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

作者:吴新邦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3.9(5.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希望的田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1754053
  • 条形码:9787531754053 ; 978-7-5317-540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希望的田野 本书特色

《希望的田野(吴新邦散文小说戏剧选集)》内容积极向上,感人亲切,其文字简练明隽,兼采雅俗。本书所集结的三大版块,就如在广袤的田野上,这一大片是稻谷金黄金黄,那一大片是棉花洁白洁白,而另一大片是果园翠绿翠绿,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希望的田野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小说、戏剧集。散文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了作者数十年来旅行、生活的感悟。戏剧部分汇集了《希望的田野》等多部戏剧。代表作《希望的田野》讲述了主人公农科院研究员张桂林和李玉英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并在和乡亲们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二人爱情得到升华的故事。本书取其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光明日报》专题采访的大型戏剧《希望的田野》为书名。散文部分收录了作者描写家乡山水风貌、质朴亲情的数篇获奖文章,多角度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希望的田野 目录


植根田野的歌
**部分 散文选
A辑 旅游采风
峨眉猴趣
咱们上北京啦
再上沩山喝擂茶
汤泉说汤
密印寺景观
美丽的宁乡风光——《宁乡景观》引子
花明楼史话
状元楼溯源“玉潭横秀”一桥多名
南楚灵山传说美
B辑 生活感悟
创作的秘诀
浅谈旅游与文化
广厦·吾庐安乐窝
数字聊趣
墓葬议
元宵节与元宵
钓渭丝纶日月长——邹文忠先生八十寿诞致辞
捧读《传奇》话真情——为戴凯勋《世纪山乡传奇》作序
万寿宫变了——宁乡县文化馆改革纪实
C辑 人物传奇
武则天惜才
峨眉镌情
闪光的竹针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记邱秀赡养孤寡老人的事迹
乡里伢子画漫画
术起沉疴
斯盛堂主趣闻——青年农民作家谢繁成才的故事
一个文化老兵的自白——古稀影碟解说词
第二部分 小说故事选
A辑 小小说
虎山赴任
王法官烧香
罗满爹的悲喜剧
黎艾娜正名
送别
戴墨镜的阿姨
B辑 中短篇小说
吻婚
啊!丁字镇
C辑 故事
叶公好鼠
王文清以文斗富
读书堂的故事
真假白马狭路桥头
朱衣点传奇
护像的故事
灰汤锅子的传说
第三部分 戏剧选
A辑 大型戏曲
希望的田野
汤泉恋
B辑 小戏小品
少寡妇征婚
喜搬家
走廊上的呼声
山乡打工嫂
公仆·公民

为田野点赞给丰收喝彩
编后语
展开全部

希望的田野 节选

峨眉猴趣 船游三门峡,步履峨眉山。带着未闻“两岸猿声”的遗憾,我拾到了峨眉山的猴趣。 位于海拔三千多米的金顶,是峨眉山的旅游景点。旅游车到达雷洞坪车场就再也上不去了。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处距金顶不过五百米高度,却有十数里行程。峰峦间虽乘索道可替代四分之三的步行,但摆在首尾的那数华里石级盘山小道,若不坐当地人服务的“滑竿”(即简易人力小轿),就只能体验其登攀蜀道的步履艰难了。 时值酷暑炎天。在峨眉山脚穿单衣嫌热,到这里却是雨霏霏、雾茫茫,穿上租借的棉衣尚觉寒意。我和同伴已历时六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可谓累、饿、冷三味一体了。于是,倚坐在伴山麓而建的弧形候车长廊上,迅急地啃食着自带的糕点,做着免乘“滑竿”徒步登山的出征准备。 “哎哟——”一位同伴惊叫着站起身来。循声而望,只见一山野老猴伴椅而立,眼巴巴地望着我们的早餐,礼貌地等着我们的投喂。我和同伴不由投出了手中的,就在这时,亭边的灌木丛中倏地窜出十多只大猴、小猴,站着、坐着,半蹲半立着,却不敢上前领取我们的投食。只有那早到的老猴,在我们身边走来走去,捡起糕点,啃上一口便丢给身边的大猴,大猴捡上啃一口又丢给它的小猴,似这样按照它们的内部规矩传递着、啃食着,快而不乱,秩序井然。我真佩服猴们的纪律严明,但捉摸不透猴们的这一分配原则是依据年龄大小还是地位职别的高低。 爬山了,沿着狭窄的盘山石级小道攀缘而上。高寒山区,严重缺氧,我和同伴虽气喘吁吁,两腿酸软,但当地人那服务旅游的新行业,确确实实能让你解脱登攀的苦痛,淡忘步履的艰辛。他们十米一岗、五米一哨地列在山道两旁,一个个怀中抱着猴、肩上趴着猴、身边站着猴,笑迎游客,众口一腔:“立正!向贵客敬礼!”口令传出,只见那大猴、小猴毕恭毕敬地伸出猴掌,搭在额前,那三角形红脸颊上,露出一排雪白的门牙,发出“嘶嘶嘶”的笑声,伴声而来的又是猴主的广告:“峨眉灵猴,陪你合影,贵客万福,留个纪念吧!”盛情难却,我不由停住了脚步,按牌价刚刚付了钱,那大猴、小猴根本不用主人吩咐就主动来到了我的身边,或站着,或坐着,或用猴掌搭上我的肩头,等到我的自动相机咔嚓一声弧光一闪之后,它就回到主人身边去了。我想再拍一张“保险照”,可是招手失灵,呼唤无效,猴们只是眨巴着双眼,恕不动身。我问何故,那猴主含笑致歉:“对不起,您少了点儿手续。”于是,我再次把钞票往猴主手中一塞,刚刚转身,猴们又来到了我的身边,听凭我指挥,等着我拍照了。我感叹猴们的灵性,但说不清这些猴们是忠心为主子效劳还是为表现自身的劳动价值。 登上金顶。寺内金光璀璨,光芒四射;寺外云涛汹涌,雾海苍茫。真感到如步青云,如临紫霄了。然而,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这峨眉的灵猴。因为我在寺院的书摊前买到了一本峨眉传说的小册。信手一翻,又拾猴趣,不禁连声称奇! 原来女娲补天后即造人。自嫌手捏黄土造人太慢,便从山上取来一根青藤,一头拿在手中,一头拴在大石头上,其间堆上泥土,像小孩跳绳一样地抡甩起来。神奇的是,凡溅起来的泥块,落到地上便成了呱呱叫着的小东西,女娲令其听封,给他们起名为“人”。谁知话音刚落,山下又爬出一群小东西来,这是女娲抡甩在山涧的泥浆所变,能立、能走、能跳,光着身子,留着尾巴,像人又不像人。女娲便对这些小东西说道:“你们生在山涧,听封来迟一步,就不能再叫‘人’了,且叫‘后’吧!”后来,人们虽把“后”错传为“猴”,但猴毕竟是造物主女娲所赐,因而具有人一样的灵性。 P3-4

希望的田野 作者简介

吴新邦,湖南宁乡人,1942年出生,1961年中师毕业,曾执教11年,任县文化馆文学戏剧专干28年(兼任馆长17年),主编《沩江文艺》《小作家》《小荷》等文艺专刊。曾公开发表和上演大小戏剧21出,小说、散文、诗歌、曲艺和理论文章300多篇,约200多万字,除大戏《希望的田野》于上世纪末进京演出获奖以外,还有25件获省市级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