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作者:高贺杰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8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714777
  • 条形码:9787569714777 ; 978-7-5697-147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内容简介

鄂伦春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无文字民族之一。鄂伦春人的歌唱行为,就其歌曲创作、生成、表演、评价、传承乃至变异的全部过程,都是在口头表演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鄂伦春人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属于“口传音乐”的范畴。本书以中国北方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鄂伦春人的口传歌唱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歌唱的音乐形态、历史传承,特别是在该民族整体文化脉络下其音乐文化所处的意义与观念等进行研究。 全书共有五章,在研究中,主要关注和力求解决的问题,是如今的鄂伦春人歌唱生活中的 “即兴歌唱”行为——即传统的鄂伦春人如同说话聊天一样,将歌曲“你一句、我一段”的即兴歌唱出来,而且歌曲也可随着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聊天、开玩笑、叙旧、甚至批评对方,还是吃饭、喝酒或是其它的集会活动,只要想唱,歌声张口即来。每一个不同的场景下,歌唱的内容、词汇也不一样。他们的在歌唱文化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原始”音乐发生学因素,这一点,对于作为现今总人数不足9000人、生活在大兴安岭腹地的鄂伦春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目录

引论 一、本研究的理论取向 二、已有研究述略 三、“音韵关联”:鄂伦春人歌唱的声音观念 四、章节安排及结构说明 五、田野情况与记写说明 **章 鄂伦春歌唱中衬词、衬句研究 **节 “鄂伦春”衬词研究回顾 第二节 衬词的音韵特征 第三节 歌唱中的衬词 一、歌唱时空的建立 二、段落的建构 三、“调感”的巩固与强化 四、歌唱中的修饰 第四节 从“新的发现”[jak'hei](加嘿)到“什么是衬词 一、[jak'hei](加嘿):一个被忽略的衬词 二、什么是衬词 第五节 对衬词的”猜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音韵关联——鄂伦春人即兴歌唱行为的关键 **节 鄂伦春人的声音感受 第二节 语言中的音韵关联 第三节 一般的音韵关联 一、歌唱的学习:“bi-musicality”的实践 二、学习中的体悟:鄂伦春人“音乐观”的发掘 第四节 声音的“比喻” 一、语言中的音韵关联 二、用声音比喻声音:鄂伦春人歌唱中的音韵关联 第五节 音韵“同化” 一、语言中的音韵“同化” 二、歌唱中的音韵“同化” 第六节 “比喻”和“倒装”:歌唱旋律中的音韵关联 一、旋律中的“比喻” 二、旋律中的“倒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鱼”“小男孩”:鄂伦春人的音响生态观 **节 建构一解构一理解:对“赞达仁”意义的探寻 第二节 “过什么地方走什么马”一一歌唱中的自然世界 第三节 歌唱中的结构研究 第四节 “柳根鱼与小男孩”——歌唱中的心灵世界 本章小结(歌唱、自然、心灵——声音同一) …… 第四章 田野的“互文”——录音、记谱与鄂伦春民间歌唱采录 第五章 音声视角下的“萨满服”——以两次鄂伦春萨满仪式音声个案 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鄂伦春语语音信息统计 附录二 正文中所引谱例首音音高 附录三 当代鄂伦春人的歌唱、文化与生活 附录四 译文《臣德滴仁》 附录五 鄂伦春人与笔者的“田野” 附录六 学科视域下的萨满音乐研究-=十世纪萨满音乐研究评述 “声”“生”不息(代后记)
展开全部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作者简介

高贺杰,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博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学类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兼任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校研究员。 出版著作《无声的行板——音乐与社会文集》(2020)、《声音世界观——基于民族音乐学的探索》(2022),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黄钟》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及省、市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论文曾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1)、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3、2021)。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