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理论力学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26cm 页数: 310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2(7.7折) 定价  ¥4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理论力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665184
  • 条形码:9787560665184 ; 978-7-5606-651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理论力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新培养计划中理论力学课程的内容要求组织编写的。考虑到机械大类专业本科生源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本书编写时涉及了诸多工程实际,以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全书包含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3篇共14章内容。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基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及空间力系等4章内容;运动学部分包括运动学基础、点的合成运动及刚体的平面运动等3章内容;动力学部分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及其应用、动量矩定理及其应 用、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及其应用、虚位移原理(静动法)及其应用及机械振动基础等7章内容。每章后均配有相应的思考题与习题,全书*后附有习题答案。本课程推荐学时数为56~80学时。 本书适于工程型本科机械、包装、土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地质、采矿、冶金、材料等专业学生学习之用。

理论力学 目录

绪论 1 **篇 静 力 学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5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5 1.1.1 力与力系 5 1.1.2 刚体、质点、质点系 6 1.1.3 平衡 6 1.2 静力学公理 6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9 1.3.1 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 9 1.3.2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 10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4 思考题 17 习题 19 第2章 平面基本力系 21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1 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1 2.1.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22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3 2.2.1 力的投影及其求法 23 2.2.2 合力投影定理 23 2.2.3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4 2.2.4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24 2.3 平面力对点之矩 27 2.3.1 力对点之矩 27 2.3.2 合力矩定理 28 2.3.3 力对点之矩的求法 28 2.4 平面力偶理论 29 2.4.1 力偶与力偶矩 29 2.4.2 力偶的性质 30 2.4.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31 思考题 33 习题 34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38 3.1 力的平移定理 38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39 3.2.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的简化 39 3.2.2 固定端约束 40 3.2.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41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42 3.3.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42 3.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42 3.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43 3.4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和静定与静不定问题 47 3.4.1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7 3.4.2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 47 3.5 简单平面桁架 52 3.5.1 桁架及其简化模型 52 3.5.2 计算桁架内力的节点法 53 3.5.3 计算桁架内力的截面法 55 3.6 摩擦及其平衡问题 56 3.6.1 摩擦及其分类 56 3.6.2 滑动摩擦力及其性质 56 3.6.3 摩擦角的概念与自锁现象 58 3.6.4 有摩擦时的平衡问题举例 59 3.6.5 滚动摩阻 62 思考题 64 习题 65 第4章 空间力系 73 4.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分解与投影 73 4.1.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分解 73 4.1.2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73 4.2 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及空间力偶矩矢 75 4.2.1 力对点之矩 75 4.2.2 力对轴之矩 75 4.2.3 空间力偶矩矢 77 4.3 空间力系的简化 78 4.3.1 空间汇交力系的简化 78 4.3.2 空间力偶系的简化 78 4.3.3 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 78 4.3.4 空间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物理意义 80 4.4 空间力系的平衡 80 4.4.1 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81 4.4.2 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81 4.4.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82 4.5 平行力系的中心与物体的重心 86 4.5.1 平行力系的中心 86 4.5.2 物体重心的概念 87 4.5.3 确定重心位置的方法 88 思考题 92 习题 92 第二篇 运 动 学 第5章 运动学基础 99 5.1 点的运动学 99 5.1.1 矢量法 99 5.1.2 直角坐标法 100 5.1.3 自然法 102 5.2 刚体的平行移动 107 5.3 刚体的定轴转动 108 5.3.1 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108 5.3.2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109 5.3.3 轮系的传动比 112 5.3.4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及速度与加速度的矢积表示 113 思考题 114 习题 115 第6章 点的合成运动 120 6.1 相对运动、牵连运动及绝对运动 120 6.1.1 两种参考系 120 6.1.2 三种运动 120 6.1.3 坐标变换 121 6.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122 6.3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126 6.4 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科氏加速度 128 思考题 134 习题 135 第7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140 7.1 刚体平面运动概述与运动分解 140 7.2 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分析 142 7.2.1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 142 7.2.2 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 145 7.3 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 149 7.4 运动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152 思考题 157 习题 158 第三篇 动 力 学 第8章 质点动力学 165 8.1 动力学基本定律 165 8.2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166 8.2.1 直角坐标投影式 166 8.2.2 自然坐标投影式 166 思考题 170 习题 171 第9章 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174 9.1 动量和冲量 174 9.1.1 动量 174 9.1.2 力的冲量 175 9.2 动量定理 176 9.2.1 质点动量定理 176 9.2.2 质点系动量定理 176 9.2.3 质点系动量守恒定律 178 9.3 质心运动定理及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180 9.3.1 质心运动定理 180 9.3.2 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181 思考题 183 习题 184 第10章 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 188 10.1 动量矩的计算 188 10.1.1 质点的动量矩 188 10.1.2 质点系的动量矩 188 10.1.3 刚体的动量矩 189 10.2 动量矩定理 190 10.2.1 质点的动量矩定理 190 10.2.2 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 190 10.2.3 动量矩守恒定律 193 10.3 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194 10.3.1 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的定义 194 10.3.2 常见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194 10.3.3 回转半径(或惯性半径) 197 10.3.4 平行轴定理 197 10.4 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198 10.5 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200 10.5.1 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200 10.5.2 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201 思考题 205 习题 206 第11章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10 11.1 功与功率 210 11.1.1 常力在直线路程上的功 210 11.1.2 变力在曲线路程中的功 210 11.1.3 合力的功 211 11.1.4 常见力的功 211 11.1.5 约束力的功与理想约束 213 11.1.6 功率 214 11.2 动能的计算 215 11.2.1 质点的动能 215 11.2.2 质点系的动能 215 11.2.3 刚体的动能 216 11.3 动能定理 217 11.3.1 质点的动能定理 217 11.3.2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218 11.3.3 功率方程 219 11.4 势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223 11.4.1 势力场与势能 223 11.4.2 几种常见的势能 224 11.4.3 机械能守恒定律 225 11.5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225 思考题 230 习题 231 第12章 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及其应用 235 12.1 达朗贝尔原理 235 12.1.1 达朗贝尔惯性力与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235 12.1.2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236 12.2 惯性力系的简化 238 12.2.1 惯性力系的主矢 238 12.2.2 惯性力系的主矩 238 12.3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轴承的动约束力 243 12.3.1 静约束力与动约束力 244 12.3.2 静平衡与动平衡 244 思考题 246 习题 247 第13章 虚位移原理(静动法)及其应用 251 13.1 约束、自由度与广义坐标 251 13.1.1 约束及其分类 251 13.1.2 自由度与广义坐标 252 13.2 虚位移与理想约束 253 13.2.1 虚位移 253 13.2.2 确定虚位移间关系的方法 253 13.2.3 虚功与理想约束 255 13.3 虚位移原理 256 思考题 261 习题 262 第14章 机械振动基础 265 14.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65 14.1.1 无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265 14.1.2 无阻尼自由振动的特点 266 14.1.3 弹簧的串联与并联 267 14.1.4 其它类型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269 14.1.5 计算固有频率的能量法 270 14.2 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自由振动 271 14.2.1 阻尼的概念 271 14.2.2 振动微分方程 272 14.2.3 阻尼对自由振动的影响 272 14.3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276 14.3.1 无阻尼受迫振动 276 14.3.2 有阻尼受迫振动 279 14.4 隔振 282 14.4.1 主动隔振 283 14.4.2 被动隔振 283 14.5 两个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86 14.5.1 作用力方程及其解 286 14.5.2 位移方程及其解 289 14.6 两个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及动力减振器 292 14.6.1 两个自由度受迫振动微分方程及其解 292 14.6.2 动力减振器及其应用 292 思考题 294 习题 295 习题答案 299 参考文献310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