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遥远的天堂

作者:裘山山著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遥远的天堂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141532
  • 条形码:9787517141532 ; 978-7-5171-415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遥远的天堂 本书特色

★“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得主裘山山十进西藏、深入边关的心灵记录 ★向将世界屋脊扛在肩上的共和国边防军人致敬 ★一位战士就是一座界碑 ★在西藏,天有多高,山就有多高,而比山还高的,是中国边防军人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只因有你们负重前行 ★热忱守卫西南边防的中国军人生活实录。 ★裘山山——运思为天性所自由驱遣的作家,她的文笔在亲切中性情朗润,英气流贯,清冽而浓郁,凛然又随和。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鲁迅文学奖颁奖词:一位军人、一个女性对西藏大地及其守护者的深情书写。朴实、真挚,具有强健的行动品格和直指灵魂的力量。

遥远的天堂 内容简介

《遥远的天堂》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是裘山山十进西藏、深入边关体验生活的重要收获。作者以2005年初夏进藏走边关为主线,以历次进藏为辅线一一记录和抒写了行走边关的所见所闻,用六十余个小故事,讲述了历代西藏军人戍守边关、不负使命的精神状态。跟着她,我们感受了高原刺骨的严寒与难忍的高原反应,知道了墨脱**座钢索桥是怎么建成的,也看到了西藏军人一张张皴皱粗糙的脸上显眼的“高原红”……每个故事都真实、细腻,生动,既呈现出边关军人的艰苦卓绝的生活,也抒发了作者对辽阔高原的热爱,以及对淳朴善良的藏民族的友好感情。

遥远的天堂 目录

0. 以一篇旧作开头 / 1

1. 飞向高原 / 5

2. 边走边忆 / 10

3. 爱西藏的男人 / 16

4. 回到拉萨 / 21

5. 空港故事 / 25

6. 爱西藏的女人 / 30

7. 晚宴:将军故事 / 36

8. 高原反应 / 40

9. 出发,从纪念碑下 / 45

10. 从拉萨到山南 / 49

11. 路过冰川 / 54

12. 终于到了错那 / 57

13. 高原,郝政委 / 60

14. 滚进山沟沟 / 63

15. 感受边境线 / 67

16. 无湖的无名湖 / 71

17. 山中小木屋 / 74

18. 孤岛墨脱 / 76

19. 唇齿相依 / 81

20. 有一种狗叫军犬 / 86

21. 风景这边独好 / 89

22. 格桑花考 / 93

23. 大校心事 / 96

24.TGD 和 RTB / 100

25. 突袭午餐 / 105

26. 青山埋忠骨 / 110

27. 无言天地间 / 113

28. 千山万水传遍 / 119

29. 雪山那边 / 123

30. 梦里杜鹃 / 128

31. 昨日硝烟 / 131

32. 高原温泉 / 134

33. 军嫂 / 137

34. 错那的树 / 141

35. 劳动的劳动节 / 145

36. 东章对峙 / 148

37. 沙盘 / 153

38. 将军崖 / 156

39. 遭遇车祸 / 159

40. 向北,再向西 / 163

41. 与你同行 / 166

42. 从藏北门前路过 / 170

43. 严酷的冷 / 174

44. 车啊车 / 178

45. 路啊路 / 182

46. 40 年前的爱情 / 188

47. 十八军后代 / 193

48. 八医院 / 198

49. 一个夜晚发生的事 / 202

50. 且歌且行 / 207

51. 岗巴故事 / 211

52. 遥望查果拉 / 214

53. 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 / 219

54. 风雪高原 / 224

55. 军事记者 / 228

56. 走进亚东沟 / 232

57. 亚东往事 / 237

58. 爬雪山 / 242

59. 雪山哨所 / 248

60. 牺牲 / 252

61. 西藏的树 / 255

62. 结束语 / 261


展开全部

遥远的天堂 节选

我一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讲这个故事。 无论从哪里开始讲,都有一种痛在心里搅动。 44 年前,即 1961 年,有一个叫马景然的高中女生,考入了解放军西安炮校,成为一名女兵。她很开心,不仅仅是穿上了军装,还因为她的恋人也和她一起考入了炮校。或者反过来说,她是跟她恋人一起参军的。恋人叫任致逊,其父母和她的父母是好朋友,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两家交好,他们从小认识,顺理成章地恋爱了。 他们到部队的第二年,赶上西藏部队招收外语干部,就从他们学校挑选了100 名学员,进藏学外语,任致逊被选上了,马景然得知后也坚决要求去。领导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就特批她加入了进藏队伍。这样,马景然成了那支队伍里唯一的女兵。 他们从西安出发,坐火车到兰州。在兰州,他们与从北京选来的另 100 名高中生会合了,200 名年轻的学员从兰州出发到格尔木,从格尔木进拉萨。即从青藏线进入高原。那条路我走过,一翻过昆仑山口,海拔就高居不下了,全在4000 米以上,又荒凉,又寒冷,直到拉萨海拔才稍微低一些。我太知道那个难受的滋味儿了。我坐的还是好车,车上吃的喝的齐全,都难受得不行,到一个点就赶紧吸氧。可当年马景然他们,坐的是大卡车,吃的是干粮,喝的是凉水。那个时候兵站还没有房子,露宿是常事,吃的也很差,还有高原反应,还有寒冷,还有数不清的困难。可马景然一直和所有的男学员一起往前走,和那 200个男学员一起住帐篷,吃干粮,栉风沐雪。每天晚上,她都睡在男学员大帐篷的角落里。没人知道她是怎么解决那些生理上的困难的,没人知道她是怎么适应那个雄性的队伍的,甚至没人听见她说过一句难过的话,伤心的话,或者一 声叹息。一切的一切,她都默默地承受着。 到拉萨后,正赶上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打响,学习的事自然推后,他们全部投入了工作,有的直接去了作战部队,有的去了机关医院。马景然跟任致逊则和一批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俘虏营,做俘虏的教育管理工作。马景然是俘虏营里唯一的女干部。 仗打完了,他们开始学习,前往建立在西藏扎木的西藏军区步兵学校。扎木那个地方我去过,在藏东南,海拔相对较低,树木葱郁,氧气也不缺。在那里建学校,肯定很适宜学员们读书。学校开设了英语,印地语,尼泊尔语等专业。教员都是从各个大学和外交部请来的老师专家,马景然是学校里仅有的女学员。住宿仍很困难。当时一个区队一个大房子,房子里两排大通铺。男生一个挨一个。在大房子门口,有两个小储藏室,一边住区队长,一边就住马景然。 整个学校除了她,就还有两个教员的家属是女人了。连个女教员都没有。我不知道马景然是否寂寞,是否孤独?虽然她和任致逊在一个学校,毕竟,是集体生活,他们不可能卿卿我我,花前月下,连单独在一起的机会都很少。我努力想象着马景然在那里的生活,还是很难想象出。我只知道她很内向,话不多。还知道,她和任致逊都学习印地语,成绩优秀。噢,还知道马景然中等个儿,长得秀丽文静,任致逊则高大英俊,一个帅小伙。 马景然和任致逊一起,在扎木度过了三年时光。尽管有种种不便和困难,但对马景然来说,那三年是她*安宁*幸福的三年:守在爱人的身边,潜心读书。 1967 年他们毕业了,因为成绩优秀,两人都留校当了教员。我相信这其中也有领导的一片心意,想让他们在一起。于是他们打算马上结婚。从 1961 年进藏,他们已经等了 6 年了,实在该结婚了。 可就在这时,1967 年 10 月,西藏边境的局势再次紧张,亚东方向发生了炮战,两人将婚期再次推后,前往部队参战。任致逊直接去了亚东前线指挥所,马景然在军区联络部工作。他们分手的时候,再次约定,等这次战事结束,就结婚。 可是——我怎么也逃不开这个可是,我多想永远都不说这个可是——任致逊到亚东没多久,就壮烈牺牲了:一发炮弹直落他所在的指挥所,他被击中腰部,当场牺牲。与他一起工作的另两个同学,一个也牺牲了,还有一个重伤。 上级将这一噩耗告诉马景然时,怎么也不忍心说任致逊已经牺牲,只说负了重伤,正在抢救。马景然焦急万分,恨不能立即飞到任致逊的身边去。6 年了,他们等了 6 年了。无论如何艰苦,无论如何困难,他们都一直在一起。这回仅仅分开几天,他就出了意外!她真后悔没跟他一起去,她想如果她在他身边,也许他就不会出意外了……他要不在了,她怎么活?她不如随他而去……他们约好了战后就结婚的啊。 部队马上派了辆车,送马景然去亚东。车是个老式的苏联嘎斯车,那个时候哪有什么像样的车啊。一个干事陪着她,急急地上了路。走的,就是我们今天这条道,从拉萨出发,过羊八井,再翻越雪古拉山,然后下山,然后就到了这个叫大竹卡的地方。 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叫大竹卡的地方,他们的车翻了!马景然因为一路悲伤哭泣,完全没注意到车子发生意外,她坐在后面,却一头栽到前面,额头撞在车前窗的铁支架上,血流如注,当场牺牲。 她真的就随他而去了,那么急,那么不由分说。好像任致逊在那边喊她一样,她连“唉”一声都顾不上,就奔了过去。 我听到这里时,惊得目瞪口呆。心痛,心疼,不已。 唯一能够安慰的是,马景然到死,也不知道任致逊已经牺牲,而任致逊牺牲时,更不知道马景然会离开人世。在他们彼此的心里,他们都活着。他们只是不约而同地一起走了,共赴黄泉,去那里相聚,去那里相爱。也许在他们很少很少的情话中,有那么一句:至死不分离。如果还有一句,是永不失约。 马景然和任致逊牺牲后双双被追认为烈士,一起安葬在了日喀则的烈士陵园。 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他们知道他们在一起了吗?

遥远的天堂 作者简介

祖籍浙江,现居成都。1976年入伍。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已出版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长篇散文《遥远的天堂》、《家书》,以及中篇小说《琴声何来》等作品约四百万字。先后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文艺奖,文津图书奖,四川省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人民文学》小说奖以及夏衍电影剧本奖等多项奖励,并有部分作品在海外翻译出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