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出版社:线装书局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9(5.5折) 定价  ¥7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051898
  • 条形码:9787512051898 ; 978-7-5120-5189-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本书特色

2021年12月4日,“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合”——清远市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线上线下举行,清远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设线下主会场。来自北京、武汉、广州等地近10所高校、科研和文化单位的著名文化专家学者与清远本地专家、作家、诗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分别从“清远&生态”“生态批评前沿”“生态文明构建的维度”“生态与诗意栖居”四个方面展开研讨,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产生了不少理论成果。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内容简介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合”——清远市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分别从“清远&生态”“生态批评前沿”“生态文明构建的维度”“生态与诗意栖居”四个方面展开研讨。举办本次高峰论坛,旨在搭建平台,汇聚智慧,为清远的生态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通过理论研讨,探索清远生态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清远成为生态发展的新标杆。 本书精选了部分作品,展示本次论坛的成果,为清远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目录


一、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 001

在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的致辞 王 振 002

在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曹 靖 006

绿色消费与绿色生活方式 卢 风 009

梅文化的生态意蕴 林 震 037

生态与文学 杨海蒂 047

生态散文容量扩充策略漫谈 杨文丰 051

从生态诗歌到绿色生活 华 海 059

自然 社会 个人的冲突与文学消解 胡 伟 064

培植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冯小军 068

重新凝视自然 岛晓霞 076

在场感知的生态气息 邓维善 080

揭开“清远生态诗歌”的面纱 马 忠 084

生态文明绿色生活的清远实践 樊沃夫 朱文华 092

一个融合了人文的生态造物 一个深入进生活的人文触点

——清远江心岛对本土生活方式的营造与想象 茉 莉 097

内转与外拓:生态诗歌的两种纬度

——以华海生态诗为例 刘茉琳 103

用生态文化构建万物从容的生命共同体 田忠辉 107

“润物细无声”:文化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以清远的生态诗学发展为例 王晓娜 117

生态文学的审美方式和地域建构 陈 希 120

让“生态之词”充满心灵、人生和世界

——华海《练习一种词的魔法》的生态语言学解读

申文军 126

生态诗歌与生态文明建设 张佩兰 143

清远飞来湖湿地公园生态教育策划探析 潘振辉 153

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觉悟与绿色发展

傅守祥 魏丽娜 165

《裂开的星球》与《红胸鸟》生态文学创作的方法论意义

吴清鉴 176

清远生态文学品牌打造探析 吴晓瑶 184

二、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相关报道 189

广东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线上举行 190

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194

三、清远生态访谈 199

广东清远生态文学实践及当下的引领意义

——著名生态诗人华海访谈 冯小军 200


展开全部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节选

在清远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的致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副主任 王振 各位与会嘉宾、专家学者:上午好! 首先,热烈祝贺广东省清远市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网络上举行!其次,衷心感谢参加今天高峰论坛的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是你们的积极行动,推动了新时代生态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推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使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今天召开的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际行动,必将在深化清远乃至全国生态文化认知和生态文明实践上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实践的引领和先导。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生态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部门,在抓好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不断加大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度,为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2020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总结以往传承弘扬生态文化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推进“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遵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采取措施,从以下几方面抓好生态文化建设。 一、弘扬新时代林草精神。林草工作既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任务艰巨、条件艰苦的传统行业。只有发扬时代的林草精神才能把林草工作做好。挖掘选树一批时代特征鲜明、群众基础广泛、感召能力强的林草先进典型,强化典型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要弘扬我国林草战线涌现出的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八步沙精神、柯柯牙精神,始终保持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倡导生态伦理道德。通过思想引领、宣传普及、教育促进、文艺感染等方式,引导公众树立绿色、节约、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倡导自然健康、生态审美、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凝聚生态共识。开展绿色共建共享行动,鼓励公众参与认养树木、捐助造林、建言献策、爱心救护野生动物以及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等生态公益事业,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保护传承生态文化遗产。组织生态文化资源普查,整理蕴藏在各地典籍史志、民族习俗、文学艺术、建筑古迹、方物特产等中的生态文化遗产,开展古村落、原生地、古树名木等专项保护行动。实施中华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工程,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沙漠、动植物以及花、果、木、茶、竹等生态文化体系专项研究,加强典籍编纂和图书出版工作。发挥生态文化村、华夏古村镇等示范作用,探索建立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资源丰富、文化深厚的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益。 四、发展生态文化教育。推动生态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化读本教材。深入开展青少年生态文化教育体验活动,组织专题研学、自然科普及校园志愿活动,鼓励农林院校定期面向学生和公众开放实验室、博物馆、标本馆、展示厅等活动设施。推动生态教育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进乡村行动,完善各类科普标识、文化景观、生态绿道等,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素质。丰富生态教育教学实践实训形式,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文化企业力量,完善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森林康养等绿色基础设施,开发夏令营、亲子游、拓展训练等户外课程,举办体验式、互动式培训活动。 五、繁荣生态文化创作。举办文艺采风、笔会、演出、展览展示等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林草生态建设一线,创作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网络生态文化创作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剧、动漫、短视频、微电影等传承传播生态文化。搭建全社会参与的创作平台,发挥高等院校、文艺社团、媒体企业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文学、摄影、音乐、影视、书画、动漫等各类文艺征集竞赛活动,建立体现生态性、艺术性和人民性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创作。 六、打造生态文化品牌。立足文化特色,利用优势资源,打造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国际影响力大的生态文化品牌。挖掘培育纪念节庆的生态文化内涵,持续办好植树节、草原保护日、湿地日、荒漠化日、国际森林日、生物多样性日、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纪念节日活动,精心打造林草主题博览会、旅游节、文化节、音乐会、文化论坛等生态文化活动,创新形式,塑造品牌,扩大影响。 七、创新国家公园体制文化。国家公园是国家批准建立,保护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区域,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国家公园,需要创新国家公园体制文化,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更好的建设国家公园,让国家公园的名片响更亮。 八、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化与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木文化、草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药文化等在相关产业转型提升中的作用,提高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发展油茶、经济林果、花卉、药材、林下经济及乡村旅游等特色生态文化产业,助力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推动生态文化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相融合,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步道、自然探险、踏青采摘、户外运动等生态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森林城市和绿色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化贡献率。 九、促进生态文化国际交流。立足于倡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结合各项外事活动,讲好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故事,举办生态文化国际论坛,交流分享生态建设经验,搭建开放多元、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各位朋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道出了生态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生命生存关系的思想精髓。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就要将生态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全过程。生态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文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让我们不负重托,不负青山。 预祝第三届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生态、人文、生活的对接和融洽 作者简介

李贤成,广东社会科学院清远分院院长,清远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清远市委宣讲团成员。中山大学哲学本科毕业,长期在办公室系统工作,历任佛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佛冈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等职。 胡伟,原籍安徽,1992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MBA,对外经贸大学国际金融硕士。现工作于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业文联副秘书长,生态文化杂志主编。中国生态地学诗派发起人之一,中国生态诗歌倡导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