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信仰与信经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3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信仰与信经 版权信息

信仰与信经 内容简介

信经的存在是为帮助我们探索这个世界,找到方向,并适应其中的生活。作者在本书中巧妙地将历史、神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信经的历史,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信经中“我信”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的意义。

信仰与信经 目录

引言
第1章 旅途:发现宇宙意义的线索
第2章 地图、透镜与光线:理解事物
第3章 语言和故事:发现信仰的深层含义
第4章 信经:公众眼中的信仰
第5章 “我信”:走进“全景”
附录:《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
注释
推荐书目
展开全部

信仰与信经 节选

  《信仰与信经》:  路易斯在青少年时期成了一名无神论者,常常“用一个十七岁孩子的理性主义单枪匹马地炮轰”他的基督徒朋友们。**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更强化了他激进的无神论思想。1918年4月,他在率领步兵发动攻击时受伤。这一时期,路易斯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这位默不作声、毫不关心人间苦难的上帝的愤怒。战争结束后,路易斯赴牛津大学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先是学习古代思想与文学,后来转到英国文学。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早期的思维模式,曾以为简单朴素,实为肤浅无知。阅读西方文学经典名著将他眼中封闭式的问题重新打开。路易斯在其自传《惊悦》(Surprised by Joy)中写道:“年轻人如果想做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就不能对阅读太过认真,因为陷阱无处不在。”10路易斯完全不想相信上帝,但*终他发现自己不得不相信。作为“*不情愿的归信者”,路易斯转而探索和解释:使得基督教如此令人信服又能带给人如此彻底改变的是什么。  许多人都认为路易斯为基督教信仰提供了颖悟绝人、发人深省且引人人胜的阐释。那么,他的解释为何如此吸引人呢?他的牛津同事、杰出的宗教哲学家奥斯丁·法雷尔(Austin Farrer,1904-1968)给出了确切的答案。他评价说,路易斯让我们“以为在听他论证”,实际上却“给了我们一个图景,正是这个图景令人心悦诚服”。  我理解法雷尔的意思。几年前,我在阿姆斯特丹参加一个会议,其间有足够的闲暇参观美术馆。我*终选择了梵高博物馆,愉快地在画廊中闲逛。我不时地在那些引人注目的画作前驻足,例如梵高1890年的作品《麦田群鸦》(Wheatfield with Crows)。我被这幅画吸引,并试着从多个角度来欣赏。我欣赏梵高的笔触和他驾驭丰富颜料的能力,但吸引我走近这幅画的真正原因,是它的整体——图案、颜色和纹理的组合。因为喜欢这幅画,所以我希望更多地了解它。但时间有限,我只能匆匆略过那些无法带给我同样震撼力的作品。只有梵高的画作吸引我驻足探究。  路易斯被基督教所吸引,并非仅凭几条支持基督教的论据,而是因着令人叹服的有关现实景象的“全景”。基督教赋予了一切他认为重要的事物以意义,并回应了他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路易斯回忆说,他的无神论思想引出的结论是,他所喜爱、所珍视的一切都应当被弃绝,因为它们都是“虚构的”。然而武断的无神论思想允许他相信的内容,本身却“冷酷沉闷且毫无意义”。这真是令人心碎。然而,基督徒看待事物的方式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使他所珍视的一切变得有意义。这也肯定了他的希冀与渴望是真实且重要的。随着拼图中的各个拼块各归其位,路易斯意识到,他正在探索的这个信仰世界注定是他的栖身之所。  多数自然科学家都会欣然接受路易斯的方式,因为这与他们的方法论高度一致。一个理论的好坏有待观察来检验,也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解释我们的外在所见和内在经历。当然,好的理论也可能有局限,有时也会含糊不清。但无论如何,好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们倾向于被那些富有启发性的思维方式所吸引。  试以侦探剧和犯罪推理小说为例。伟大的侦探小说家都会通过破解其一手炮制出的谜题吊足读者的胃口。作者提供的每一条线索都不足以独立破案,但当这些线索被综合分析考量,它们便累积起来一起指向谜底。也许这些线索不足以绝对证实谜底,但必定有一个*佳答案。我们或许通过自然界的有序和内心深处的直觉便可认出上帝的指纹,意识到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是为了我们可以看到整幅画面。  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对科学方法的哲学内涵及其重要性作出了*具洞察力的一种阐释(科学方法可以被定义为“科学家借以认识世界的合乎逻辑和理性的秩序步骤”)。波兰尼认为,非常清楚,“追求重大发现的动力源于感受到隐藏现实的存在,种种迹象表明存在着一个隐藏的现实”。“波兰尼的见解很容易从科学史角度加以阐释。举例来说,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认识到地面物体的运动(例如苹果从树上坠落)和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背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隐藏的现实“。  牛顿称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藏的现实为”地心引力“。对于这个理论,起初他并不确信;但比起他能想到的其他观点,这个理论能更好地解释他观察到的现象。*终,他相信其正确性。这个理论的解释力表明其真实性。他生动地描绘出一个超越人类认知范围的更伟大的现实:  ……

信仰与信经 作者简介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Alister E.McGrath),当代著名神学家、神学教育家、护教学家,曾任英国牛津大学威克里夫学院院长,现任牛津大学科学与宗教教授。著有《基督教神学导论》《基督教概论》《宗教改革运动思潮》《意义的惊现》《C.S.路易斯》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