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作者:金耀民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5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83.4(5.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52.9(9.1折)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味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71179
  • 条形码:9787520371179 ; 978-7-5203-71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味 本书特色

作者在写作中沿着中国古典诗学的理论术语,见微知著,循循道来,从“兴味”出发,沿着“滋味”“韵味”“淡味”“禅味”“趣味”的理论线索,建构起中国古典“诗味”思想的理论体系。人们常说要抓住“诗家三昧”,而作者这里抓住的不是“三昧”,而是“三味”,即诗歌创作的兴味,诗歌艺术的滋味,诗歌鉴赏的韵味。

味 内容简介

“味”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既是中国诗歌的审美形态,也是中国诗学的审美范型和批评标准。以“味”论诗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批评形态与批评体系。它是中国生命文化、诗性思维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表征。以“味”论诗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结晶,从多方面体现着古代诗学思潮演变的进程。一方面,它是整个时代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学内部规律演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诗味论往往和哲学、美学范畴互相交叉和渗透,形成其意义的统一性和丰富性。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从先秦至明清整个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探讨“诗味”论的儒道渊源基础上,选取“兴味”“滋味”“韵味”“淡味”“禅味”“趣味”等诗味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论内涵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诗味”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予以阐扬,尤其分析“诗味”不同形态所体现的文学思潮流变过程。本书采用纵向历史综论和横向“味”类交织的研究方法,将“诗味”论向纵深和平阔两个方向进行拓展。在纵向的“味”论史和横向的“味”观念两方面皆有详细梳理,尤其注重观念的发生、演进的文化及诗学成因,以期对作为诗学概念的“味”得到多方面的样态呈现与内涵深解。

味 目录

绪论

**章 “诗味”论的儒道渊源
**节 “声亦如味”:“味”论与“审乐知政”
一 “阴阳五行”:“声亦如味”说的哲学基础
二 “审乐知政”的批评传统与“声亦如味”的本质
第二节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的诗学意义
一 “三桓作乱”与“孔子适齐”
二 “尽善”“尽美”:韶乐的内容与形式
三 “孔子闻韶”的诗学意义
第三节 “味无味”:道家的“味”论
一 老子的“无味”论与庄子的“恬淡”观
二 道家“味”论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兴味:诗性生命的感发
**节 文化之“兴”、经学之“兴”与文学之“兴”
一 文化之“兴”
二 经学之“兴”
三 文学之“兴”
第二节 兴寄与兴象
一 兴寄
二 兴象
第三节 感兴:兴味生发的途径与基本形式
一 感兴的历史传承
二 感兴:兴味的生发途径
三 兴味生发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 滋味:文学自觉时代的诗味论
**节 “滋味”论提出的历史机缘
一 大一统专制皇权的式微与士族的崛起
二 儒学的衰微、道家的复活及佛教道教的传布
三 人性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四 齐梁之际以“滋味”论诗的机缘
第二节 从《文赋》到《文心雕龙》:“滋味”论产生的先导一
一 汉代的以“味”论“言”论“文”
二 陆机《文赋》:以“遗味”论诗
三 《文心雕龙》——以“味”论文——“滋味”说的先导一
第三节 钟嵘“滋味”说的内涵与理论意义
一 “滋味”:诗歌本体的美感特征
二 “直寻”:“滋味”美感的创造之途
三 “怨”与“清”:钟嵘《诗品》五言诗的独特“滋味”
四 钟嵘《诗品》“滋味”说的诗学价值及影响

第四章 韵味:中国诗学中的艺术哲学
**节 道心:“韵味”说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
一 三风鼓荡:“儒”“释”“道”影响下艰难悲慨的隐逸人生
二 “自然之道”:诗歌的本体
三 自然的诗化与人化的诗境:诗人的主体
第二节 “四外”:“韵味”说的哲理思致
一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韵味”的美学特征
二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味”诗美的生成
第三节 澄淡精致,趣味澄复: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一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的理论意义
二 “澄淡精致,趣味澄复”的审美趣味

第五章 淡味:淡远深邃的诗歌美学
**节 理学:宋代诗学的精神底色
一 理学的兴起
二 理学与宋代诗学
第二节 淡味:宋代诗学的基调
一 梅尧臣: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二 苏轼的“淡味”观
三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
第三节 “淡味”论的诗学意义
一 诗分唐宋
二 “崇陶”与“尊杜”的意义

第六章 禅味:中国诗学中的释家精神
**节 禅
一 “拈花微笑”:从印度禅学到中国禅宗
二 为什么是禅宗
三 禅风熏染下的士人心态
第二节 以禅入诗
一 以诗寓禅
二 以禅入诗:“象”与“境”
第三节 以禅喻诗
一 禅何以能够喻诗
二 禅如何喻诗
三 以禅喻诗的意义

第七章 趣味:诗人诗性生命的呈现
**节 “趣”范畴的历史演进与诗学思想的流变
一 “趣”范畴的历史演进
二 诗学思想的流变:“趣”范畴历史演进之因
第二节 明清流派诗学观下的“趣味”论
一 明代文学“复古”思潮与“趣味”论
二 “童心”说、“性灵”说与“趣味”
三 袁枚“性灵说”与“趣味”
第三节 “理趣”与“天趣”:“趣味”的两种形态
一 理趣
二 天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味 节选

  《味:一个诗学语词的理论批评》:  杜甫的“兴寄”观,还集中体现在他的《论诗六绝句》中。《论诗六绝句》是体现杜甫诗学观念的一组诗歌。需注意两点:**,他重视诗歌的“风雅”传统,其《论诗六绝句》诗云:“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其三)又云:“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其六)就是说要继承风雅传统,重视诗歌的美刺社会作用,这是其“兴寄”观的具体体现。第二,他并不完全否定六朝的诗歌成就,而是肯定六朝诗歌形式美对诗歌发展的贡献。其诗云:“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其五)这里,他指出了齐梁文学的缺点,不愿步其“后尘”,但是,又认为齐梁文学不该全盘否定,而应吸收其“清词丽句”的形式美,表达了诗人“贵古不贱今”的进步诗学主张。所谓“贵古”,就是要遵循诗歌的“风雅”传统,所谓“不贱今”,就是不排斥诗歌的形式美。杜甫的“兴寄”诗歌创作实践,既注重诗歌的社会实践意义,又强调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主张运用“比兴”手法,“寄托”深刻的思想内容,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使“兴寄”说更为全面地体现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这种“兴寄”诗学观贯穿于杜甫的整个诗歌创作,并*终形成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傅庚生先生在《杜甫诗论》中阐述杜诗“沉郁”风格与“兴寄”关系时说:“在这些(指杜甫诗,引者注)不便明言的地方,只好出之寄托;寄托之深,遂形成‘沉郁’的风格。”①杜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悲凉、顿挫抑扬为主。杜甫在《进雕赋表》中,曾以“沉郁顿挫”揄扬自己的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①从语源上看,刘歆《求方言书》:“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陆机《思归赋》:“伊我思之沉郁,怆感物而增悲。”《遂志赋》:“抑扬顿挫,怨之徒也。”《诗品》:“谢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诗赋的沉郁顿挫指的是一种悲怆深沉的感情。从杜甫《进雕赋表》的自述来看,他是肯定陈子昂的“兴寄”说的。卢藏用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曾用“感激顿挫”评价陈子昂的诗:“至于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②联系杜甫的诗歌创作,“沉郁”指的是内容忧患深沉,情调悲凉慷慨,强调的是内容的深刻性;“顿挫”一方面指的是内容具有讽谏意义,另一方面指的是章法的曲折抑扬。因此,“沉郁顿挫”指思想深刻,表现形式委婉,并且具有讽喻的意义。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与“兴寄”的运用关系密切。“兴”是诗人有感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创作灵感,对杜甫来说,其“兴”既有客观景物的感发,但更多的是有感于社会生活而产生创作灵感。以杜甫人生经历的丰富,其早年的政治抱负,中年的怀才不遇,晚年的颠沛流离,使得杜甫之“兴”呈现蕴含深沉复杂的特点,因之在诗中多用寄托,寄托之深,遂成“沉郁”之风格。另外,杜甫于诗中多用“比兴”,“比兴”之法表现诗歌内容,往往要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这样易形成回环跌宕的艺术风格,亦即“顿挫”之风格。关于杜甫“沉郁顿挫”风格与“兴寄”关系,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斯为忠厚……慷慨发越,终病浅显。”③仇兆鳌亦云:“以故敦厚温柔,托诸变雅变风之体;沉郁顿挫,形于日比日兴之中。”  ……

味 作者简介

  金耀民,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