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孟子传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64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33.1(5.7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孟子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399400
  • 条形码:9787514399400 ; 978-7-5143-994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孟子传 本书特色

◆ 孔孟研究专家毕宝魁先生继《孔子传》后再次为圣人立传的精心力作,力图更清晰、更鲜活地呈现中国儒家学派“亚圣”的生动形象。 ◆真正走进孟子的内心世界,还原孟子积极推行王道政治和仁政思想的生动形象,观照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政治社会。 ◆《孟子传》系统书写了孟子的一生,并通过孟子的言行领悟其一直坚持和推行的王道政治理想和仁政思想,从而为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提供更多的思考。 ◆《孟子传》秉承了《孔子传》的结构体例和叙事风格,虽然所凭据的相关历史资料皆有学术支撑,并参考了众多文献典籍如《孟子》《史记》《论语》《战国策》《韩诗外传》《中庸》《庄子》《古文观止》等,但语言浅近、通俗易懂,兼有学术文本和通俗文本的双重特点。 ◆《孟子传》全景式呈现了孟子一生的行迹,详实地阐述了孟子“主张王道,推行仁政”和 “居仁由义”的思想,清晰地呈现了孟子一生继承孔子仁学并发展儒家思想的历程以及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旨在重新思考孟子思想之于个人和社会的裨益和观照。

孟子传 内容简介

《孟子传》是一部关于孟子的历史传记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关孟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以传记体的形式系统书写了孟子的一生,力图让这位中国儒家学派“亚圣”的形象更清晰、更鲜活,并从孟子的言行中领悟其一直坚持和致力推行的王道政治理想和仁政思想,从而为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提供更多的思考。同时,本书兼有学术文本和通俗文本的双重特点,全景式呈现了孟子一生的行迹,以及孟子一生继承孔子仁学并发展儒家思想的历程。

孟子传 目录

前言 /001

圣母 / 001

孔孟奇缘 / 001

孟子的诞生 / 002

昔孟母, 择邻处 / 004

子不学, 断机杼 / 007

百家争鸣的开端 / 010

墨翟与杨朱 / 011

君子欲深造之以道 / 012

尚交古人 / 013

天下**好婆婆 / 014

稷下学宫 / 017

一入临淄 / 017

美男子邹忌 / 018

滑稽大王淳于髡 / 019

靖郭君田婴 / 0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 023

一鸣惊人 / 024

稷下学宫 / 026

魏文侯与子夏 / 028

李悝与翟璜 / 030

梁惠王与公叔痤 / 032

商鞅“徙木立信” / 033

一见梁惠王 / 036

周霄求见 / 036

梁惠王魏?? / 037

大名人白圭 / 039

五十步笑百步 / 041

惠施与庄子 / 044

回邹国葬父 / 045

命运说 / 047

对命运的洞见 / 047

追求自我则得之 / 049

万物皆备于我 / 050

掘井要及泉 / 050

孙庞斗智 / 052

再入临淄 / 053

仁者无敌 / 054

事亲与守身 / 055

天吏与天爵 / 057

父子不责善 / 058

匡章 / 060

将军匡章 / 060

於陵子仲 / 061

匡章不孝否 / 062

发人深省 / 063

“四端” 与“人性本善” / 064

内仁外礼 / 066

杯水车薪 / 067

居仁由义 / 068

舌战百家 / 070

告子 / 070

人性本善 / 071

义“内” 还是“外” / 072

人性可以为善 / 075

墨家学派的夷之 / 076

大丈夫宣言 / 077

回圈的猪崽 / 079

到下面去 / 080

孔距心与蚳鼃 / 081

通情达理的母亲 / 083



展开全部

孟子传 节选

圣 母 孔?? 孟?? 奇?? 缘 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也是指导中国人如何度过人生的潜在观念和理论。因此 儒家在中国人心中具有了无形中的准宗教性质,为人们提供从生到死全过程之思想和行为的指引。孔子是儒家思想*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圣人”,而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又一重要的传承人,被后世尊为“亚圣”,二人并称为“孔孟”。可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典范,这种思想的精神便是典型的儒家情怀。 孟子曾反复引用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大雅·文王》)是*能代表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宋张载《横渠四句》)则是对孔子*伟大的发现以及*崇高的肯定。 然而,在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横渠四句》)的初心并没有丝毫实现的迹象,天下反而更加混乱不堪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百姓则迷惑而不知所从,更多的人选择了“利”(如纵横家)而明显忽略了“义”(如儒家)。 其实,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也面临着与战国时期同样的问题,所以孔子一生“干谒八十三君” 极力提倡恢复“三代”的礼仪,并身体力行地办学施教和整理典籍。 在孔子出生的鲁国,鲁国三大贵族中的孟孙玃即孟僖子是*早开始重视孔子的,而他以及儿子孟懿子、南宫敬叔的重视、关照和维护更是玉成了孔子的教育事业和整理儒家经典的伟大业绩。同时,孟懿子的五世孙孟轲在根本没有机缘见到孔子的前提下,就以孔子作为自己的老师,并“私淑” 以接受孔子的“耳提面命”。可以说,孟子是*深入理解孔子人品和思想的学者,也是传承儒学道统的关键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孔孟两家的情谊在五世之后依旧延续着呢? 或许是天意,也或许是奇缘。 不过,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孟子去世一千二百多年后,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宋人孔道辅极力推崇孟子, 不仅找到了孟子的坟墓而且为其建庙立碑, 并请当时的大儒孙复为之作《 新建孟子庙记》。 其后, 孔道辅在孔子庙旁建立“五贤祠”,并将孟子列为“五贤”之首。不仅如此, 孔道辅还下功夫找到了孟子的嫡系传人孟宁,并极力向朝廷推荐。 *后,孟宁得以担任迪功郎, 邹县(今山东邹城)主簿,并让他专门主管孟子庙的祭祀之责。至此, 孟子的后裔孟宁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元丰六年(1083),孔道辅又为孟子争取到了朝廷的封号, 使得孟子被宋神宗赵顼追封为“邹国公”,诏书云:“自孔子殁, 先王之道不明, 发挥微言,以诏三圣,功归孟氏,万世所宗。”邹国公,是孟子沉寂一千二百多年后重新获得地位和认可的关键, 也是孟子得到的**个来自朝廷的封号。 诸如此类, 或许就是*真实的孔孟奇缘吧。

孟子传 作者简介

毕宝魁,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市文史馆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文人的思想和生活史,出版著作主要有: 专著《论语镜铨》 《细读论语》 《细读孟子》《孔子传》,以及合著《论语译注评》《孟子译注评》《大学·中庸译注评》等,曾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11部。 尹博,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外图书评论,出版著作主要有:《李商隐骈文研究》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