摆我的技术”,还可以让人知道成都也有“一把壶”。
2005年,*初做壶不过因为显摆的李小毛,从此一门心思沉了进去,管他春夏与秋冬。 一把壶的一生
那时做的**把铜壶还在家里放着,一个个透明水泡在铜壶里扑腾了十几年,至今也依旧在翻滚,那是他初次触壶碰撞出来的金属火花。
他想用一张铜皮直接打造出紫砂壶那样丰富的造型,将他毕生本领融于一把小小的壶身,既有深浅浮雕,乌铜走银、又有錾刻、鎏金。
*初的思考都在泥塑上进行。黄泥捏出模子,确定壶身高矮尺寸与外表细节,根据细节考虑壶嘴高度、水流冲力、水流流畅度。铜壶是日用之器,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方可称之为一把壶。李小毛做壶,讲究周正,就像做人一样。每把壶上都会烙下“李小毛制”,这四个字就是招牌。只有过得了自己那关的壶,他才会拿出来见人。不成器的壶,宁肯敲烂。
各式钉锤需要根据泥塑进行制作,外表若是梅花桩式的树皮模样,则需要做出各种不规则矩形状的钉锤,方可一锤锤敲出树桩质感。老话说,锻壶之道,意在顶嘴。各式的壶配备各式的顶嘴,都需要李小毛一个个锻造而成。
一把素铜壶被锻造出来后,再进行精细敲打。如“乱打”敲出一把梅花桩,流畅敲出一把金瓜壶身的藤蔓线条,甚至在壶嘴上也能敲出枝叶包裹的模样。一张铜皮敲出一把整体壶,壶嘴壶身之间浑然天成,还带有万般变化,配上鎏金等技艺,又给人视觉上“壶是壶,花是花”的错觉。
将铜壶表面“刻画”成如瓷器一般,是李小毛*引以为傲的一件事。近十年时间,他都在琢磨铜壶的色彩变化。在一次次尝试中,终于有一天,成了。于是李小毛再做其他配方,越发顺遂起来。目前为止,他手上有上百个配方,并*大程度减少了随机性,使得每一个颜色都可以复制。
敲一把铜壶用来煮水,李小毛在乎它的实用性。于是他在提梁处又加上了自己的独特设计,做钩连接壶身与提梁,使双方接触面积极小,弱化传热效果。他的铜壶放普通的电磁炉、电陶炉上烧水,可以直接用手提。“但是天然气灶不行哦。”他补充说道,电磁炉烧水的温度是很均匀的,加上我的独特设计,不影响提梁。
三万锤敲出一把壶,李小毛曾经大致数过。敲到一定程度,铜皮会产生自硬性,退火后方可重新敲打。每一次敲击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他需要在*佳时间,抢占先机敲下*合适的那一锤,几乎步步为营。
李小毛也敲坏了不少铜皮,因铜的特殊性质,一旦不慎将其打穿,整块铜都无法再用。
锤纹大概是手工壶*明显的特性。但若真的要确定是整体壶全手工,李小毛拿起一把壶演示,一看壶身内部与壶嘴无接痕,二看壶底要带锤纹,三看壶口铜皮有内扣敲击的痕迹,四看壶口与壶盖之间的契合度要偏灵活。
这些年敲出几十把壶,李小毛极少售卖。*贵的是三万一把的金瓜壶,他前后敲了一年多,然而“极其耗费心力,也不愿意再做第二把了”。
他把这门手艺交给了女儿,也想着往更多人手里传。然而单是敲敲打打一把壶都需要好些年的基本功,他也没了收徒弟的心思。不过他琢磨出了一个新方向,将铜壶制作工艺分拆成几个板块,形成类似流水线的制作方式,每人只需学习其中一面即可。
李小毛说,他不是非遗人,但却在做类似非遗的事情。他摸了摸头上拴着的鹅黄色花头巾,然后用一口标准的四川话说道:“我要做一流的铜壶。我要用我的方式告诉你,成都有一把铜壶。这里面,装的是成都人的脾气。”

我在成都做手艺 作者简介

“蓉漂”中国知名内容创作与运营品牌,
“考拉看看”旗下机构,是一个内容事务团队,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记录和推动成都的美好。“蓉漂”公众号持续分享成长和有趣成都的人与事。“蓉漂”场景中心储蓄选产成都文化,并以此开展书籍、杂志和图册的策划、采编,以及趣味活动的组织、策展等。“蓉漂”的撰稿人、活动和策划人,活跃于多个领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