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黑白之城

作者:苏丹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9.7(7.2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黑白之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9212
  • 条形码:9787549639212 ; 978-7-5496-392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黑白之城 本书特色

建筑设计大家苏丹以幽默的笔触,纪录片般的记录方式,全景式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的世相百态。诗人西川、茅盾文学奖作家李洱倾情推荐! “80年代是哈尔滨的又一个春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废墟上开满了野花。” 这是一座由松花江和中东铁路交汇而成的黑白之城。八十年代哈尔滨的自然风物、建筑特色、娱乐饮食、服饰发型、社会风潮、校园轶事、民间百态……苏丹用照相机般的记忆,充分展示这座边城的各种独特景观。自然的,以及人文的。细致,精彩,幽默。 一代人叛逆、张扬、自由、向上的青春,万物复苏、鱼龙混杂、跃跃欲试、劈波斩浪的八十年代。 交谊舞、迪斯科、霹雳舞、录像厅,令人癫狂;绿皮火车的苦难奇闻,令人终身回味的实习、拒不服从分配的毕业生、“内外勾结”的师生恋、争先恐后的处男烫、搭上运煤车“偷渡”深圳、野心勃勃的年轻一代……一曲东北风格的青春之歌,一个时代浓墨重彩的缩影。 钩沉建筑设计大佬令人瞠目结舌的求学、创作往事,个人史从来都是社会史和大时代的一部分。 “在这座城市里,我开启了用土木营造的方式来应对人生所有的困境和遭遇的方法,认识到结构的力道,也感悟到庇护的伟大。”——苏丹 实景书写城市的暗影。揭露东北黑社会之冰山一角,乌合之众与校园暴力。难得一见的珍贵实录。 一座城市不仅仅只有光荣的大事件,雄伟挺阔的纪念碑和历经沧桑的百年建筑,肯定还有一些惨痛的记忆,数不胜数的荒诞故事,多如牛毛的小人物。书写这些黑白往事,的确需要一点勇气。 知名艺术家王宁专门为本书创作三十三幅铅绘作品,致敬世界经典名作;知名设计师尚燕平操刀设计,锁线装订,可平铺阅读,给你愉悦的体验。

黑白之城 内容简介

  《黑白之城》是知名建筑艺术家苏丹教授撰写的回忆录式长篇叙事散文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生于太原的作者离开故乡,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冰城哈尔滨,开启了求学、任教、考研为时七年的校园生活。在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回忆了七年生活的点滴往事,将个人成长、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三者融为一炉。讲述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转型时的世相百态,深刻分析并反思当时的社会问题。作者用戏谑但略带锋芒的笔触,记录着小人物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印记,同时审视着时代与人生。

作者延续了《闹城》中对空间、城市建设等问题的思考,立体化的叙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从专业视角解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的建筑范式,加深读者对艺术与设计的理解。全书配以当代知名艺术家王宁的插画作品,黑白对比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与文字的批驳相照应,丰富了全书的视觉艺术感和互动性。

黑白之城 目录


我的大学

绿皮车厢长征路

学士空间

学士生活

寒冷似一把刀子

娱乐风尚

衣食记忆

星火计划

毕业祭


出哈尔滨记

讨债路上

四个逆行者

初为人师

“枪手”、游侠和乌合之众

城市、校园和江湖

黑土地上的白日梦

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

尘埃落定

展开全部

黑白之城 节选

那小子是怎么去北京的! 那一年,与我一同留校的还有三位同学。我们四个人三种心态,两位吉林籍的同学心情较为平静,对于他们而言,不存在关内关外之说,于是他们很快投入到教学辅导员的工作中去了。丁同学有怨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按照学校的规则,他的成绩是非常优秀的,完全有充分的自由度去选择在北京的设计院。但是建筑系要求他留校是强制性的,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等于剥夺了他分配的权利。后来,这种矛盾就爆发得更加激烈,冲突来得更加凶猛了。据说刚接到派遣证的他,怒气冲冲地赶到系主任的办公室,然后当着 系主任的面撕毁了那份代表着国家正义的派遣书,并扔到了系主任的桌上。这种严重的冒犯行为并没有改变系主任发展学科挽留人才的决心,于是矛盾被继续转移到负责思想工作的系政工干部头上。 接下来该同学开始以绝食相要挟,誓死捍卫自己毕业分配的权利。人命关天,学校也怕闹出无法收拾的大事来,于是反复去做他的思想工作。但是他去意已决,坚决不从。除了采取绝食的苦肉计以外,该同学还上演了装疯卖傻的好戏,试图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 制造冲突,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使学院对他绝望,转而放弃。有一次,他去院领导家里陈述自己的情况。坐在院长大人家的沙发上交流的时候,他故意摘掉了眼镜,表现出一种失魂落魄的神情。那一次,他表现出来了高超的演技,不仅目光呆滞,同时嘴角挂着一丝蔑视的冷笑,还死死盯着院长家的千金……尽管如此,建筑系仍然没有改变已经做出的决定,因为一旦让步,会对未来几年人才引进的战略布局和措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就这样暗暗地角力,并耐心等待着对方率先崩溃。 艰苦的斗争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学校想把这件久拖不决的事情解决掉。解决方式就是将该学生打回原籍,于是把他的档案推到了南阳市设计院。尽管学校在这个事情 上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但是在*后的将人才转让给地方的过程中,依然把丁同学以两万五的价格“卖”给了地方。事实上,丁同学并不想真正回到一个三四线城市了此一生,他还是有到中心城市去施展自己才华的雄心。所以在这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中,他像一只水面上的鸭子,貌似很淡定,其实水面下的两只脚蹼在不停地倒腾。他暗地里去北京打探了一些情况,另外也委托几个同学帮他和几个部属设计院建立了联系。当时的情况是,在北京,除了像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这样的顶级大院以外,绝大多数设计院对老八校建筑系 的应届毕业生都是求贤若渴、虚位以待的。 持久战走向了相持阶段的*后环节,机会终于出现了。无心恋战的是学院一方,他们想尽快了结这个久拖不决的事情。一个春光乍现的上午,学工处的负责人找到丁同学说:“你到我办公室来拿一下派遣证,再到哈尔滨人事局去办理相关手续。”这位同志就把一张派遣证给了他,让他自己去相关机构办理。但是由于工作上的疏忽,那个派遣证上并没有明确注明将丁同学派往何地。于是,在哈尔滨人事局办理手续的时候,对方就问了一句说:“他们把你派往哪里啊?派遣证上怎么没写呢?”这时丁同学才注意到派遣证上的一段空缺,不由得心中一阵狂喜,于是一面努力控制住几乎失控的情绪,一面回应道:“是派往北京啊!”那位同志又问道:“北京什么单位呀?”丁同学脑子中,迅速地掠过了那些自己曾多次登门拜访过的设计院名单,然后镇定地回答道:“中国××部建筑设计院。”于是,那位负责的同志拿起笔来刷刷刷在派遣证上按照他的述说填上了这些信息。于是,一个年轻人的命运就这样在*后一刻被神奇地扭转了!由此,小丁同学也恍然大悟,原来貌似严谨缜密的国家秘密就在于此:一些看似烦琐复杂、庄重无比的决定权,其实就掌握在一个体制内控制关键环节的小人物手里。许多其貌不扬的公务员,竟然掌握着许多人命运走向的权力。 拿到了派遣证之后,丁同学喜出望外,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获得了不可思议的逆转。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需要协调南阳市建筑设计院和××部设计院之间的转换关系问题。他紧锣密鼓忙不迭地在北京和南阳之间反复协调,*后终于促成了这项复杂无比的行政交割。又过了三个月,他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位于北京长安街上的那座雄伟的苏式大楼,开始正式上班了。又过了几个月,他辗转去北京工作的消息还是传回了建筑系,令众人无不为之愕然。这事情的惊天逆转更令领导们大为恼火,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建筑系的例会上,系主任梅季魁教授正襟危坐,严肃地提到了这个事情。他甚为恼怒地说道:现在有一些事情莫名其妙,国家的决定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某某某同学分配的这个事情就需要查清楚,他到底是怎么去了北京的!

黑白之城 作者简介

苏丹 1967年生于山西,知名艺术策展人、设计评论家、设计教育家和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现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当代艺术策展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代表作有《闹城》、《1001页:苏丹艺术与设计微言集》《迷途知返——中国环艺发展史掠影》《工艺美术下的设计蛋》《意见与建议》《公众领地》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