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作者:王德威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5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41.9(5.5折) 定价  ¥2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0126970
  • 条形码:9787220126970 ; 978-7-220-12697-0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本书特色

★ 100多个关键时刻,把握“文学”遭遇“历史”的精彩瞬间——

林语堂怎样发明中文打字机而且提交了专利申请?奥登如何采访中国战场并成为西南联大学生的新诗神?海子为何“面朝大海”?邓丽君何日“君”再来……除了我们熟知的文类外,《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涵盖更多形式,从总统演讲、流行歌词、照片、电影、政论到家书等等。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原本就是一个内与外、古与今、雅与俗交错的现象。

★ 不仅有中文系名家撰稿,还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家助阵——

莫言为何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王安忆如何遥念母亲茹志鹃写作生涯的三个关键挑战?韩瑞悼念酷儿作家邱妙津一文,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进入文本?……本书鼓励撰稿者——尤其极富想象力的作家们,王蒙、余华、朱天心、董启章等——选择*得心应手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历史“感”。

★ 更长的时间,从1635年到2066年——

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友人艾儒略如何“文学”新诠?同时,文学史的时间也投向未来。按科幻作家韩松的说法,2066年火星人占领地球,继之以人工智能席卷宇宙,人类文明陨灭,有如沧海一粟。《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学地图扩展到幻想的空间。形式新颖,新见迭出,蔚为大观。

★ 更大的空间,宏阔深远——

清末女性主义先驱秋瑾东渡日本后,思想如何发展?单士厘随夫出使各国,如何首开女性世界游记书写先河?作家三毛则在20世纪70年代来到西非撒哈拉沙漠,如何成就名噪一时的异国书写?时空的“互缘共构”,文化的“交错互动”,“文”与媒介衍生,文学与地理版图想象,本书超过一半的篇幅都直接、间接触及旅行和跨国、跨文化现象,阐释“世界中”的中国文学不同层次的意义。

★ 装帧设计,出自“中国*美的书”评委手笔——

从英文版到中文简体字版,新增10篇,王德威主编亲自打磨多年的集大成之作。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书名题字。精装,封面水瑟纸,简洁大方,庄华并重,又有书卷气,上册书衣珀灰色,下册书衣绅灰色,书名专金印刷,有金属效果,裱封则是秋棕色。内页白度柔和,保护视力,且顺纹,翻阅时较舒服,可接近180度打开。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内容简介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 )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
在这“漫长的现代”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
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方面又形成可以识别的星象坐标,从而让文学、历史的关联性彰显出来。
“何为文学史”?“文学史何为”?这是一部在“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期望向世界读者呈现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一端,同时反思目前文学史书写、阅读、教学的局限与可能。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目录

【上册】 中文版序 / 王德威 导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 王德威 1635年;1932年,1934年 现代中国“文学”的多重缘起 1650年7月22日 荷兰戏剧、中国小说与开放的世界图景 1755年 19世纪中国的文章复兴 1792年 时间的冲撞:现代憧憬·怀旧想象 1807年9月6日 翻译的现代性:马礼逊的中国文学 1810年 公羊想象与托古改制 1820年 “以世界为家”:《镜花缘》与中国女性 1820年 晚期古典诗歌中的彻悟与忏心 1847年1月4日 《西学东渐记》:跨太平洋翻译 1852年;1885年 原乡里的异乡人:江湜与黄遵宪 1853年 错置的时代:西洋鬼子、中国天师 1861年 早期现代中国的女性作家 1862年10月11日 王韬登陆香港 1872年10月14日 媒体、文学和早期中国现代性 1873年6月29日 翻译的政治:走向世界语言 1884年5月8日 左图右史:《点石斋画报》及杂志 1890年秋 《海上花列传》、方言小说与白话现代性的起源 1895年5月25日 新小说前的“新小说” 1896年4月17日 丘逢甲:涕泪飘零的诗学 1897年 语言改革及其不满 1898年5月 邱菽园:南洋离散诗学的风雅与风土 1899年 甲骨,危险的补品…… 1900年2月10日 未竟的翻译与新小说的未来 1900年夏秋 落叶、哀蝉、国难、诗殇 1901年 《黑奴吁天录》到中国 1903年9月 福尔摩斯来华 1904年8月19日 借古喻今 1905年1月6日 “文”与“中国*早的文学史” 1905年 明希豪森的中国之行 1906年7月15日 章太炎与文学复古的革命政治 1907年6月1日 东京和上海的优选剧场景观 1907年7月15日 中国位女性主义者之死 1908年 从摩罗到诺贝尔 1909年11月13日 南社:革命时代的古典诗情 1911年 革命加恋爱 1913年;2011年5月 《大同书》:乌托邦小说 1916年8月23日 胡适和他的实验 1916年9月1日 现代中国的“青年”之发明 1918年4月2日 周豫才写《狂人日记》 1918年夏 现代梵音 1919年5月4日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1919年5月4日 “五四文学”的多重意涵 1921年11月30日 台湾地区诊断书 1922年3月 翻译白璧德 1922年春 向恺然的猴子 1922年12月2日 新文学与国文课 1924年4月12日 徐志摩和中国的浪漫主义 1924年5月30日 声音的魅力 1925年6月17日 鲁迅与墓碑 1925年11月9日 梅兰芳、丹尼肖恩舞蹈团与世界戏剧 1927年6月2日;1969年10月7日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27年6月4日 传奇吕碧城 1927年8月23日 巴金的无政府主义小说 1928年1月16日 革命与莱茵的葡萄 1928年 病与浪漫 1929年9月 性别、商业化和文学市场 1929年 身为名人的作家 1930年10月 瑞恰慈与中国批评 1930年10月27日;2000年1月 猎头之邀 1931年2月7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1936年 1932年11月15日 宣传员、油印机与骡子 1932年 黑婴的《异教徒恋曲》 1934年1月1日;1986年3月20日 大地寻根:战争与和平、美丽与腐朽 1935年3月8日 语言、文学和默片 1935年6月18日 之死 1935年7月28日、8月1日 儿童中国:三毛传奇 1935年12月21日 《过渡》与定县实验戏剧 1935年底 一封台湾地区话文的“批”寄出 1936年5月21日 《中国的一日》 1936年10月 木刻:流动的图像 1936年10月19日 文章身后事 1937年2月2日 曹禺及其剧作 1937年春 “吹号者”艾青 1937年11月18日;1938年2月28日 燕卜荪、奥登与九叶诗派 1938年6月 寻找原乡人 1938年 一个年轻诗人的画像 1940年9月3日 新感觉派的诗学与政治 1940年12月19日 中国性与现代性之间:费穆的电影艺术 1940—1942年 延安的西洋文学课 1941年12月25日 张爱玲在香港 1942年1月22日;2014年秋 在战火中写作 【下册】 1942年5月2日—23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3年4月 “赵树理方向” 1944年11月14日 北有梅娘 1945年8月1日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声音 1945年8月29日 郁达夫失踪之谜 1946年7月15日 文人与沦陷 1947年2月28日 记忆与创伤:从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 1947年秋 朱光潜、沈从文和苏格拉底 1948年10月;2014年2月 寻找徐娜娜 1949年3月28日 从精神病院到博物馆 1950年3月16日 台湾地区才子吕赫若 1951年9月;1952年9月 新文学史的命运 1952年3月18日 社会主义的世界文学 1952年6月7日 报人、文人与旅人:刘以鬯在南洋 1952年7月 文学史的异端 1952年10月14日 林语堂与“明快”打字机 1953年末 老舍和美国 1953年;2019年 已经写了67年 1954年3月12日—7月13日 胡风和他的追随者 1954年9月25日—11月2日 地方戏登上国家舞台 1955年2月8日 金庸武侠地形图 1955年 香港现代主义与我 1956年 周瘦鹃的罗曼史 1956年;1983年9月20日 亚细亚的孤儿 1957年6月7日 穆斯林与中国拉丁化新文字 1958年6月20日 社会主义剧场上的《关汉卿》 1958年 新民歌运动 1959年2月28日 《青春之歌》与文学修改 1959年 红色经典里的中国 1960年10月 《饥饿
展开全部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节选

【中文版序】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2017年)是哈佛大学出版公司继法国、德国、美国文学史之后所策划的第四本文学史。这一文学史系列一方面以宏观视野呈现国家或文明传统里的文学流变,另一方面则以微观视野审视特定时刻里的文学现象。结合两者的线索是编年顺序。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依此一编辑方向展开,但实践过程则自然显现不同的要求与成果,书中导论已有详细说明。*重要的是,中国文明源远流长,“文”“史”“学”三者的互动尤其绵密深邃。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的思考与书写范式深受西方影响,久而久之,一切被视为当然。然而,时间来到新世纪,我们必须放大历史视野,观察中国文学的变与不变。除了贯串中西资源,更应调和今古和雅俗传统。据此,以下三点可以作为参照。

(一)体例

一般文学史强调大叙事,以大师、经典、事件作为起承转合的论述。《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尊重大叙事的历史观和权威性,但更关注“文学”遭遇历史时,所彰显或遮蔽、想象或记录的独特能量。如何自觉地凸显文学史的“文学”性,以期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历史书写,成为编者的首要挑战。全书以单篇文章构成,风格包括议论、报道、抒情甚至虚构,题材则从文本文类到人事因缘、生产结构、器物媒介,不一而足。这些文章各擅胜场,反映“何为文学”“ 为何文学”的丰富辩证。出版体例每篇文章以2500字(中文译为4000字)为限,篇首以某一时间作为起发点,标题语则点明该一时间的意义,继之以文章的正题。如此,每篇文章以小观大,指向历史可见和不可见的发展,但各篇文章的书写体例和全书的编年顺序又将所有话题、现象纳入时间的恒久律动。

总而言之,本书关心的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和“史”的对话重新赋予当代意义。通过重点题材的配置和弹性风格的处理,我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方面又形成可以识别的星象坐标,从而让文学、历史的关联性彰显出来。

(二)方法

相对我们对文学史巨细靡遗、面面俱到的期待,《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疏漏似乎一目了然。这些疏漏固然反映编者与客观环境的局限,但不妨视其为一种方法的实验。我沿用了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世界中”(worlding)的观念,认为世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一种被召唤、揭示的存在方式。“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不仅仅意味“中国走向世界”,更是一个意义复杂的、涌现的过程。据此,文学史所投射的巨大空隙成为一种邀请,有待读者参与,持续填充现实,更新观念,证成感知开放的状态。

然而本书所标示的“世界中”观点却不必为海德格尔的观念所限。时至今日,中国文学进入世界后所显现的常与变,应该促使我们重新省思古典“文”的现代性问题。“文”不是一套封闭的模拟体系而已,而是主体与种种意念、器物、符号、事件相互映照,在时间之流中所呈献的经验集合。这一方面,钱锺书(1910—1998)先生的“管锥学”带来极大的启发性。《管锥编》反转《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的喻意,以无数中西篇章典故碎片,汇集成一股集知识、史观、诗情为一炉的论述。所谓“史蕴诗心”,由小见大,引譬连类,当今的西方理论未必能够做出相应的回应。

(三)语境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原本设定的对象为英语世界对中国文化怀抱兴趣的读者。在不同语境下,许多中国文学论述里视为当然的人、事和文本必须“从头说起”,而西方汉学界所关心的话题和诠释方法往往又可能在中国学界意料之外。两者形成的张力,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基于此一认知,本书特别强调中国现代文学交错互动的现象,所论中文与华语作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撰稿者遍及中国与世界各地。超过半数的文章直接或间接触及中外翻译、传媒问题,不是偶然。

甚至本书中文版的出现也不妨作为一个翻译事件看待。西书中译,难免出现认知与行文落差。作为主编,必须因应语境转换,对原文语义或不足或冗赘处作出调整伸发。取舍难免见仁见智,但每一决定都经过审慎衡量,务求不违原文要旨。这些客观考虑外,中译文本也触及“文学”“翻译”的理念和方法:“信达雅”与“硬译”,知识与修辞,沟通与误读……种种可能,都值得继续思辨。我们对本书中文版的定位,不仅为一般意义的中译本,更为具有特色的中文本。

本书时空跨度——从晚明、清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广义华语语系区域——也反映了政治、民族和文化的进程里,“中国”有着不同的定义,至少包含如下可能:作为一个由生存经验构成的重层历史积淀,一个文化和知识传承与流变的过程,一个政治实体,一个“想象共同体”。刻意在本书中寻找国族认同的读者不必急于对号入座。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版的完成,代表两岸及世界中国文学学者通力合作的成果。作为主编,我感谢参与英文版撰述的155位专家学者;参与中译的15位学者——王晨、王柯、王晓伟、李浴洋、季剑青、金莉、唐海东、张治、张屏瑾、卢冶、陈抒、陈婧裬、翟猛、刘子凌、党俊龙;以及参与编校、修订的五位学者——赖佩暄、党俊龙、邱怡瑄、沈如莹、蔡建鑫等。如前所述,为因应中文语境,编者或译者对部分文章作出必要修订,谨此向撰文者及读者说明并致意。必须一提的是,参与翻译的诸位译者的学识与译笔都是一时之选,他们为此书所付出的心力有目共睹。唯英文版原本体例已经十分庞杂,译者的风格也颇有出入,编辑团队在不违原作的前提下,必须修订、润饰各篇译文,形成相互呼应的中文文本。如有唐突之处,再次表示歉意及谢意。不论如何,我们共同心愿为呈现一本既具有世界视野,又契合中国情境的文学史。

哈佛出版公司英文版设定本书的读者为专上程度大众,风格力求平易可读。对中文版我们也有类似期待:引起读者对现代中国文学多元样貌的兴趣,重思“文学”的形式与潜力。本书遵循哈佛出版公司文学史系列编辑体例,所有文章力求明白易读,全书在行文更为周延的设想下,各篇文章皆经主编做了*终版修订,并以尽量不列注解为原则,仅提供参考书目。谨就文内所征引字句,向原作者及出版者致谢。此外,陈平原教授为本书题字,尤增光彩。

为了出版简体中文版,编辑团队为此书投注巨大心力,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理想在在令人敬佩。刘秀美、陈婧裬、李浴洋三位教授担任简体中文版编修或助理主编工作,尽心竭力,在此一并致谢。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英文版编辑过程中,有五位资深学者——夏志清(1921—2013)、马悦然(1924—2019)、韩南(1927—2014)、瓦格纳(1941—2019)、黄爱玲(1952—2018)——辞世。他们的研究成果早已成为学界典范,而他们对学术的无我奉献,正是文学史继往开来的力量所在。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相关资料

★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不断“重写”。这既是因为不同时代的历史进程、文化潮流与学术范式带来不同的问题意识与美学趣味,更由于中国现代文学本身包含了异常丰富的资源、价值、经验,以及“丰富的痛苦”。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从单一立场与视野讲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故事都将有其限制与缺憾。王德威先生在学界耕耘数十年,以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的开放思考与精彩辨证而著称,贡献了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论题与新论域。他邀集海内外一百余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这部《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其文学观与历史观的一次集中彰显,是对于从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开启的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传统的新推进与新发展,必将丰富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现代中国的理解。

★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重新定义“中国”、“现代”与“文学”的努力,具有“革命性”意义,是一部“发凡起例”的著作。无论是将“华语/中文”写作纳入论述的雄心,还是把“文学”概念回向至中国传统“文”的观念的大胆尝试,都大大拓展了文学的边界,从理论与实践——不仅是文学史写作实践,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写作实践——两个层面上做出了积极探索。这部文学史带给我们的思考无疑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刊行,以近乎编年纪事的形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人物事件以及思想命题,繁花似锦,异彩纷呈,书会很好看……从“小说中国”到“抒情传统”,再到文学史写作、中国文论重建,王德威一路走来,步步莲花。我相信,凭借丰厚学养及过人的勤奋,王德威能完成此宏大计划,故翘首以待。

★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此番王德威教授如此费心费力十多年,统领海内外学人一百多人,完成这部旷世之作,其“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勇气和决心,其把握历史的广度和深度,当能体会到德威先生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部文学史把文学与历史、与思想史如此紧密地糅合在一起来探究,其发现有如把过去所埋藏或遗忘的意义,因“此时此刻”的阅读书写,显现出“史料/始料未及”的时间纵深和物质性,其思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德威先生跳出了海外汉学以“现代性”为核心叙述的视域,构成了以“世界中”为核心叙述的文学史观,使这部文学史在时空上获得了大幅度的扩张。把文学现象还原给世界本原,让无数文学细节在自然运行中自在地开启丰富灿烂的状态,从而在斑斓浩瀚的文学现象的运动过程中显现底下的潜流与深层的结构,也许那不一定是所谓的历史本质,但它要揭示出与未来的文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必然性与预见性。

★ 戴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这个时候,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既让人看到他的理想之高和与之相匹配的做事态度的坚韧、方法的周密,又看到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始终保持开放、精进,这更增加了我对他的敬佩,也相信在这一代人手里,重写文学史,不会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中。

★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部从体例到表述都是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部熔文学(白话与文言)、戏剧、电影、美术、翻译直至网络文学于一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部能够开拓读者视野、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的开放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丁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为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研究的海外学者,王德威应该是第三代的领军者,他几十年来打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壁垒,将百年以降的所有文学史思潮现象和作家作品(哪怕是一个有文学史意义的不起眼的小作家)都纳入自己研究的视域中,这是我们大陆学者所难以企及的学术态度。

★ 季进(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最特别、最丰富、最有趣的当属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无可否认,它应该是三十年来海内外文学史重写的最重要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这样一部充满主观性、创新性的文学史,与其说是一部权威信史,不如说它如斧破竹,打开了重返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无限可能,也生动体现了王德威对中国文学的深厚情怀与自觉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妨也可以视之为王德威的又一部抒情之作。

★ 梅家玲(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突破一般文学史的书写体例,既能以宏观视野呈现文学流变,又能以微观慧眼鉴照特定时刻的文学现象。它为“现代”、“文学”与“史”的内涵与意义带来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面向,也经由跨时代、跨地域对话,为未来的现代文学研究开启许多新的可能性。

★ 陈国球(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

王德威教授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创新理念的文学史书写,参与者有一百多位海内外学者和作家,各以其眼光与文风撰著成近两百篇的纪事本末体短章,其上却又有建瓴走坂之势的文学史观足以统摄全书。这将会是一本在 “世界文学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史!

★ 黄锦树(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教授)——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雅俗的界限被打破(罗大佑、崔健、金庸、三毛都是佳例),叙述方式时而正规(以百科辞条的方式),时而戏剧化(现身独白、现场重建,甚至离题),它以不像文学史的方式展开,带着一定的虚拟性,明显地追求不完整性,篇幅浩大而刻意支离破碎,为的大概不是灌输文学史知识、建构典律,而是企图刺激读者思考:到底什么是文学史?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史?文学史究竟要带我们去哪里?

★ 许子东(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史的写法,大文学史,从明朝开始,人多力量大,世界上一百多个学者合起来写的——从外围扩展现代文学的概念——话题大大拓展。



★ 新京报(《王德威:我们对于文学史应该做一个重新的反省》)——

由中国人民大学等联合主办的“21大学生世界华语文学人物盛典”在京举办,首位致敬对象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王德威。从《被压抑的现代性》中谈到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到《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中对中国文学“有情”历史的召唤和重新叩问,再到现在……王德威的研究总能以新的理论构架、新的诠释方式带来明确的启发。

★ 凤凰文化(《王德威:小说家是讲述中国最重要的代言人》)——

作为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讲座教授的王德威,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继夏志清、李欧梵之后的第三代领军人物。他多年来一直侧重于文学与历史的互动研究,曾以一句“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提出“被压抑的现代性”,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和讨论。其后来提出的“想象中国的方法”亦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路。近几年,王德威又开始积极倡导华语语系文学概念与抒情传统研究,再次受到学界关注。

★ 联合早报(《一部“文”的文学史》)——

由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主编,集合美、欧、亚三大洲学者、作家之力完成的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中译《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2017年春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近年英语学界“重写中国文学史”风潮的又一尝试,《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在酝酿过程中即倍受关注。历时五年筹备,这部厚逾千页的新著打破常规,采取编年顺序,聚焦特定历史时刻、事件、人物及命题,以点窥面,众声喧哗,呈现自晚明至21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历史和多元地貌。

★ 文汇学人(《王德威:重写文学史,重写“重写文学史”》)——

哈佛大学出版社一直在推动一项新编国别文学史计划,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受出版社邀请,主编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根据这一写作计划,他强调,文学的问题要回归到文学史的脉络中加以讨论。与传统的中国文学史相比,哈佛大学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理念和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

★ 《现代中文学刊》杂志(《何为文学史?文学史何为?》)——

2017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王德威教授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 《读书》杂志(《重写文学史如何可能》)——

王德威教授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精) 作者简介

王德威(主编),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著有《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后遗民写作》《现代“抒情传统”四论》,以及《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述》《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20世纪中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