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作者:王春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3-01
所属丛书: 浙商文化研究丛书
开本: 32 页数: 428 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3.4(4.8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76382
  • 条形码:9787500476382 ; 978-7-5004-763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了近代浙商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活动和特点。 从施善对象看,近代浙商首先考虑的是血缘亲属,其次是地缘的邻里、乡亲,再次是业缘的同事,*后才是陌生人。 从施善形式和内容看,既有零散的个人慈善活动,也有规模化的近代组织行为;既保留了传统的慈善内容,也发展了近代意义的慈善公益事业。 从施善理念看,人道主义思想旗帜的高举、操作中的“教养并重”、慈善组织管理的民主化、近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运用,等等,展现了传统慈善活动开始向近代慈善事业转型的轨迹。 总之,近代浙商进一步突破了“在商言商”的传统,通过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体现其社会责任和主体意识,这些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兴起的一端。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近代浙商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活动和特点。从施善对象看,近代浙商首先考虑的是血缘亲属,其次是地缘的邻里、乡亲,再次是业缘的同事,*后才是陌生人。从施善形式和内容看,既有零散的个人慈善活动,也有规模化的近代组织行为;既保留了传统的慈善内容,也发展了近代意义的慈善公益事业。从施善理念看,人道主义思想旗帜的高举、操作中的“教养并重”、慈善组织管理的民主化、近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运用,等等,展现了传统慈善活动开始向近代慈善事业转型的轨迹。总之,近代浙商进一步突破了“在商言商”的传统,通过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体现其社会责任和主体意识,这些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兴起的一端。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目录

绪论一、相关概念二、研究现状述要三、主要研究内容**章浙商与宗族、梓里慈善活动**节浙商与宗族慈善活动一、明清时期浙商与宗族慈善活动二、近代浙商与宗族慈善活动第二节浙商与梓里慈善活动一、日常救助二、灾荒赈济三、预防灾害第二章浙商与善会善堂的慈善活动**节明清时期浙江善会善堂的兴起第二节晚清浙江绅商与善会善堂一、浙江绅商阶层的兴起二、浙江绅商与晚清善会善堂的恢复第三节浙商与家乡善会善堂的变迁第四节旅外浙商与当地善会善堂第三章浙商与义赈**节浙商与义赈的兴起一、胡雪岩与义赈的产生二、经元善与义赈三、浙江善堂与义赈四、义赈的进步性五、义赈与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第二节浙商与义赈的发展一、陆树藩、严信厚与“庚子之变”难民救济二、沈敦和与“日俄战争”难民救助三、沈敦和与红十字会救济四、天津浙商与长江水灾义赈五、浙商与华洋义赈会六、浙商与国际援助第四章浙商与近代公益事业**节浙商与近代教育事业一、南浔二、宁波三、浙江其他地方四、旅津浙商第二节浙商与公共设施建设一、修桥铺路与市政建设二、社会秩序第五章浙商的会馆、公所与慈善活动**节浙商会馆、公所的兴起第二节浙商会馆、公所的慈善活动一、施棺助丧,设置义冢二、周恤贫孤,施医给药三、赞襄寒士,创设义学四、赈济闾里,服务社区第三节会馆、公所的衰落与演进第六章浙商与同乡会的慈善活动**节浙商与浙籍同乡会的兴起第二节同乡会的慈善救济活动一、职业介绍与遣返二、日常生活救助第三节同乡会与社会公益事业一、兴办教育二、改良风俗第四节同乡会的桑梓之情一、赈济灾害二、建设家乡三、为民请命第七章浙商与商会、同业公会的慈善活动**节浙商与商会的慈善活动一、救灾救济二、处理突发事件三、地方公益第二节浙商与同业公会的慈善事业一、同业内的慈善公益活动二、同业外的慈善公益活动第八章浙商与抗战期间上海的难民救济一、上海市救济委员会二、上海市商会三、同乡会与会馆、公所四、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五、竺梅先与国际灾童教养院结语浙商参与慈善活动初探**节浙商参与慈善活动的客观因素一、天灾人祸加重二、社会问题增多三、政府奖励捐输四、浙商财力雄厚五、西方影响加深第二节浙商参与慈善活动的主观因素一、儒家传统二、佛教信仰三、乡土之情四、交换所需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节选

本书主要由绪论、主体内容、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 主体内容共由八章组成,一分门别类地阐述了浙商参与慈善的主要活动及特点。在各章节的排列顺序上,仍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体现了近代浙商慈善活动由个体行为向组织行为、由封建色彩浓厚向近代形态转化的进程。 **章主要叙述了因浙江宗族组织发达,多以村庄为单位聚居,族内慈善活动也有较长的历史渊源。近代浙商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善德观念,首先参与了对宗族和梓里的各项慈善活动。表现形式即为族田、义庄、宗祠、族学等的创建和乡里救济等。 第二章主要叙述了浙商与善会善堂慈善活动的关系。传统的善会善堂组织和活动是配合小社区的发展,照顾小社区的需要和稳定,多具有畛域之见和宗族性格。近代浙商资助、创办的善堂不单处理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而且打破传统善堂的畛域、宗族和功能单一等方面的局限性,其中有些已开始演变为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晚清浙江绅商参加的义赈活动。由于政治腐败和外敌入侵,清王朝已经不可能对频繁发生的灾荒进行大规模的救济,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绅商开始大规模参与全国范围内的义赈。浙商与近代义赈的兴起和发展都紧密相关:胡雪岩、经元善发起*早的“丁戊奇荒”义赈,开启了民间救灾的新模式;陆树藩、严信厚的“庚子之变”的难民救济催生了中国*早的红十字会;朱葆三、王一亭在20世纪20年代的义赈中与国际合作,并诞生了中外合作的常设机构——华洋义赈会……

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1840-1938) 作者简介

王春霞,女,1975年3月生,山西运城人。1997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后分别于2000年、2003年获西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开始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国家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省规划课题2项。 刘惠新,女,1975年出生,汉族,山西省离石市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方向硕士,现任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近现代史和社会保障研究。主要成果:《中国近代农业对外在因素的反应与利用》,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吴宓与比较文化》,发表于《华夏文化》1999年第1期;《和谐校园与个人自由发展》,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10期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