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带娃是个技术活

带娃是个技术活

作者:林妙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1
中 图 价:¥34.3(7.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带娃是个技术活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589051
  • 条形码:9787302589051 ; 978-7-302-5890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带娃是个技术活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帮助解决 0~3 岁宝宝养育的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自我成长。内 容以实用育儿方法为主,包括作者和宝宝的日常互动及个性化的养育心得。本书文风轻松, 读起来毫不费力,让人感到温暖有趣,且有收获。 本书分为 7 章。所谓“育儿先育己”,第 1 章主要谈论妈妈的自我成长,包括作者 自己从产后抑郁到成为育儿博主的成长经验、育儿心态的调整等。第 2 章主要站在宝宝 的角度,分享如何培养宝宝独立性、保护宝宝好奇心、分享幼儿园入园经验等实用育儿 知识。第 3 章提出“培养孩子仪式感”的重要性,分享如何有趣、有爱、有仪式感地培 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睡前习惯,如何有仪式感地陪伴宝宝、给宝宝过生日、给宝宝爱和 安全感。第 4 章分享 0~3 岁宝宝成长中常有的行为问题和应对方法,比如不吃饭、喜欢 打人、爱发脾气等。第 5 章分享如何有智慧地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戒奶嘴、喝水、 刷牙等。第 6 章主要分享经营家庭的经验,给宝宝一个温暖有爱的家,比如,要不要婆 婆带娃、要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第 7 章分享成为妈妈之后的一些日常有爱的育儿、 婚姻小故事,内容温暖、朴实、感人。 作者在育儿和家庭经营、妈妈的个人成长感悟方面理念比较新潮,非常适合年轻一 代的爸爸妈妈学习参考。对于家有 0~3 岁宝宝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早教机构的从业 人员等,本书都值得一读。

带娃是个技术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帮助解决 0~3 岁宝宝养育的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妈自我成长。内 容以实用育儿方法为主,包括作者和宝宝的日常互动及个性化的养育心得。本书文风轻松, 读起来毫不费力,让人感到温暖有趣,且有收获。 本书分为 7 章。所谓“育儿先育己”,第 1 章主要谈论妈自我成长,包括作者 自己从产后抑郁到成为育儿博主的成长经验、育儿心态的调整等。第 2 章主要站在宝宝 的角度,分享如何培养宝宝独立性、保护宝宝好奇心、分享幼儿园入园经验等实用育儿 知识。第 3 章提出“培养孩子仪式感”的重要性,分享如何有趣、有爱、有仪式感地培 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睡前习惯,如何有仪式感地陪伴宝宝、给宝宝过生日、给宝宝爱和 安全感。第 4 章分享 0~3 岁宝宝成长中常有的行为问题和应对方法,比如不吃饭、喜欢 打人、爱发脾气等。第 5 章分享如何有智慧地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戒奶嘴、喝水、 刷牙等。第 6 章主要分享经营家庭的经验,给宝宝一个温暖有爱的家,比如,要不要婆 婆带娃、要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第 7 章分享成为妈妈之后的一些日常有爱的育儿、 婚姻小故事,内容温暖、朴实、感人。 作者在育儿和家庭经营、妈个人成长感悟方面理念比较新潮,很好适合年轻一 代的爸爸妈妈学习参考。对于家有 0~3 岁宝宝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早教机构的从业 人员等,本书都值得一读。

带娃是个技术活 目录

第1章 成为妈妈,成为更好的自己
1.1 谢谢小饼干,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1.1.1 妈妈坚强而勇敢
1.1.2 爱是积极改变的原动力
1.2 放下对完美妈妈的执念,告别焦虑
1.2.1 焦虑,是对未知的恐惧
1.2.2 从众心理,瞎比较
1.2.3 调整心态,保持成长
1.2.4 放弃完美主义,赶走焦虑
1.3 会玩的妈妈更优秀
1.3.1 用心陪宝宝玩才是正经事
1.3.2 给自己“玩”的时间
1.4 妈妈给我快乐童年
1.4.1 别做严肃的父母
1.4.2 童年的关爱
1.5 父母都应该拥有的心态
1.5.1 父母的自我发展
1.5.2 明确养育目的
1.5.3 不让孩子吃苦
1.6 吼完孩子,如何降低伤害
1.6.1 降低预期
1.6.2 暂时离开吼娃现场
1.6.3 和宝宝好好聊聊
1.6.4 对宝宝表达爱意

第2章 别把宝宝当“宝宝”
2.1 别把宝宝当作特殊存在
2.1.1 别把宝宝当作“小皇帝”
2.1.2 别戏弄宝宝
2.2 想让宝宝懂事,就使劲“用”他吧
2.2.1 宝宝是如何变“懒”的
2.2.2 请宝宝帮忙
2.3 培养独立性:让宝宝自己扔纸尿裤
2.3.1 拒绝过度保护
2.3.2 独立,从小事做起
2.4 让宝宝爱说话,我做了一件事
2.4.1 聊生活的点滴
2.4.2 读绘本
2.5 流口水太多,应这样改善
……

第3章 带娃需要仪式感
第4章 当宝宝变成磨人的“小妖精”,不要慌
第5章 小习惯藏着大智慧
第6章 温暖有爱的家,天真烂漫的宝贝
第7章 成为辣妈之后,那些幸福的小事

附录

展开全部

带娃是个技术活 节选

  《带娃是个技术活(90后辣妈育儿经)》:2.1 别把宝宝当作特殊存在很多大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宝宝什么都不懂,总是用大人的思维来看待宝宝,所以就有了对宝宝敷衍了事这样的错误行为出现。其实宝宝虽小,但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2.1.1 别把宝宝当作“小皇帝”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这样一段话:“在一些老一辈的观念里,他是一个孩子,所以要让着他。我觉得这其实是在给孩子传递一种概念,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弱小的存在,这实际上是一种贬低,虽然看起来像是把他抬得很高。”很多大人会觉得要先满足宝宝的需求,但这其实是在间接地告诉宝宝“你很弱小”。这种把宝宝当作“小皇帝”的行为反而会从心理上伤害宝宝,让宝宝觉得自己太小,什么都不会,日渐自卑,还容易让宝宝把“别人对我好、让着我”变成一种理所当然而不懂得去感恩。李松蔚老师还提出不要把宝宝当作一个特殊存在:“我觉得真正对一个孩子有好处的方式,就是不把他当成一个特殊的存在。孩子想看动画片,爸爸想看足球,但并不能因为孩子想看动画片,所以电视就被他霸占。我们可以商量,让他看二十分钟动画片,然后换爸爸看。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去满足他,然后也满足自己。”李松蔚老师提出的不过度关注、不过度沉溺、不过度满足宝宝需求的教育方式,是我们家长应该学习的。公平地、平和地把宝宝当个“小大人”来对待,更有利于宝宝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2.1.2 别戏弄宝宝我平时带小饼干到楼下玩,会遇到一些带娃的爷爷奶奶,小饼干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般大家都和和睦睦的。不过有一次,有个老奶奶笑眯眯地走过来,夸小饼干很可爱,然后问小饼干:“你爸爸呢?”小饼干用稚嫩的声音回答说:“爸爸去工作了。”那位老奶奶笑嘻嘻地说:“你爸爸不爱你了,他都不来陪你玩。”一边说着一边笑嘻嘻的,她心里肯定觉得这是个很好玩的笑话。小饼干却有点急了,他放下小车子,跑过来问我:“妈妈,爸爸呢,爸爸会永远爱我吗?”碍于面子,我没指责老奶奶,只是抱抱小饼干,和他解释:“爸爸去工作了,爸爸永远爱你,他每一天都爱着你。”我怕小饼干反复去想那个老奶奶的话,又和小饼干强调:“老奶奶的话不是真的,她就是乱说的,不要当真。爸爸是爱你的。”随便和小孩开玩笑,是没站在小孩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觉得这种玩笑话无所谓,以为这就是在逗小孩玩,觉得小孩会开心。但这样做,小孩开心吗?事实是,小孩根本分不清那是玩笑话还是真话。这种给小孩制造忧虑的行为就是在捉弄小孩,让他们内心产生不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在书中提到:“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儿童的位置上,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比如躲猫猫游戏,当我们和宝宝玩躲猫猫时,我们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和宝宝一起玩。当我们躲起来又出现时,宝宝看到就会开心得笑起来,这才是属于“逗”孩子的行为。关于“捉弄”孩子的定义,尹建莉老师则是这样说的:“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像吓唬宝宝、骗宝宝说“爸爸妈妈不爱你”、让宝宝叫别人“爸爸妈妈”等行为都是在戏弄宝宝,大人会觉得好玩、好笑,但对宝宝来说,就是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他们的内心甚至是恐惧的。如果宝宝经常被这样戏弄,就会变得没有自信,不相信别人,还可能会养成说谎的习惯。所以,无论宝宝是几个月大还是几岁,对待他们*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和理解。尊重宝宝是个独立的个体,理解宝宝内心的想法,不要去忽悠宝宝,这样,宝宝才能成为一个自尊自爱、有独立人格的人。……

带娃是个技术活 作者简介

  林妙铃,从备孕开始就研究育儿知识,学了几百堂育儿课,读了几十本育儿书,并在公众号和小红书等媒体分享育儿心得,成为受欢迎的育儿博主。其个人经历文章“一个90后产后抑郁妈妈的重生”曾被多个知名公众号转载,也接到知名媒体的邀约,将成为妈妈之后的正能量经历报道出来,影响更多年轻女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