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摆脱共情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9.2(4.9折) 定价  ¥79.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摆脱共情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3093531
  • 条形码:9787213093531 ; 978-7-213-09353-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摆脱共情 本书特色

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善良的源泉,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但是,保罗·布卢姆在本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当然,布卢姆并不是彻底地反对共情。他认为共情可以分为两类,即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通过本书的论述,他告诉我们,情绪共情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情绪,它迎合了人们的偏见,常常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甚至会导致暴力和恶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带有个人偏见,只能照亮特殊的那一块,而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就这样沉入了黑暗之中。 布卢姆的观点是基于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而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和国家所做出的很多非理性的决定都是因为共情这种错位的情感。在本书中,布卢姆以精准和有趣的文字展现了共情如何在方方面面扭曲人们的判断,并告诉我们,想要做出更明智的行为和道德决策,我们需要:依赖理性而非情绪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摆脱共情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年度zui佳图书! 提出颠覆性的观点,让你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重新审视各种社会事件背后的“推手”! 共情背后充满狭隘、偏见和非理性,会阻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所谓知己,不是跟你一起笑一起哭,而是能深刻地理解彼此; 只有理解而非共情孩子的痛苦,才能与孩子建立更加深度且长久的联结; 为什么咪蒙等媒体总是能轻易煽动大家的情绪; 网络喷子的狂欢,就是共情的狂欢……提出革命性的决策和行为法则,想要做出明智的道德决策,也应该依赖理性而非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因而我们要学会改变、塑造、引导和制约共情 ,同时强化理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共情带来的狭隘和偏见。耶鲁大学超受欢迎教授保罗·布卢姆重磅新作! 保罗·布卢姆是全球知名的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导论是耶鲁大学zui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上千万人观看、学习,而本书就汇集了他*的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喻丰作序推荐,《出版人周刊》、《经济学人》、史蒂芬·平克、萨姆·哈里斯等众多媒体、大咖鼎力推荐。湛庐文化出品。

摆脱共情 目录

推荐序 我们能否理性地去共情 引 言 别以为你真的了解共情 第 1 章 情绪共情VS. 认知共情:感性与理性的两面 共情是拯救世界的良药吗 共情会如何导致不公平现象 共情不等于道德或善良 共情的聚光灯效应 认知共情是每个人**的武器 8 个有关共情的错误观点 行为升级:千万别把共情当成道德指南! 第 2 章 共情是怎么产生的:神经科学的三大发现 如何用神经科学研究共情 发现1:共情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发现2:共情体验受个人判断影响 发现3:理解不等于感受 共情的动机本质上是自私的吗 共情能力可以测量吗 行为升级:别把共情能力当成评价他人的标准 第 3 章 共情与决策:做好事,更要有能力做好事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为谁慷慨解囊 选择性聚焦:你能看到哪些人的痛苦 小心!别掉进共情的陷阱 方法1:做一个有效利他主义者 方法2:减弱自己生活的分量 行为升级:决策前,理性判断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视角延伸1 共情会影响人的政治立场吗 自由派与保守派有什么不同 自由派人士的共情能力更强? 共情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 4 章 共情与亲密关系:考虑对方的考虑,而非感受对方的感受 共情能力太强会让人更不开心吗 多一点仁慈,少一点共情 共情使人变成过于黏人的朋友 共情使人变成溺爱孩子的父母 共情使医生的精神不堪重负 共情使患者忽略医生的专业能力 与陌生人相处,关键是度的平衡 行为升级:用理解取代感受,成为更好的朋友或父母 视角延伸2 共情能引发利他行为吗 自私的基因创造出利他的动物 共情并非利他行为的基础 第 5 章 共情与暴力:先思考再行动,而不是先共情再行动 德化差距:纯粹邪恶神话的源头 善的信念也会开出恶之花 共情如何看待成本效益评估 共情是如何引发暴力的 精神病态的核心是缺乏共情吗 共情能防止去人性化吗 行为升级:学会改变、塑造、引导和制约共情 第 6 章 共情不能让你善良,理性才能让你强大 理性能够完全取代情绪的作用吗 人是物理动物,也是理性动物 为什么人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 非理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必要性 政治领域的非理性与推理能力无关 理性,我们心中的法官、行为的导师 行为升级:保有共情,但强化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致谢
展开全部

摆脱共情 相关资料

尽管人们对共情的好处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保罗·布卢姆的研究表明,共情仅仅是对偏见的热情接纳——就像愤怒一样,是道德困惑的一个来源。本书是一本激动人心的书,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萨姆·哈里斯 新“无神论四骑士”之一,《道德景观》《自由意志》作者 本书的书名可能会让你觉得很震惊,但实际上,这是一本冷静、理性且充满慈悲的作品。此外,你也能在阅读中获得很多乐趣——它温暖、清晰且发人深省。 ——史蒂芬·平克 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当下的启蒙》作者 本书是对人们固有观念的挑衅,而且具有强大的力量。 ——《出版人周刊》 本书耀眼、有力、震撼人心,*是这个时代极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 ——丹尼尔·吉尔伯特 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幸福课》作者 关于什么能使人成为一个好人,保罗·布卢姆挑战了我们极为珍视的一个假设。通过优雅且幽默的文字,他揭示了这种假设错得有多么离谱,并以大脑的运作为基础提出了对道德生活的新看法。 ——卡尔·齐默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演化的故事》作者 一开始,我对本书持怀疑态度,但后来我转变了态度。在我读过的所有书中,这本是极为发人深省的、令人信服书中的一本。 ——玛丽亚·科尼科娃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福尔摩斯思考术》作者 本书是对理性精彩、机智且令人信服的辩护,反驳了那些让人痛苦的诋毁者。读了这本书,你将再也不会用以前的方式思考共情、善良或者所谓的冷血的理性。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 《陌生人溺水》的作者 本书极具突破性、洞察性、全面性,及时对抗共情的消极作用,注定会成为心理学中的经典之作。 ——迈克尔·谢默 《道德是什么》《善恶科学》的作者 共情是我们的文化中一种极其普遍存在的神圣之物,而本书就是对共情的一次重新评估,令人振奋、切中主题,而且非常有趣。 ——《纽约时报》 在现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保罗·布卢姆的这本书提出了重视事实的呼吁,简直是对这个时代的挑衅。 ——《经济学人》 我无法放下这本争论激烈的书。 ——蔡美儿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虎妈的战歌》《起火的世界》作者 聪明的逆向投资者…… ——《纽约邮报》 本书是对善意的危害的清晰论述。 ——《声音》 本书就像一个难以破解的案件,反对我们大多数人早已形成的有关修复世界的关键观点……它将合法地改变你对世界和自己的道德感的看法。 ——《纽约杂志》 布卢姆教授无疑是正确的,共情本身确实会导致糟糕的政策:虽然它可以激励我们去关心他人,但我们更需要理性来帮助设计和实施旨在减少痛苦的政策。 ——《华尔街日报》 本书对一些令人担忧的灰色领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 ——《自然》 本书令人耳目一新。 ——《图书馆杂志》

摆脱共情 作者简介

[加]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耶鲁大学公开课zui受欢迎教授、TED演讲人。 布卢姆是耶鲁大学zui受欢迎、zui风趣的心理学教授之一。他的心理学导论课是耶鲁大学zui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上千万人观看、学习这一公开课的视频。 布卢姆是《科学》杂志评出的Twitter上zui有影响力的50位明星科学家之一,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任主席,《行为与脑科学》杂志联合主编。 布卢姆因出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而获奖无数。他的文章屡见于《纽约时报杂志》《自然》《纽约客》《科学》等刊物。著有畅销书《善恶之源》《快感:为什么它让我们欲罢不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