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
开本: 24cm 页数: 178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5.9(7.2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5805052
  • 条形码:9787555805052 ; 978-7-5558-050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本书特色

本书将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先生的回忆录、生前的口述材料、传略、有关他先进事迹的报道等宝贵资料汇集而册,展示60年来贡山发展变化的历程,为60年县庆献上一份厚礼同时也是对孔志清先生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做党的忠实朋友,为搞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所做出贡献的全面总结。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多年来一直关心、重视、研究独龙族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先生事迹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劳动的结果。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前进中的独龙族、荣辱与共写春秋、难忘的会见、周总理与独龙族人民、独龙族族称的演变和民族意识演变特点等。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目录

前进中的独龙族
荣辱与共写春秋
难忘的会见
周总理与独龙族人民
独龙族族称的演变和民族意识演变特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至第八届会议简介
周总理为我们独龙族正名
有关孔志清老县长的往事
回忆随俞德浚先生进行植物考察
独龙族**个和毛主席握手的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独龙族兄弟吐真言
独龙族**任县长的回忆
独龙之子
古代独龙人生活的传说
独龙族三次起义概述
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感受
一代英灵的不朽足迹(摘编)
回忆先父孔目·金
布里查上尉坠江纪实
美机坠落事件
独龙族牛耕的开始
孔志清·家乡·民族
孔志清回忆录
孔志清在独龙江公路破土动工典礼上准备的发言稿
孔志清先生传略
孔志清先生履历
披胆同舟风范永垂
附录
附录1 碑(三)
附录2 孔志清及家人的基本情况
附录3 相关图片资料
后记
展开全部

独龙族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孔志清 节选

前进中的独龙族 高德荣 彭兆清 李道生 独龙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人口特少的民族之一,世居著名的横断山脉西部的独龙江河谷。由于江河挡道,雪山阻隔,几近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十分缓慢,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其社会形态尚处于“刻木结绳记事,鸟鸣花开辨时令”的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以竹、木工具及少量的铁制工具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采集和渔猎占相当大的比重。科技文化十分落后,从来没有开办过一所学校,整个民族只有两人到大理、丽江等内地读过书。1949年8月25日,独龙族居住的贡山县宣告和平解放,温暖的春风融化了高黎贡山上的千年冰雪,共产党的光辉照到了独龙江畔,世代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独龙族人民翻身解放做主人,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1956年10月1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从此,独龙族人民跨入了平等、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为独龙江地区和独龙族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内地先进民族的大力支持,独龙族人民实现了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世纪飞跃,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独龙族历史上许多“零”的突破,不仅在政治上翻身解放,**次成为能够主宰自己和时代命运的真正含义上的主人,而且在经济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文化上也同样得到空前的进步。 一、新中国使独龙族人民获得了新生 在人吃人的旧社会,独龙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独龙江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饱受历代统治阶级、维西土司、西藏藏族土司和怒江傈僳族蓄奴主的重重压迫剥削,过着“树叶木片遮羞,岩洞树洞做屋;白天太阳当衣衫,夜晚火塘当被盖”的悲惨生活。由于环境闭塞,交通落后,这里长期处于“刻木结绳记事,鸟鸣花开辨时令”的原始落后状态。环境险恶,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和大民族的欺压、蹂躏,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独龙族仅剩下1800多人,整个民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雄鸡一唱天下白。”1949年8月25日,贡山县宣告和平解放。当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独龙族人民获得了新生,从此跨入了平等、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1952年,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世代被称作“俅子”“俅夷”或“俅扒”,被称作“野人”的独龙人,终于以本民族的意愿,将“独龙族”作为自己的族称。曾经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多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独龙族老干部孔志清先生在回忆参加中央民委扩大会议期间,如何见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总理是如何为独龙族定族名时,曾感慨万千地说:“旧社会,称我们为‘俅子’或‘俅人’,从不把我们当人看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世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独龙人,才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才**次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独龙族人民的今天。如果没有党的民族政策,要想上北京见党和国家领导人,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啊!”当回忆到周总理对西南局的领导王维舟同志说:“老王同志,该民族的族名就按他们本民族自己的意愿叫独龙族吧。其他民族,从今后再不准许使用带有侮辱性的称呼”时,孔老热泪盈眶地说:“听到这里,我的心热得滚烫了,嗓子哽咽,不知说什么才好。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们世世代代被唤做‘俅人’的独龙人,**次以本民族的意愿,使用了独龙族这个族称。这标志着独龙族的新生,那个被人欺压侮辱和受奴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使独龙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独龙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按照“团结、生产、进步”的工作方针,采取了依靠广大贫苦农民,团结改造爱国民族上层人士,组织互助合作,大力帮助发展生产,逐步消灭原始落后因素和剥削因素,直接地逐步过渡的方针,使独龙族人民稳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独龙族人民的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就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面对当时贫穷、原始、落后的社会和封闭恶劣的自然条件,党和政府从内地调来了大批的医生、教师和农业科技人员,为独龙族人民送去布匹、衣被、盐巴、茶叶以及铁锄、砍刀、斧头等生产生活用具。走村串户,送医送药上门,手把手地教独龙族挖沟、开田、栽秧,扩大固定耕地面积,组织发展生产,建立区乡人民政权。 根据独龙族地区长期沿袭刀耕火种、耕作原始粗放、单位面积产量极低的实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独龙族人民的温饱问题,从内地派出一批批的农业科技人员,在独龙江地区推广农业科技,在开田开地,扩大固定耕地的基础上,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