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华尔街的赌局

华尔街的赌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本类榜单:个人理财销量榜
中 图 价:¥32.2(7.0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华尔街的赌局 版权信息

  • ISBN:750861044
  • 条形码:9787508610443 ; 978-7-5086-104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华尔街的赌局 本书特色

即使市场状况无比恶劣,你仍然可能攀登到成功的顶峰。
  维克多·尼德霍夫是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市场万中选一的投机客,被评为美国*优秀的商品交易人,也是索罗斯的顾问和操盘手,以及其他许多投资理财高手的导师。
  在尼德霍夫的世界中,生命就是一场投机活动,我们全是投机客,除非赔钱的时候——这时我们叫做赌徒。你我都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人际关系、和投资中冒险投机。
  从尼德霍夫的投资生涯来看,他是华尔街*出色者之一——也是投资失败*惨的人之一。在东山再起之后,他和我们分享了毕生投机、竞争和胜利的不凡见识。
  这是一个从华尔街出来的叛逆者。他不按常理出牌。这本书是无所畏惧的,有时候会让人震惊,但更多时候是有数据支持的。书中的分析很透彻,字里行间洋溢着大胆的类比和睿智的洞察力。我向所有追求乐趣和收益的人推荐这本书。
                  ——理查·茨考塞,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华尔街的赌局 内容简介

一生的投资活动中,关键的不在于赚钱与否,重要的是能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成败的风险只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一部分,而在金融市场上,这种风险被放大了,因为投机行为——即预测商业风险的行为——在金融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继备受赞誉的畅销投资经典杰作《投机客养成教育》之后,投资老手维克多·尼德霍夫和国家广播公司商业台《金钱》节目专栏作家劳瑞尔•肯纳合作,与大家分享他失败后东山再起的心得。两人通过检讨失败的宝贵教训,证明即使市场环境无比恶劣,仍然可能有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在本书中,尼德霍夫和肯纳分析了市场中流传的一些误导性的信息,考察了投资者中存在的各种错误看法,并介绍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投资方法。要想投资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相信书中蕴含的真知灼见和专家的忠告会指导投资者理性地做出每一步决策,在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中取得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回报。

华尔街的赌局 目录

导言 希望的掠夺者
**部分:市场迷思
 **章 复制基因——觅母
 第二章 收入的不实宣传
 第三章 技术分析迷思
 第四章 空头迷信
 第五章 “我们是no.1”通常也意味着“来日无多”
 第六章 本杰明·格拉姆:神话般的市场英雄
 第七章 *新消息:计算机创作股市故事
第二部分:实战投机
 第八章 如何避免假性相关
 第九章 回报率的未来
 第十章 投资周期表
 第十一章 当他们冲向围墙时,我们跑向出口
 第十二章 繁荣还是崩溃?
 第十三章 市场热力学
 第十四章 从网球赛场上吸取的市场实战经验
 第十五章 讨价还价的艺术
 第十六章 生物科技革命中一位和蔼的傻瓜
 第十七章 收入欺诈
 第十八章 末章
后记
致谢
展开全部

华尔街的赌局 节选


空头迷信
    结果将会很糟糕,这点我们不应该存在哪怕是丝毫的怀疑,目前唯一的
问题是这个结果何时将会来临。就如我们所说的,可能不是明天,但是这一
天一定会到来。
    ——阿兰·埃布尔森,《巴伦周刊》之《华尔街沉浮》专栏
    
  当我们在夏天看见一个穿着棉靴、戴着拳击手套、套着羊毛衫,而且戴着
  滑雪帽的人时,我们知道这个人受了一些误导。这个人一定认为室外非常寒
  冷和潮湿,但是他错了。如果我们是经过培训的心理学家,我们可以将这种
  行为归结为分不清现实和观念。在区分这两者时,很多年幼的孩子会碰到类
  似的问题。当这些孩子长到十来岁的时候,他们通常可以清楚哪些是幻想,
  而且除了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他们的行为通常与现实相符合。
    令人惊讶的是,成年人不仅会在工作中一直保持错误的观念,而且经常
嘲笑与他信念不一致的人。这样一个人仍然在世界上*具影响力的财经杂志
中担任要职,该杂志在数以十万计的世界*富有和*有影响力的决策者之中
被广为阅读,是他们参考的主要市场资料。
    这个人就是阿兰·埃布尔森,在过去的36年中,他一直是《巴伦周刊》
之《华尔街沉浮》专栏的专栏作家。埃布尔森对政界和财经界重要人物的不
尊敬,在用词方面的圆滑,以及他的双关语,使他被誉为华尔街*机智的作
家。没有人可以从他的讽刺性文笔下逃生,哪怕这个人是美联储主席或者美
国总统。在他撰写专栏的**年中,该杂志的发行量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而
且还在不断增加。现在该杂志的发行量为30万份,它的读者的家庭年均净
收入为120万美元。
    从一开始,埃布尔森在杂志社中就扮演了编辑和专栏作家的双重角色,
 这给了他比普通专栏作家大得多的权力。在1998年,他获得了勒布基金会
的一项终身成就奖,这个基金会是财经新闻领域*重要的组织。尽管他后来
再也没有从事过编辑工作,但是他的演讲费还是高达1万美元。
    怀疑、科学和自尊: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案例研究
    虽然埃布尔森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作家,但是按照任何客观标准来判断,
他都是历史上*差的市场预报员。在他担任《巴伦周刊》专栏作家期间,他
对市场即便不是完全否定,至少始终持怀疑态度。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根据
复利计算法,道琼斯工业指数和S&P 500指数上涨了3 600%,这可能是历
史上*大的财富积累。在1966年1月21日,也就是埃布尔森的首期专栏刊
登前的那个周五,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收盘点位为988.14。34年之后,在
2000年1月14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到了11 722.98点。
    享受快乐和成功生活的关键,是对待别人的学问要有一个谦虚的态度,
要能接受可能发生的变化,而且当事实和我们的观念发生冲突时要能够调整
我们的想法。在市场中,则需要我们与那些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新思想和学术
理论保持一致,并且在别人对我们进行吹嘘之前判断和检查他们的工作。
    我们都接触过那些没有逻辑的人,他们面对已经没有争论余地的事实时
总想提出相反的偏见和错误的想法。
    当事实和观念出现明显的不一致时,合乎逻辑的反应是应该调整观念。
这种不一致可能发生在公司的会议室,也可能发生在投资交易大厅,但是无
论发生在哪里,自尊通常都会出现,而调整通常都不会发生。
    当你已经在某一领域扬名,并且有很多追随者的时候,用经济学的话来
说,就会产生大量的“沉没成本”,这将使别人很难接纳你曾经犯过的错误。
这就是科学方法出现并发展的真正原因:根据这种方法,科学家、交易商或
顶级财经专栏作家可以在假设与事实之间不断调整他们的观念。
    科学的方法包括实验和观察,其本质是谦虚地对待别人的
认知。有多少科学家,就有多少种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是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的方法包含以下4个基本元素:
    归纳:形成一个假设——一个可测试的陈述。
    演绎:根据假设进行特定的预测。
    观察:采集数据。
    验证:测试与数据相违背的预测。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道琼斯工业指数和S&P 500指数上涨了5倍,
同时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9倍。根据下面的一个或多个依据,埃布尔森预测
即将发生股灾:过高的股价、过高的市盈率、轻微的悲观情绪、轻微的乐观
情绪、过度的乐观情绪、高利率、低利率导致的通货膨胀、疲软的美元、财
政扩张、低股息收益率、联邦调控能力太弱、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扩张政策、
谨慎的市场预期、价格低于52周*高价位的股票所占的百分比、市场资本
总额占GDP的比例、注册金融分析师数量的增加、新的资产净值的过度供
应、股票少因而不能满足共同基金的需要、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的保姆工资
显著增加、汉普顿家的室内溜冰场、在过去发生股灾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情
况、海外危机、不景气近在眼前、恢复的紧迫性、减免债务、公司无力提高
价格、埃布尔森的爱好——过度投机。
    由科学方法指导的观念的改变并没有发生。
    在新世纪中,市场的低迷看起来与埃布尔森的想法有关。但是
这一点丝毫不能给我们教训。那些在这么多年中一直按照专栏作家
的建议来进行操作的投资者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抛售了他们手中所有
的筹码。
    批评家的故事
    在2001年7月25日的采访中,埃布尔森告诉劳雷尔,他是从一个怀疑
者的角度来研究市场的。“这就是我对财经新闻业所做的贡献,”他说,“我
们应该为这个领域带来一种批评的气氛。”
    劳雷尔在《巴伦周刊》的办公室中采访了埃布尔森。
    埃布尔森等在电梯门口,接着将劳雷尔领到了他的办公室。埃布尔森个
子不高,穿着整洁,下身是棕色长裤,上身是蓝白相间的T恤,系着一条格
子花呢的领带。他的办公室不大,但是很私人化,而且可以看到窗外河流的
景色。在墙边有一个4层的书架。桌子上放着两台计算机,几株仙人掌是屋
子里面仅有的绿色。
    埃布尔森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财经专栏作家。1925年10月12
日,他出生在纽约,在纽约城市大学获得了英语和化学的双学士学位。接着
他在著名的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室获得了创意写作专业的硕士学位。



华尔街的赌局 作者简介

维克多·尼德霍夫,其作为投机家的传奇经历已有25年之久。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是投资畅销书《投机客养成教育》的作者。他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有十多年常胜和常回报的纪录,曾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破产,但在2003年奇迹般地东山再起。目前他为海外客户理财,也从事投资交易活动,曾在包括《财经分析师月刊》在内的多家专业和学术出版物上发表多篇文章。整个20世纪70年代,他都是壁球界的主导人物,并于1976年获得世界冠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