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作者:木梅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0.7(7.3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版权信息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本书特色

专业心理咨询师亲述心理咨询故事,突破心理困境,见证心灵疗愈和改变。 24个典型案例,揭示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全方位呈现心理咨询的各个细节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心理学普及读物。为了向大众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以“心之帆”心理咨询室为起点,介绍了生活中那些有心理创伤或者以为自己有创伤的来访者的故事。本书选取了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十多年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尤为特别的案例,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惊恐发作等,通过对这些的艺术处理和组合加工,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角度,揭示心理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作者流畅亲和力的表达,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也通过详尽的咨询过程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目录

**章 亲子悖论:控制欲vs自我防御

第二章 楼顶上男孩的心理危机干预:被忽略vs求关注

第三章 停不下来的臆想:广泛性焦虑vs强迫思维

第四章 少女阿米的梦:释梦vs潜意识

第五章 小麦的心结:童年心理创伤vs自我成长

第六章 二胎隐忧的音乐疗法:习得性无助vs抑郁

第七章 天生的倒霉蛋:负性思维vs归因

第八章 不敢吃的红苹果:心理应激vs恐惧症

第九章 情感误区:移情vs自我觉知

第十章 直面死亡:创伤性应激障碍vs心理陪伴

第十一章 不开心的开心果:隐匿性抑郁

第十二章 平行宇宙:世界观vs逃避

第十三章 心理疗法之万变不离其宗

第十四章 不敢直视的害羞女孩:社交恐惧vs退缩

第十五章 少女情愫:友情vs朋辈支持

第十六章 宅女硕士:社会融入vs自闭

第十七章 受伤的女童:心理援助vs性教育

第十八章 看不懂的小孩:学习障碍vs智力

第十九章 面具人生:自卑vs过度补偿

第二十章 咨询师的同侪心理督导:出生排序vs责任感

第二十一章 生孩子的恐惧:安全感vs情感支持

第二十二章 “妈宝男”:自我同一性vs丧失自我

第二十三章 丑陋的小孩:自我形象认知vs自我认知障碍

第二十四章 无法拒绝:讨好型人格vs自我压抑

第二十五章 尾 声

展开全部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节选

**章 亲子悖论:控制欲vs自我防御 “请进!”温韵按捺住内心的讶异,微笑着,侧身,伸出一只手,示意她进来。 “嗯。”女孩双手抓住衣服的底边,微驼着背,犹疑着,走进房间。这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虽然瘦弱,但眉宇间有一丝凛冽的气息。温韵猜她十四五岁。 “坐吧。”温韵指着沙发,然后转身走向饮水机,拿了一个一次性纸杯,接水。 女孩走到沙发前,停了下来,好像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坐在L形沙发的哪一边,是坐在三人座还是就近坐在身边的单人座上。 “没关系,想坐哪里就坐哪里。”温韵转头看了她一眼,温和地说。 于是,女孩坐在了单人座沙发上。 温韵把水放在她跟前的茶几上,说:“先喝点水。”随后,她坐在了女孩的斜对面,沙发三人座靠近女孩这边。这样一来,两人相隔大约1米的距离。 温韵严格地把控着与来访者的距离是有一定讲究的。因为,这样的距离既不会引起来访者的紧张不适,又不会显得太过疏离。心理研究证明,人与人之间需要适当的距离,无论是与家人、恋人、朋友、同学、同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保持相处的距离。一般来说,与亲人和爱人之间的距离为亲密距离(约15厘米以内);与熟人之间的距离为个人距离(46—76厘米);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为社交距离(1.2—2.1米);公共场合与演讲者等的距离为公众距离(3.7—7.6米)。所以,正确把握好人际交往的距离,就等于掌握了社交中的一个关键点。 女孩只是用手碰碰了纸杯,并没有端起来喝。她似乎忘了要说的话,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谢谢”便没了下文。 “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温韵只好直接问她,“不着急,慢慢说。” “嗯……你们是心理咨询吧?”女孩试探着问。 “是的。” “是要收费的吧?怎么收?”女孩又问。 “按时间收取一定的费用。”温韵给她报了价,接着说,“不过,在进入正式咨询前,所有关于咨询流程的问题都是不收费的。” “哦。”女孩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如果我想做心理咨询,可以吗?”女孩不再那么紧张,平静地问道。 “可以是可以。只是,你是未成年人,咨询前需要签一些文件,这些只能由你的监护人来签。” “我想自己签,不可以吗?”女孩有些不死心地追问。 “原则上不行。”温韵语气温和但坚定地拒绝了她。看到女孩失望的眼神,又有些不忍,“你们学校不是有心理老师吗?有什么心理困惑为什么不去找心理老师聊聊?” “我不想。”女孩冷冷地说。温韵等着她说不想的理由,但女孩动了动嘴唇,没有出声。后边的话似乎被她给咬碎嚼烂,生生地吞进了肚子。 “那你能告诉我,你具体想咨询哪方面的问题吗?”温韵问。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温韵思量着,或许可以马上给她一个建议。 女孩狠狠地说:“我就是想知道,我和我妈到底谁有病?” 说完,女孩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温韵。那神情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终于抓到了一根稻草,有一种任何人都休想让她放手的决绝。 “我觉得我妈有病,可我妈总是说我有病。”女孩补充道。 唉,温韵不由得在心里一声轻叹。又是一出亲子情仇,相爱相杀的戏码。这样的戏码,温韵这几年见过太多。虽然故事的主角不断变换,故事情节也不尽相同。但是,故事的主线大致不过如此: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父母,高擎“爱”的大旗,以“我们都是为你好”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操纵着孩子的人生。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渴望独立和自由的孩子内心便会渐渐地滋生怨气。这怨气如涓涓细流,从心缝里,慢慢溢出,*终汇成愤怒的大江大河。它孕育着强大的力量,想要找到发泄口。不同个性的孩子处理愤怒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盲从麻木,有的揭竿而起。但不管故事如何发展,*终的结局只有一个:两败俱伤!亲子之间,不是仇人,胜似仇人。 “你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现在没有办法马上给你答案。”温韵看着女孩急切的目光,耐心地向她解释,“我只有充分了解了你、你妈妈,还有你和你妈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所以,你*好说服你妈妈还有你爸爸一起来做个正式的心理咨询,好吗?” “我是和我妈妈一起生活,爸爸不在本地。”女孩说。 “哦,那就和妈妈一起来。” “如果我妈妈不愿意来呢?”女孩问。 “你好好和她说。为了你的心理健康,我想她应该会来的。” “好吧。”女孩犹豫了片刻,点头答应。 “来访者什么情况?”温韵问小麦——诊所唯一的一个全职员工、咨询师助理兼前台。 “你还记得上次那个长得很清秀,一脸傲气的女孩吗?” “长得很清秀,一脸傲气的女孩?”温韵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识别出一张面孔,“就是那个问是她有病还是她妈妈有病的?” “对。昨天下午放学时,她自己过来预约的,说到时候她会和妈妈一起过来。”小麦说着,把文件夹递给温韵。 “好。”温韵答应着,打开文件夹,翻看着女孩填写的来访者登记表。 “姓名:叶青儿。年龄:16岁。民族:汉。爱好:唱歌、跆拳道。心理症状:心情低落、时不时落泪。有时很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独生子女,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在一起。” 差五分钟三点,母女俩一起到达。 叶青儿穿着一身校服,漠然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情绪的波动,像结了冰的湖面。进门后,瞟了温韵一眼,陌生的目光就像**次见。在温韵的示意下,她坐在了上一次来时坐过的地方。她的妈妈穿着质地良好的宝蓝色职业套装裙,一头微卷的短发,神情倨傲。 “我女儿想来咨询。所以,我带她来看看。你们是正规的吗?”叶青儿的妈妈一坐下,就很不客气地质问温韵。语气里透着满满的不信任。 “是的。我们是正规的。”温韵平静地说。为了打消她的疑虑,起身拿了营业执照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给她看。 “那好吧,就做一次吧。”叶青儿的妈妈看过执照后,对温韵说。“不过,我能先和你谈谈吗?我想把我女儿的情况先给你介绍一下。” 温韵很了解这一类来访者,她们强势,不信任别人,喜欢操控一切。此刻,叶青儿的母亲就是把心理诊所当职场,非要占得先机,确保胜利不可。她想先谈,无非就是想在与温韵谈话时,提要求,指方向,以便控制咨询的进程。说白了,就是想把温韵变成另一个她,通过谈话把控自己的女儿,按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温韵每遇到这样强势的来访者,一般都很警惕,绝不会让她们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影响自己的咨询计划。况且,委婉地拒绝也是给这类来访者一个警示,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和能力局限,不要试图左右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工作。于是,她说:“嗯,是这样的,我们的咨询有一定的程序。我会先和你女儿谈,然后,再和你谈。” “哦。”叶青儿的妈妈极不情愿地应着。 于是,小麦先把《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拿给叶青儿的妈妈签字,又拿了一份《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给叶青儿填写,要做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用于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90个题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心理咨询师常用来对16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一个简单且快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以便了解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温韵和叶青儿走进了咨询室,把她妈妈留在客厅等待。 “*近过得怎么样?”温韵问。看到叶青儿有些拘谨,温韵想先和她闲聊几句,让她放松下来。 “就那样。”叶青儿耸了耸肩。面无表情的脸上,让人猜不透“就那样”是糟糕呢,还是过得去。 “你是自己要来做心理咨询的,想必,你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了解吧?” “嗯,我们有心理课。我看过毕淑敏的《女心理师》,还有《心理罪》之类的小说。”看来叶青儿对心理类的书很感兴趣,说到这些时,她的脸上有了些许活泼的表情。 “既然这样,那你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多少了解呢?” “嗯,我到网上查过。还做了一个测试抑郁的量表。测出来,我得了抑郁症。我有些害怕。”叶青儿看向温韵的目光,有怯懦,有乞求,似乎认定眼前的温韵就是可以决定她是否患病的判官。现在只需要她一句话,要么下地狱,要么重生。 “网上的东西不要轻易地相信。有没有得抑郁症,需要专业的心理测试,由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判定。”温韵正色说,她低头,迅速扫了一下手上叶青儿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不过,从你刚才的心理测试结果来看,你确实存在着一些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但还不至于到病症的地步。” “哦。”叶青儿听了温韵的话,悄悄地松了口气。 “对了,你说你情绪低落,有多长时间了?”温韵问她。 “我觉得自己一直都不太快乐。尤其是上初中以后。” “那是不是说,你在小学阶段还是很快乐的?” “嗯,还好吧。” “上初中后,与小学时期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可能功课加重了,没有小学那么轻松了。” “还有其他原因吗?” “嗯,好像没有其他原因了。” “高中呢?还是因为功课太繁重了吗?” “也有,还有就是没有交到好朋友。” “好朋友?一个朋友都没有吗?” “有一个吧,是一个寝室的。我是指很知心的朋友。” “哦,我理解,没有知心朋友,所以,有时会感到很孤独。” “嗯。” “那和老师们发生过冲突吗?” “没有。” “你的不快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就是情绪一直很不好,时常想哭,莫名其妙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很烦躁,想砸东西,还想打人。胸口真的很闷,有时,心还会有刺痛感。” “心有刺痛感?去医院看过专科医生吗?” “我妈带我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身体没有什么问题。” “那你的这个心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约半个月以前。” “半个月前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叶青儿回忆着,“嗯……好像为了分班的事,和我妈大吵了一顿。” “吵架后,心就开始痛了吗?” “嗯……好像是我大哭了一通,然后,就感觉心开始隐隐作痛。” “哦。分班的事,你能具体说说吗?” “就是我想去文科班,我妈偏让我读理科班。” “你文科好,还是理科好?” “都差不多。但我喜欢文科。” “后来呢?” “我只好去了理科班。” “是不是从小,你的所有事,都是你妈妈替你做决定?” “嗯,差不多。” “她总是这样做,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我……”叶青儿突然红了眼圈,哽咽了。似乎千言万语想一起冲出来,却在嘴边发生拥堵,反而吐不出一句。 温韵看到此情景,伸手从茶几上的纸巾盒中抽了一张纸巾给她,对她说:“想哭就哭吧。” 叶青儿接过纸巾的刹那,泪水悄然地溢出眼眶,她默默地擦拭着。也许从来就没有人关心过她真实的感受,温韵的话,无疑是那只打开她心门的手。心门一旦被打开,在里面憋屈太久的心绪,便如潮水般喷涌而出。湿了一张又一张纸巾,她狠狠地擦着眼泪,显然极力想控制一下,怎奈泪水疯了一样,狂奔而出。 “我知道,我妈妈一个人养我很辛苦,为我付出了很多。所以,我尽可能地不惹她生气。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爱我妈妈,长大了报答她。”叶青儿小声地哭过后,哑着声音说,“可是,我现在发觉,我真的没法爱她,有时候甚至很恨她。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我妈妈就成了仇人一般。” “有句话叫,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对妈妈由爱生恨,一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妈妈可能做了一些让你伤心的事吧?” “嗯。”叶青儿木然地看着前方,慢慢回忆着,“小时候,我喜欢蝴蝶结,可她不喜欢,说女孩应该朴素,不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那样不正经。可是,别的女孩都有漂亮的蝴蝶结,我也很想要。不能留长发,长指甲。放学后,我不能在任何地方逗留,必须按时回家。也不准我和男生们说笑。周末,也不让我玩手机、电脑,怕我打游戏。还不能和朋友在街上闲逛,甚至连交什么样的女性朋友,她都要干涉。总之,我喜欢的,只要她不喜欢,我就不能做。她总是有那么多的规矩要我遵守,有那么多的标准要我达到。可是,有些我真的做不到。一旦我没做对,我妈轻则黑脸,重则破口大骂。老师,我太痛苦了。现在只要和我妈妈在一起,我心里就很紧张。提着心吊着胆,生怕哪件事又没做对,不知道她是不是又要发脾气了,不知道她又会骂我什么。” 父母的爱,有时像一块巨大的磐石,重重地压在孩子的心上,让他们窒息、痛苦、无助、焦虑、无所适从……因为,有些父母虽然常常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父母们觉得自己的初衷是爱,所以很多时候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严苛地要求孩子。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都不曾达到过的人生目标,不惜采用讽刺、羞辱和打骂等手段,肆意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丝毫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其实,父母的粗暴、冷漠与焦躁,正是他们自己心理有问题的体现。父母心里充满各种焦虑,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拿孩子出气。所以,有时需要治愈的不仅是孩子,而且是父母。这种所谓的爱,孩子对其有着本能的抗拒。小的时候,懵懂无知,无力反抗,或许能认同父母是为自己好。可到了青春期,进一步了解事实之后,便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是谓叛逆。 ……

【三余心理咨询师系列】对话疗愈:心理咨询帮你重新认识自己 作者简介

木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性发展。自2004年起在高校任教,后任心理学专业教授。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若干篇。曾进修于成都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担任心理治疗师。出版心理咨询小说《孤独星球不孤独》,心理科普作品《反常心理学:心理医生专业解读变态心理学》(上、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