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史记》人物论

《史记》人物论

作者:可永雪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9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史记》人物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6559
  • 条形码:9787522706559 ; 978-7-5227-065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史记》人物论 内容简介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塑造和刻画了一大批古代人物,构成了一座历史人物的艺术长廊。其中那些成功的人物形象,堪称典型而无愧。  《人物论》便是阅读、欣赏、研究、探索《史记》所写这些人物的心得、体悟、识解与发现。全书依人物时代先后为序,分为夏商周人物、春秋战国人物、秦汉之间人物、汉初将相、文景时代人物、武帝时代人物。其中美德恶德,是功是过,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人物论》既可作为一般读者走进《史记》的向导读物,又可供《史记》研究者参考。

《史记》人物论 目录

一 夏商周人物
1.虞舜孝亲——论虞舜
2.泰伯让国——论吴太伯

二 春秋战国人物
1.管鲍知己——管仲、鲍叔牙论
2.可怕的女谗人——骊姬论
3.“隐忍以就功名”的烈丈夫——伍子胥论
4.为“义”献身的刺客——聂政论
5.胡服骑射的改革者——赵武灵王论
6.“好客自喜”的养士者——孟尝君论
7.快意恩仇的精英——范雎论
8.主观能动作用的奇迹——田单论

三 秦汉之间人物
1.一位“大贾人”的眼光——论吕不韦
2.萧萧易水壮士心——论荆轲
3.德才分裂型人物心灵的剖视——李斯论
4.中国农民的 声呐喊——陈涉论
5.霸王的悲剧——项羽论
6.高歌唱大风——刘邦论
7.革命暴风雨中的企鹅——陈婴论
8.一个可悲的和事佬——论项伯

四 汉初将相
1.刘邦的左右手——论萧何
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论张良
3.为什么发展到谋反这一步——论韩信
4.曹参三 ——曹参论
5.响铮铮的顶梁柱——樊哙论
6.刘敬的谋略——刘敬论
7.刘邦手下的策士说客——郦生、陆贾论

五 文景时代人物
1.现实中的理想君主——文帝论
2.誉列文景,德行有亏——景帝论
3.“守法不阿意”的古大臣——张释之论
4.扶危定倾的中流砥柱——周勃父子论
5.文景时代的智囊、改革家——晁错论
6.民族劣根性癌源的曝光——论万石君者流

六 武帝时代人物
1.传记虽失而神采奕奕——汉武帝论
2.武帝时代的《官场现形记》——论窦婴、田蚡官僚群像
3.当得起“社稷臣”称号的人——汲黯论
展开全部

《史记》人物论 节选

  一个人的品性,固然在一切场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表露,然而关键时刻的考验毕竟是*为紧要的。司马迁写李斯,于仓鼠厕鼠之叹透视他的人生观;学成辞师展示他的处世哲学;功成名就处于权势巅峰时吐露他患得患失的心态,此外,又就两个关键时刻精心解剖了他的两个心理过程:其一,在秦始皇沙丘病逝后他怎样一步一步被赵高拉下水,成了赵高阴谋废扶苏立胡亥宫廷政变的同谋。其二,李斯怎样一改他原想谏诤的初衷,而上了一篇教胡亥恣行残虐的《论督责书》的。  我们先看沙丘之变中他是怎么样被赵高拉下水的。  秦始皇于出巡之中突然病逝,使秦国立刻处于权力真空的非常状态。在这一关键时刻,身居丞相之位并受了秦始皇嘱托的李斯,一身系国家安危,论地位、权势和威望,当下没有第二个可以与之匹敌;论其智慧、才干,如果没有私心杂念作怪,这件事本来也是不难处理的——他**步所采取的严密封锁消息,以免引起全国震动的措施就相当有效。纵使有赵高的阴谋惑乱,如果他能以正弹邪,不为所动,赵高搞阴谋的本领再高,原也无可奈何。  然而,为什么本来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精明政治家,却步步上钩,终于被赵高这样一个龌龊小人牵着鼻子走上了阴谋政变之路呢?传文于此不惜笔墨,为我们详尽地记述了赵高和李斯之间六个回合的反复对话——实际上是刀刀见血地剖解了他的心肺。  **个回合,赵高开门见山提出废立问题,说“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对此,李斯的直感反应是:“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这个反应说明,李斯原本未存邪念,这一问题对他说来是突然的(虽然他肯定考虑到扶苏即位对他的不利);这个反应还说明李斯很清醒,他知道赵高所讲乃大逆不道的“亡国之言”,是“非人臣所当议”的。  第二个回合,赵高见李斯一口回绝,于是马上抛出“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的问题,以一个*敏感的关乎李斯命运前途的利害动之。这对李斯是要害一击,是足以打动李斯的一张王牌。  为什么这么说?突然搬出蒙恬与李斯对比,看似没头没脑,实际上,这正关系到秦王朝内部的路线之争与人事关系。我们知道秦王朝内部一直存在着以秦始皇与李斯为首的坚持郡县制,推行法家激进路线的改革派,和以秦宗室大臣与淳于越等博士儒生为代表反对郡县制,要求恢复分封制的保守势力的斗争,而公子扶苏,在政治上曾公开反对过李斯为秦始皇所制定的一些政策、路线——他正是为谏止坑儒生行峻法而触怒秦始皇,被派往北疆做蒙恬的监军的。因此在政治上扶苏实际上是李斯的反对派。而蒙恬,世代为秦名将,手里握有重兵,与扶苏关系密切,他们联合起来,对李斯当然要构成极大威胁,这是李斯的一大心病。秦始皇死后,这是早在他计虑之内的,此时经赵高如此尖锐地挑明出来,它在李斯心弦上所引起的震荡之剧烈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一击正中他的要害,实际上已经把他打动了,打动的证据就是他在回答中又带了一个反问:“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  第三回合,赵高见李斯已为所动,立即乘胜追击,侃侃发论,以他在宫中二十年的亲历和观察为证,说明“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卒皆以诛亡”。又为他分析:“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赵高所摆的这个前景,并非夸张,看来就像明天就要发生那样确定无疑。唯其如此,才对李斯构成巨大的威胁——他的地位、权势、荣华富贵,这一生为之奋斗并且已经到手的东西眼看就要失掉,而且要处在一种受挟制被歧视的尴尬境地。赵高知道,这样一个可怕的前景,是李斯所不可想象也绝对不能接受的。在高悬了这柄达摩克利斯剑之后,赵高同时为李斯擘画了另一条诱人的出路:说胡亥如何“慈仁笃厚,轻财重士”等,还特意提示说“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意思是胡亥在思想路线上与你是一致的,现在这个人“可以为嗣”,就等你“计而定之”了。  ……

《史记》人物论 作者简介

  可永雪,男,1930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业。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史记》研究、王昭君研究等。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要著作有:《文学成就论稿》《文学成就论说》《文学成就论衡》《文学研究》《王昭君——献身民族友好事业的奇女子》《历代吟咏昭君诗词曲·全辑评注》。此外,点校《归化城厅志》影印本;参与《中华大典》编纂工作,为《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文学分典·注释总部》撰稿50万字并任副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