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作者:李丹丹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8.0(3.2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831739
  • 条形码:9787549831739 ; 978-7-5498-317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本书特色

为了培养青少年对各门学科的兴趣爱好,本套“青少年读书会”丛书根据新课标和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新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而成。包括语文、作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政治、艺术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习性、趣味性和指导性。 这本李丹丹主编的《智力趣味活动》是其中一册。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内容简介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能够使广大青少年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智、提高素质、沟通人际关系、适应社会以及改善知识结构和掌握实用技能等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校对于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投入和努力。《智力趣味活动/文化趣味活动·青少年读书会》适当配图,图文并茂,设计精美,格调高雅,不仅是广大学校用于开展丰富文化活动的指导读物,也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大中小学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学习的实用读物,还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目录

**章 校园智力活动学习指导
智力的定义及构成因素
智力的影响因素
哿力的开发与增长方法

第二章 学生观察力锻炼指导
观察力的定义与特点
提高学生观察力的方法
训练学生观察力的方法与步骤
学生观察力的锻炼游戏

第三章 学生注意力锻炼指导
注意力的定义与特点
学生注意力的提高与训练
学生注意力的锻炼游戏

第四章 学生记忆力锻炼指导
记忆力的分类
影响学生记忆力的因素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与步骤
学生记忆力的锻炼游戏

第五章 学生思维力锻炼指导
思维力的定义与内涵
学生思维力的调整与提高
学生思维力的训练与培养
学生思维力的锻炼游戏

第六章 学生想象力锻炼指导
想象力的定义与形式
想象力的技巧与重要性
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方法
学生想象力的锻炼游戏
展开全部

青少年读书会:文化趣味活动·智力趣味学习法 节选

  《智力趣味活动/文化趣味活动·青少年读书会》:  观察力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足思维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所以有人说“思维是核心,观察是入门”。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触到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通道传人大脑,通过观察获得的,没有观察,智力发展就好像树木生长没有了土壤、江河湖海没有了水的源头一样,失去了根本。  其次,观察力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进步,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人们认识事物,都由观察开始,继而开始注意、记忆和思维。因而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同时又借助于思维提高来发展优良的观察力。如果一个人的观察力低,那么他的记忆对象往往模糊而不确切、不突出,回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时就常常模棱两可,记忆效果差,于是,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判断时就不能做到快速而准确,显得理不直、气不壮,综合分析和思维判断能力差,智力发展受影响,接下来,在以后的观察中,有效性、目的性、条理性差,观察效果不好,进一步影响思维的发展,形成不良循环。  再次,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单调枯燥、缺乏刺激的环境中,观察机会少就会使脑细胞比较多地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发育较缓慢,智力显得相对落后。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活在丰富多彩、充满刺激的环境中,坚持经常到户外、野外去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大脑皮层接受丰富刺激,经常处于兴奋活动状态,其大脑的发育就相对较好,智力也较发达。  众所周知,人的身心发展除了一定的遗传作用外,更多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要想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就应该勇敢地拓宽视野,敢于观察,善于观察,为自己的智力发展开启一扇明亮的“窗户”,为自己的大脑赋予一双“聪明的眼睛”!  特点  观察力的品质又称作观察力的特点。了解观察力的品质对提高智力有重要意义。  1.观察的目的性  一个人在进行感知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只能算是一般感知,不能称作观察。只有当那种感知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时,它才能算是观察。因此可以说,目的性是区分一般感知和观察力的重要特点之一。  作为观察的目的性,至少应当包括:明确观察对象、观察要求、观察的步骤和方法。而这些内容,可以在观察前的观察计划中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一般地说,不论是长期的观察,系统的观察,还是短期的、零星的观察,都须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的目的性,还要求我们在进行观察时,必须勤做记录。这种记录是我们保存**手资料*可靠的手段。记录要力求系统全面,详尽具体,正确清楚,并持之以恒。贝弗里奇告诉我们:“做详尽的笔记和绘图都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在记录科学的观察时,我们永远应该精益求精。”  实践证明,要做好观察记录,特别是长期的系统的观察记录(如观察日记),必须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切忌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气象学专家竺可桢在北京几十年如一日,对气候变化,进行长期观察,从不间断。他每天都坚持测量气温、风向、温度等气象数据,直到逝世的前一天。为编写《中国物候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2.观察的条理性  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艺术,不是随随便便,漫无条理地进行所能奏效的。观察必须全面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长期的观察需要如此,短期的观察也需要如此。  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方式。  **,按事物出现的时间说,可以由先到后进行观察。  第二,按事物所处的空间说,可以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地进行观察。  第三,按事物本身的结构说,可以由外到内,也可以由内到外,或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  第四,按事物外部特征说,可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进行观察。  观察力的条理性,可以保证输人的信息具有系统性、条理性,而这样的信息,也就便于智力活动对它进行加工编码,从而提高活动的速度与正确性。  如果一个人做事杂乱无章,那通过他所获得的信息也就必然是杂乱无章的。这样,他的智力活动要在一堆乱麻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必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智力活动的正确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