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大家之家:2:科技卷

大家之家:2:科技卷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25cm 页数: 218页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家之家:2:科技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905589
  • 条形码:9787551905589 ; 978-7-5519-055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家之家:2:科技卷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精选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100位名家——黑格尔、牛顿、莎士比亚、达·芬奇、贝多芬等,通过实地拍摄他们的诞生之地、酝酿巨著之所、创造伟业之所,**读者走进他们的思想之家和学术之家。让读者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感受大家魅力,开启人生思考。 本书讲述了关于诺贝尔、门捷列夫、爱迪生等大家的故事。

大家之家:2:科技卷 内容简介

  以“家”这种有形的文化遗存来展现人类的无形的精神文明遗产,是青少年优秀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家之家(科技卷2)》从大家的故居进行切入,以专业而通俗、轻松而深刻的文字为大家作传,通过对大家的人生故事、辉煌成就及代表思想的评述等,带领读者走进大家的成长过程、情感世界及奋斗历程。

大家之家:2:科技卷 目录

诺贝尔
门捷列夫
伦琴
爱迪生
贝尔
巴甫洛夫
普朗克
居里夫人
爱因斯坦
弗兰克
展开全部

大家之家:2:科技卷 节选

  《大家之家(科技卷2)》:  诺贝尔  提起瑞典的小城卡尔斯库加,国内一般鲜有人知,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却走出过一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奖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卡尔斯库加是一座林木环绕的滨海小城,人口并不密集,因此少了一些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纷扰,多了一丝静谧与清幽。诺贝尔故居坐落于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首都斯德哥尔摩200多千米。从远处望去,一座红顶白墙二层小楼在白桦林中若隐若现,楼房前的椭圆形大草坪恰与之相映成趣。在草坪的正中央,一座诺贝尔的铜像正以其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思虑着人类的未卜前途。  说到诺贝尔的故居,有一则逸闻不得不谈。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诺贝尔终身未婚,无子无女,在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巨款,设立了诺贝尔奖。然而,诺贝尔一生漂泊,除瑞典小城卡尔斯库加外,他还曾先后在俄国、意大利、法国居住。在他去世后,诺贝尔奖的归属权便成了各国争夺的对象。诺贝尔生活时间*长的城市巴黎与诺贝尔出生的小城卡尔斯库加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但双方各执一词,迟迟没有定论,*终只得诉诸法律并由法国*高法院进行裁决。当人们都以为巴黎稳操胜券时,法国*高法院却宣布卡尔斯库加胜诉。原来,依据欧洲当时的法律,判定一个没有子女之人故乡的唯一依据便是其旧居有马槽且养马,而卡尔斯库加的白桦山庄恰与此相吻合。因此,卡尔斯库加小城便成为毫无争议的诺贝尔故居所在地和诺贝尔遗产的继承地。  诺贝尔虽出生于瑞典,但却在俄国长大,成年后又奔波于欧美各国,直到1894年,才逐渐萌生了回到祖国定居的想法。落叶总要归根,卡尔斯库加对于诺贝尔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归宿,是终点,是他可以栖息的家园。他在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白桦山庄里度过了他生命中*后两年的大部分时光。诺贝尔的卧室陈设十分简单,只有床、桌和衣柜等几件必需的家具,而他的实验室里各种仪器和设备却琳琅满目。白桦山庄作为唯一保存完整的诺贝尔故居,每日到访的游客络绎不绝,常常有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只为一睹这位“现代炸药之父”旧居之风采。同时,白桦山庄作为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每年都会举办一场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学领域中的新课题和新思想。  诺贝尔一生热衷于发明创造,各个领域均有涉及,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化工行业外,他在机械、电气、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专利很多,尤其是在炸药方面的一系列发明使他成为“现代炸药之父”。他一生共有355项专利,并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内开设了多达100余家公司和工厂,只有“发明大王”爱迪生等极少数发明家拥有的专利数比他多。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具有极高的商业天赋。尽管爱迪生的发明专利数量是诺贝尔的3倍,但其遗产却仅是诺贝尔遗产的1/3。不仅如此,诺贝尔还醉心文学,热衷于推进世界和平事业,是个极具人文情怀的科学家。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凭借其刻苦钻研的精神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将其毕生积蓄用于设立诺贝尔奖,奖励和表彰那些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19世纪60年代中后期,工业革命在西欧各国如火如荼地展开,采矿、修渠、修建铁路等工程急需爆炸力威猛的火药。因此,提高炸药威力便成了摆在许多化学家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事实上,硝化甘油并不是诺贝尔发现的。早在1847年,意大利科学家阿斯卡尼奥·索伯雷罗就用硝酸和硫酸处理甘油,得到了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即硝化甘油。硝化甘油一研发成功,苏伯勒若便意识到它是一种威力比黑火药大得多的猛烈炸药。但硝化甘油极不稳定,在强烈晃动下就会引发爆炸,因此它的制造、存放和运输都很危险,这也就使得许多化学家对其敬而远之。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