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作者:元青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9.6(5.5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81486
  • 条形码:9787201181486 ; 978-7-201-1814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内容简介

  晚清以降,在两次鸦片战争及中外关系大变局的冲击下,中国部分当权官僚士大夫传统的对外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加之清末逐步登上政治舞台的各派先进力量的推动,清政府重新调整对外政策,使包括外交官、留学生、旅外士人、万国博览会参与者等在内的国人诸群体开始走向世界。在域外,他们通过译介中国典籍、创作中国作品、进行中国主题演讲、创办编辑报刊、与外人交往中展示中国元素等多种方式宣介中国文化,其所传扬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优秀文化成果,为包括知识界和普通民众在内的域外人士提供了一幅幅迥异于西方文明的中国文明画卷,丰富和改善了域外的中国与中国文化认知,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域外影响力,构成近代“中学西传”百年历程的重要一环,其事功在近代中外跨文化交往中写下重要一页。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概况
二、晚清中外关系根本性变化及文化影响
三、晚清走向世界的国人诸群体及“中学西传”活动
四、晚清走向世界国人诸群体的总体特征及文化传播形态

**章 晚清留学生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一、留学生群体的构成及知识背景
1.教会资助及自费留学生群体
2.官派留美幼童群体
3.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留欧生群体
4.清末新政时期的留日生群体
5.再跨大西洋:20世纪初的留美生群体
二、留学生群体丰富立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1.与域外人士的交往
2.演讲活动
3.留学生社团活动
4.创办编辑报刊
5.翻译撰写中国题材作品
6.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
三、留学生群体“中学西传”活动的社会文化动因与价值意义

第二章 晚清外交官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一、外交官群体的形成及其知识谱系
二、外交官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1.广泛出席各种公共活动
2.结交当地官方及民间人士
3.撰写出版丰富著述
4.日常生活中的“中学西传”
三、外交官群体“中学西传”活动的影响、优势与局限,
1.外交官“中学西传”活动的影响
2.外交官群体开展“中学西传”活动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章 晚清旅外士人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一、旅外士人群体的构成及知识背景
1.旅外士人群体的构成
2.旅外士人群体中西兼备的知识背景
二、旅外士人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1.教学与演讲活动
2.中国典籍翻译与搜访刊刻活动
3.与西人的广泛社会交往
……
第四章 万国博览会国人参与者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节选

  20世纪初期,随着留美教育的发展,留美生创办报刊亦呈现新的面貌。1905年8月,中国东部学生联盟成立,作为其机关报的《中国留学生公报》开始发行。这是留美中国学生在美国出版的英文期刊。1906年改版为月刊发行,1907年11月定名为《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以下简称《月报》)。创刊初期作为中国留美学生东部联盟的机关刊物,1911年中国留美学生会成立后,该刊遂成为该会机关刊物。1910年,中国留美学生在《月报》上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改善中国形象的文章,如《我们能为我们的工人阶层做些什么?》,表明中国留美学生对在美华工的关注,呼吁“为国内外华人的福祉而努力——为改善国内劳动状况而努力”,号召“所有留学生联合会成员都应承担起帮助中国工人的责任”。在留美生看来:“任何看到我国一些同胞悲惨处境的人,都不会对这个问题漠不关心。”《月报》逐渐成为美国社会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据统计,1906-1911年11月间,《月报》所刊登的有关中国问题的文章80多篇,内容涉及中国民众教育、劳工问题、中国的灾害与救济、中国的宪法和军事、中国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以及留学生的责任等。更具特色的是,《月报》开设“国内新闻”“读者来信”专栏,设立“答疑部”专门为美国民众解答他们对于中国问题的疑惑,还曾整理发表《外国人讨论中国时切勿犯的错误》专题文章,旨在收集并纠正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文化的错误认识。同时,《月报》设有专版刊登评论中国时事及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件的文章。  《月报》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它是一根绳索,将海外学子团结在一起,向国内传递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对于西方社会而言,它是一个传声筒,留美生尽自己所能大声疾呼,希冀向西方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而出版《月报》的重要目的就是充当中国问题的传播媒介,尽可能地提出众多“中国问题”的“另一面”。①随着报刊的流行和其实用性的增强,《月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学生间互帮互助的媒介,也是美国社会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月报》从1905年创刊直至1931年,从未间断,由每年任命的编辑委员会编辑,并由负责订阅、发行、印刷和广告等行政事务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在26年的时间里,《月报》多次改版,栏目和主题均发生了改动。从起初只有十几页的简装本,到后来发展为内容丰富、涉猎广泛的综合性期刊;从一本留美学生社团的内部刊物,发展成为受众广泛、编排成熟的社会刊物。《月报》读者群除了中国留学生外,还包括在美华侨及美国学生、商人、传教士,近三分之二的订户不是该联盟的成员,其中多数是美国人和欧洲人。  除《月报》外,1909年留美生还创办了中文杂志《美国留学报告》,1911年6月改名为《留美学生年报》,1914年3月再改名为《留美学生季报》,1928年停刊。其宗旨为“使国内之人,略知美国情形及留学界之情形”。该刊设有论说、消息、评论、文苑等各种专栏,反映留学界的生活状况,介绍美国社会文化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风情,虽在中国国内出版,也在美国广为发行,无疑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期刊文章既指出中国在政治、军事实业、教育等方面的弊端,也提出引进先进文化、寻求中国自强之路的举措;既回顾光荣的往昔,也毫不避讳地面向屈辱的现在,更充满期待地展望不远的将来。此种积极态度,不仅显示了留美生的拳拳爱国之心,也在留美学生界及美国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留美生宣传、介绍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  除上述刊物外,留美生还创办、编辑了其他一些刊物,如顾维钧担任总编辑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刊物《旁观者》;孙中山在旧金山创办、留美生蒋梦麟担任主笔的革命报刊《大同日报》等。  留美生创办、编辑的报刊在美国社会中的订阅量逐渐扩大,受众范围也日渐广泛,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点从报刊广告版面上也能看出一二。1920年,《月报》仅广告就长达40页,广告客户中不仅有美国中餐馆,还有美国的商业和制造业企业,如纽约的“标准石油”及“通用电气”等都是比较固定的客户。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教育局和耶鲁大学图书馆甚至收藏了完整的《月报》。  晚清时期,留日中国学生群体所创办的刊物也十分丰富,这些刊物成为留日生传播中日文化的重要桥梁。较早的刊物应为1899年由郑贯公、冯自由等人所创办的《开智录》,该期刊主旨是抨击专制统治,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据统计,1899年至1911年间,留日中国学生创办的刊物达4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译书汇编》《新民丛报》等。其中,留日中国女学生秋瑾于1904年在东京创办了《白话报》;同年,抱真女士创办《女子魂》杂志,两刊物皆提倡妇女解放,反对缠足恶习,鼓励女子争取受教育权利等,从中也可以看出,留日中国学生群体中,女留学生的活跃程度不亚于男性留学生。1903年,来自湖北省籍的留日中国学生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随之先后有十几个省区的留学生以同乡会的名义创办期刊,如《江苏》《江西》《浙江潮》《云南》《四川》等,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这些刊物不仅翻译了大量的日本文献,向国内介绍了诸多日本的新文化、新思想,同时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以省名命名的期刊,其内容多涉及地方特色,阐述各地存在的社会问题,对日本民众了解中国知识、中国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晚清国人褚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研究 作者简介

  元青,男,1963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先后出版《梁启超传》(合著)《杜威与中国》《中国留学通史·民国卷》《民国时期留美生的中国问题研究》等著作,在《近代史研究》《史学集刊》《安徽史学》《广东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文摘刊物转载,在学术界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