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技术实践与评价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技术实践与评价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53.7(7.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技术实践与评价 版权信息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技术实践与评价 内容简介

海绵城市是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城镇水生态平衡的新思路,为缓解城市雨洪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城市公园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是实现海绵城市构建的主要手段。《公园绿地海绵城市技术实践与评价》在解析海绵城市理论基础、建设架构、构建关键技术以及明细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水体治理关系的基础上,以上海新建城市公园绿地—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从规划设计、关键技术、水生态恢复效果和水环境质量评价层面系统,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和建设成效,通过建设运行6-7年后科学评估来证实和完善整个体系。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现场试验研究和科学分析,进一步优化景观水体的功能,为我国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设计、施工、评价和优化提供了借鉴,也可为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可持续管理和长效运行提供参考。《公园绿地海绵城市技术实践与评价》具有规划设计-施工技术-评价机制-科学提升的系统全面性,突出长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技术实践与评价 目录

第1章 海绵城市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1 海绵城市理论基础 1.1 提出背景 1.2 理论基础 2 海绵城市建设架构 2.1 目标内容 2.2 建设途径 3 海绵城市构建技术 3.1 渗透技术 3.2 滞留技术 3.3 调蓄技术 3.4 净化技术 3.5 用排技术 4 公园绿地海绵化建设 4.1 典型案例剖析 4.2 海绵化策略 第2章 公园绿地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 1 项目规划区域背景 1.1 项目总体规划 1.2 自然环境条件 1.3 市政支撑体系 1.4 周边水环境 2 景观水体功能定位 3 景观水体维护方案 3.1 水质立体维护系统 3.2 补充水和循环水水质要求 3.3 水质维护系统运行管理 4 绿地海绵体规划设计 4.1 雨水管理设计 4.2 补充水系统设计 4.3 循环水系统设计 4.4 水体净化场设计 第3章 公园绿地海绵体构建技术与途径 1 渗透设施 1.1 透水铺装 1.2 屋顶绿化 1.3 绿环渗透设施 2 滞留设施 2.1 湿生植物园 2.2 特殊水生植物园 2.3 旱溪花镜 3 调蓄设施 3.1 自然水体蓄存 3.2 沟管网络蓄存 3.3 雨水湿地/湿塘 4 净化设施 4.1 人工强化处理系统 4.2 生物强化处理 4.3 原位生态修复 5 用排设施与技术 5.1 绿化浇灌 5.2 人工水景 5.3 排水技术 第4章 公园绿地景观水体水生态恢复效果 1 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1.1 植物多样性调查 1.2 植物生物量调查 1.3 动物多样性调查 2 生态驳岸类型及比例 2.1 生态驳岸类型 2.2 生态岸线比例 3 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 3.1 植物种类组成 3.2 生活型和生长型 3.3 植物应用频度 3.4 植物分布面积 3.5 植物高度分类 4 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 4.1 植物群落类型 4.2 主要群落特征 4.3 群落配置类型 4.4 植被景观分区 5 水生植被功能恢复 5.1 植被生物量 5.2 植物氮磷营养 6 水生动物多样性 6.1 鱼类资源 6.2 底栖动物 7 水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7.1 水生植物种类恢复评价 7.2 水生植被恢复阶段诊断 7.3 水生动物种类恢复效果 第5章 公园绿地景观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 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1.2 水质测试方法 1.3 沉积物分析方法 1.4 污染评估方法 2 沉积物质量评价 2.1 营养盐分布特征 2.2 营养盐污染评价 2.3 重金属含量特征 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2.5 重金属潜在危害评价 3 水质现状评价 3.1 水质年际变化 3.2 水质每月动态 3.3 水质现状综合评价 4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6章 公园绿地海绵基础设施功能提升 1 试验处理与分析方法 1.1 水生植物氮磷去除评价 1.2 表面流人工湿地试验处理 1.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试验处理 2 景观水体水生植物氮磷去除潜力 2.1 不同水生植物氮磷含量 2.2 不同水生植物氮磷去除量 2.3 不同生活型氮磷去除量 2.4 水生植物功能群划分 2.5 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管理对策 3 表面流人工湿地优化对策 3.1 基建结构优化 3.2 水力停留时间 3.3 水质净化效果 3.4 具体优化措施 4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效能提升 4.1 高功效植物配置方式 4.2 不同负荷污水处理效果 4.3 湿地床植物选择及配置 附表1 上海辰山植物园特殊水生园水生植物应用名录 附表2 上海辰山植物园旱溪花镜植物应用名录 附表3 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应用名录 后记
展开全部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技术实践与评价 作者简介

商侃侃,博士,高级工程师,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长期从事污染场地植物修复、城市特殊生境绿化、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主持并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林业局以及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委、上海市建委、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0余项,服务于行业技术支撑项目10余项,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上海市地方标准1项,参编英文书籍1部,申请专利5项。担任上海市科技专家库专家、上海市财政局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市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专家,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客座副教授。 内容简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