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知道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

知道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

作者:范铁权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27.0(3.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54.0(7.2折)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知道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 版权信息

知道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 内容简介

  作为民国时期影响大的留日生社团,中华学艺社一九一六年诞生于日本东京,一九五八年退出历史舞台,见证了近代中国情势的复杂多变,其兴衰历程为近代中国学术社团发展的又一缩影。《知识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从这一知识群体生成、发展、衰亡的角度,考察中华学艺社的聚合经过、组织结构变迁以及社团通过各种活动扩展自身空间的努力,进而展示这一知识群体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终命运。对中华学艺社的系统研究彰显了留日群体在知识传播和学术建构中的作为及成效,透析民国学术转型与日本学术文化之关系,呈现出民国学术转型的多维样貌。

知道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 目录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框架

**章 诞生于日本的丙辰学社
一、成立缘起
二、创始人群体分析
三、主要活动
四、归国运动

第二章 从丙辰学社到中华学艺社
一、首度分散到再度聚集
二、改名为中华学艺社
三、中华学艺社的早期活动
四、陷入“低迷”及调整

第三章 迁入新楼成“一统”
一、建筑新社所
二、围绕社务改革之讨论
三、日本人侵与中华学艺社的应对
四、全面抗战前的短暂繁荣

第四章 衰落与消亡
一、全面抗战时期
二、恢复时期
三、中华学艺社的终结

第五章 群体聚合与组织变迁
一、社员发展状况
二、群体之聚合
三、拓展关系网络
四、组织机构变迁

第六章 知识生产与再生产:中华学艺社的出版物
一、发行《学艺》杂志
二、发行《中华学艺社报》
三、编译书籍

第七章 知识场域的扩展
一、召开年会
二、举行演讲
三、研究机构
四、创办图书馆
五、学术交流
六、举办展览

第八章 兴学办校
一、学艺大学的始末
二、学艺中学
三、其他教育活动
四、小结

第九章 沟通中西学术的尝试
一、何谓”学艺“?
二、“学艺”路径之选取
三、学术转型中的日本因素
四、瞻前顾后:对中国文化转型的省思

第十章 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承
一、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二、辑印古书

结语
一、“学艺救国”理想的尝试
二、珍贵的成功经验
三、瓶颈与缺陷

附录
一、中华学艺社历次社章
二、中华学艺社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知道传播与学术转型:中华学艺社研究 作者简介

  范铁权,1974年生,满族,河北省滦平县人。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河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理事等职。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2部,在《历史研究》《统计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复印。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获得省级科研奖励。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