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5.5(7.0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版权信息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本书特色

本书系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三卷。作者在书中指出,当电影向电视转变之时,象征工业与物流工业实现了整体化。美国式的文化工业实现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从而使得其对全体意识流的控制成为可能。在无孔不入的电视、电影面前,集体意识体验着相同的时间流,个体的时间被消解,个体意识淹没在集体意识之中,“存在”被打上了问号,由此产生了“存在之痛”的问题。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内容简介

技术哲学的扛鼎之作,作者系德里达的学生与挚友,入选北京大学、南京大哲学系必读书目。学等高校哲学系必读书目。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目录

告读者引言**章电影的时间1.故事欲2.烦恼3.电影的两大根本原则4.“电影幻觉”的意识5.“库里肖夫效应”6.遴选、准则与记录7.录音的启示8.再论《访谈录》9.《美国,美国》10.重复与无意识11.《四点整》里的前摄12.《蚀》13.他者的时间14.电视第二章 意识犹如电影第三章 “我”和“我们”:美国的接受政策第四章 我们的教学机构的动荡第五章 进行区别第六章 技术科学与复制附录1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附录2 中法专有名词对照表
展开全部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技术与时间-3 作者简介

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 )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的学生和好友。曾任巴黎国际哲学院教导主任、宫片涅技术大学“技术认识、技术组织和技术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法国音像研究所副主任,曾指导过应用于文本、图像和声音的数字技术领域的多项研究。他的哲学著作《技术与时间》系作者在德里达指导下,积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而成的博士论文,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作者本人也因此成为引人注目的哲学新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