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萨宁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6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30.3(5.5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萨宁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69238
  • 条形码:9787020169238 ; 978-7-02-01692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萨宁 本书特色

★ 鲁迅极为推崇的俄罗斯小说家,也是鲁迅青年时倾力介绍、翻译的外国作家之一。 ★ 一部在一出版就遭到查禁、曲解、饱受争议又备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品。 ★ 一份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简史:呈现后革命时代的集体心理:个人意识的堕落和自我价值的觉醒。 ★ 了解十九与二十世纪之交那个动荡而复杂的俄罗斯的坚实起点。 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新兴文学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流派是写实主义,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很好。——鲁迅 不是阿尔志跋绥夫书写了萨宁,而是萨宁书写了阿尔志跋绥夫,萨宁塑造了与自己的形象一模一样的作者。 ——罗加切夫斯基 你可能不赞成萨宁的想法,但你却无法忽略他:他将生活中一种显而易见的情绪给具体化了,而且这是很多人都具有的情绪。——伊·A.克托诺维斯卡娅

萨宁 内容简介

《萨宁》是阿尔志跋绥夫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萨宁回到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少小离家,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一株生在田野中的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的亲人,却又常常以旁观者的清醒姿态一语道破传统世俗社会中人情的虚伪;他光明正大地追求享乐,为所欲为,精神上却又陷入疲惫不堪的孤独和无意义的绝望中。 小说出版于一九〇七年,正好是俄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落与沮丧的时期。小说影响之大,从批评家罗加切夫斯基的话中可以看出:“不是阿尔志跋绥夫书写了萨宁,而是萨宁书写了阿尔志跋绥夫,萨宁塑造了与自己的形象一模一样的作者。”

萨宁 节选

人生重要的时期,就是受先接触到的世界与自然的影响而形成性格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弗拉基米尔·萨宁却是在家庭之外度过的。没有一个人保护他或指导他,他的灵魂遂完全自由、别致地成长起来,恰如一株生在田野中的树。 他离开家有许多年了,当他归来时,母亲和妹妹丽达几乎认不出他了。他的面貌、声音及姿态没什么变化,然而有一些异样的新的东西,在他的内心成熟了起来,脸上焕发出一种新的神采。他是在黄昏时分到家的,他安然走进房里,好像他五分钟前才离开那里似的。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肩宽背阔,脸上表情平静,嘴角微带轻蔑的意味,丝毫看不出倦意或激动,以致他母亲和妹妹迎接他归来的热闹兴头,自然而然地沉静了下去。 他吃饭和喝茶的时候,妹妹就坐在他的对面,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她爱他,像许多浪漫的姑娘爱她们常年离家在外的兄弟一样。丽达一直将哥哥想象成与众不同的人,所谓与众不同却是她借助书本上的描写自己创造出来的。她把他的生活看作一个不为人理解的伟大人物的悲壮的斗争、磨难与孤寂。 “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萨宁微笑地问道。 这种专注的微笑是他脸上常见的表情,但是,说来很奇怪,本来是很美丽而动人的微笑,竟使丽达有点反感,在她看来,这种微笑似是自满的表现,丝毫没有受苦受难与经历斗争的痕迹。她没有回答,转身机械地翻起一本书来。 午饭过后,母亲亲切地摸摸他的头,说道: “好了,告诉我们你在那边的生活,以及你所做的事。” “我所做的事?”萨宁笑着反问了一下,“唔……怎么说呢……喝酒、吃饭、睡觉,有的时候我去工作;有的时候,我不做什么!” 起初,他好像不愿意说他自己的事,但是当他母亲细问起来的时候,他却很乐意地讲了起来。然而,也不知为什么缘故,总觉得他像在叙述别人的事一样,别人对其讲述持什么态度也无所谓。他的态度,虽是和善而且亲切,但缺乏那种亲人之间非同一般的骨肉之情。好像这种和善和亲切是从他那里自然地流露出来的,如一支蜡烛发光,以同等的光辉照射于一切东西之上。 他们走到通往花园的凉台上,坐在台阶上。丽达坐在底下的一层石阶上,沉默地倾听她哥哥说话。一股几乎觉察不出的凉意钻进了她的心里。她以一种年轻女性特有的敏感本能告诉自己,她的哥哥并不是如她所想象的样子。于是她在他面前,觉得羞怯与不安,好像他是一个陌生的客人。夜幕降临,微弱的阴影笼罩着他们。萨宁点了一支香烟,烟草的香味和花园里夏天的馨香气息融合在一起了。他讲到生活使他颠沛流离;他怎样地常常忍饥挨饿到处流浪;他怎么冒险参与了政治争斗,又怎样地觉得厌倦了,放弃了这些事。 丽达一动不动,心领神会地倾听着,她看上去既美丽又有点令人感到奇怪,如一般可爱的女郎在春日的黄昏中一样。 他告诉她的话愈多,她愈加清楚她所想象的那种轰轰烈烈的生活其实是既简单又平庸的。不过还是有些特别的东西在它里面。它是什么东西?她没能觉察出来。从她哥哥说的情形里看来,她觉得那种生活很简单、很无味,甚至还很庸俗。显然,他曾随意地在什么地方住着,随意地做些事情,前一天在做工,第二天却又漫无目的地闲逛着,他贪杯好酒,和许多女人来往。在这样的生活后面并没有隐藏着黑暗和不幸的命运,它一点也不像她所想象着的她哥哥所过的生活。他的生活缺乏生活观,他不憎恨任何人,也不为任何人而痛苦。他有些话是信口说的,她听了却不知怎么竟认为那些话真是不体面。尤其是当他告诉她,有时因为十分拮据,他甚至不得不自己动手缝补他的破裤子。 “怎么,你难道会缝补吗?”她不禁问道,带着一种奇异而且耻辱的口气。她想,那是不体面的事,不是男人该干的活。

萨宁 作者简介

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 俄国作家,颓废主义文学流派代表。生于俄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并在那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十九岁时,自幼迷恋绘画的他去了哈尔科夫绘画学校学习,一年之后又去往彼得堡。初做一个地方事务官的书记,后转向文学创作,代表作有《萨宁》《绝境》等。早期思想比较激进,作品带有自由主义色彩,有时也包含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抗议。长篇小说《萨宁》出版于一九〇七年,因宣扬个人享乐主义、鼓吹纵欲而轰动一时,也饱受各界批评。十月革命后,阿尔志跋绥夫流亡国外,死于波兰华沙。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