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作者:童世骏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9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8.2(7.0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版权信息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目录

人生品味/1哲学: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业/3像冯契那样创造价值、追求理想、履行责任/9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镰刀斧头/13告诉孩子们什么叫成功/20更重要的是养护感受幸福的能力/22让灾难成为我们的课堂/25不“爱岗”者能不能“敬业”/28当违规操作成为习惯动作/31腐败没有理由/33为了让人们有更多的理由羡慕中国/35重视荣辱观问题的当代语境和本土特色/38向中国文化索要国家命运和人生意义的谜底/41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关怀”/43社会评论/49社会主义的关键词是“社会”/51目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三个文化矛盾/54争取总体水平、人均水平和*低水平的同步提高/58“费厄泼赖”不该缓行/62培育融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和谐文化/67合理性的追求/72与“知识生产”有关的三个问题/76理论和常识之间的“反思平衡”/83让智慧之光穿透大学的围墙/86什么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89中国发展的精神因素/91历史的意义和无意义/96对城市精神的一些哲学思考/101国庆节前想到了中山桥下一位喜爱阅读的拾荒者/105规则意识与公民道德/107“无车日”的启示:呼唤“消费者义务”的意识/110走出“恐慌”和“大意”之间的两难境地/114国际观察/119“风险社会”“文明冲突”和“永久和平”/121从“同一个梦想”出发谈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26骄傲之余的思考/130中国的世界责任:以“天下人”的立场观“天下”/132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136什么叫国际大都市/139国际会议:不仅仅是“麦克风外交”/143民主如何才是一个好东西/147战争背后的“主义”/151欧洲认同的历史性更新/154入世后“**张罚单”有感/162躺在地球北端的巨鲸/165世博会,一种新的世界观/175公共演讲/179当今中国的精神挑战/181同胞情谊的哲学反思/189谈谈“意义”的意义/198中国公民,让祖国为我们而自豪/210对“规则”的若干哲学分析/22126年前张华为救老农献出年轻生命,今天我们怎么看/229中国实践的世界意义/235
展开全部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节选

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国际问题等非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就是《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书名“求知明理”的意思。说哲学思考是为了“求知明理”,或许会使有些希望用哲学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终极关怀的人们感到失望。但我确实想表明,在我们这个时代,仅仅依靠我这样的人的能力,是已经很难指望哲学还能像宗教那样,一手颁布这个世界的意义,一手提供另一世界的许诺了——尽管像其他任何专业一样,甚至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对于以虔敬态度来从事它的人们来说,哲学依然可以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内在意义。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相关资料

灾难让我们知道,人是多么脆弱,但也可能变得多么坚强。单独的人类个体的脆弱,在反复无常、有时面目狰狞的自然力量面前,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但人类的天性,就在于它不能总处在天然状态。只要在社会的保护和养育之下,襁褓中一无所能的人类婴儿,就有可能成长为力擒猛兽的勇武猎手。地震肆虐以后,只有依靠亲人、朋友、邻居,尤其是集体和国家的力量,8.4万多名同胞的生命才能从废墟中被拯救出来,近150万被困群众才能被转移到安全地点,430万伤病员才能得到急需的药品、鲜血和治疗,近9000万灾区困难群众才能得到宝贵的食品、衣物和住所,受灾严重的3个省18个县市才能很快启动高标准的住房重建、校舍重建和整个地区的全面重建。灾难又告诉我们,生活有时会多么荒谬,但也恰恰因此多么需要我们珍惜生命、创造意义。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思无欲、无情无志的大自然无论是施惠于人,还是肇祸于人,实际上都只是同一种自发力量恰好遇上了人类的不同需要。一位哲人曾说,在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量面前,人柔弱得像一根苇草,但这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一根知道什么力量会置他于死地的苇草。我想补充的是,人不仅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而且是一根有情趣、有情义的苇草,是一根会按照真善美的标准来改造自己生存环境的苇草。人既能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温情,也能用大自然的暴戾和野蛮,去培育和体现只有对人类来说才有可能的大仁和大爱、大智和大勇。从某种意义上说,借现代科学之力,人类在自然面前已经远不像百年、千年之前那么脆弱无助;在改造自然环境方面,人类已经并将继续取得重大成就。但即便如此,人类想要把大自然的野性完全消除,仍不大现实。值得庆幸和自豪的是,我们无法寄希望于自然环境的,却完全可以寄希望于社会环境。我们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同心协力、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社会环境改造得更加合乎人情和理性,更加接近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共同体”,更加远离那种“冒充的共同体”,那种人与人之间你输我赢、人群与人群之间你死我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非此即彼的“虚假的共同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