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萎泥与飘逸

萎泥与飘逸

作者:鲁敏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6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38.5(7.0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萎泥与飘逸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57875
  • 条形码:9787559457875 ; 978-7-5594-578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萎泥与飘逸 本书特色

鲁敏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前沿。她将确切的戏剧性形式赋予涣散的、难以言喻的经验,探测和呈现精神生活的结构、深度和边界。——李敬泽 鲁敏永远值得期待。与大多数优秀的女作家相比,她有与众不同之处,那是因为她在叙事中擅用减法,这减法疑似用手术刀运算,所以精准锐利,她的小说特有的骨感,因此形成,有力,有形,又总有奇峭之处。——苏童(茅盾文学奖得主 作家) 鲁敏关切复杂的都市生活,独辟蹊径,敏锐地探索人的精神疑难。她不避尘埃,与她的人物一起经受困惑和考验,在短篇小说有限的尺度内开拓出丰厚深长的心灵空间。——“鲁迅文学奖”授奖辞

萎泥与飘逸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家鲁敏的精选集,包含代表作《思无邪》《墙上的父亲》《伴宴》《谢伯茂之死》《徐记鸭往事》《幼齿摇落》《以父之名》等,以及相关评论文章如《鲁敏小说论》《距离与欲望的“关系学”》《浮世绘、六棱体或玻璃屋》《“不规矩”的叙述人——鲁敏论》等,以及访谈录《“把虚妄定作这一生的基调”》《在别处:人性中萎泥与飘逸的永恒矛盾》等,尤其收录了其迄今为止的创作年表,是一部全面呈现鲁敏小说创作全貌、艺术特点,以及其创作状态的作品集,有较强的资料性。

萎泥与飘逸 目录

Part 1作品选001

思无邪 003

墙上的父亲 049

伴宴 104

谢伯茂之死 134

徐记鸭往事 153

幼齿摇落 185

以父之名 202

Part 2评论221

鲁敏小说论 223

距离与欲望的“关系学”——鲁敏小说的叙事支柱 236

浮世绘、六棱体或玻璃屋——关于鲁敏《六人晚餐》的几个关键词251

“不规矩”的叙述人——鲁敏论264

鲁敏之痛276

*大的变革和*小的反应——由鲁敏《奔月》兼及其他284

Part 3访谈295

“把虚妄定作这一生的基调” 297

在别处:人性中萎泥与飘逸的永恒矛盾308

Part 4鲁敏创作年表321


展开全部

萎泥与飘逸 节选

思无邪 一 1. 我们东坝,有一个狭长的水塘,夏天变得大一些,丰满了似的;冬季就瘦一些,略有点荒凉。 它具有水塘的一切基本要素,像一张脸上长着恰当的五官。鱼,田螺,泥鳅,鸭子,芦苇和竹,洗澡的水牛。小孩子扔下去的石子。冬天里的枯树,河里白白的冰块儿。 2. 蕙兰的家就在水塘后面。她从窗户就可以看见那水塘。这是她一辈子里看得*多的风景,当然,她的一辈子不是很长。 陈蕙兰是她的大名,这名儿是伊老师取的。在东坝,大部分新生儿的名字都是伊老师取的,他是个小学教师。不过,大家不叫她蕙兰,而叫兰小,就像她有个姐姐叫蕙芳,而大家叫她芳小一样,整个村里都这样喊。我们这里,孩子的大名只有在学校,才会被老师在课堂上、用不太像样的普通话叫上几遍。 不过,蕙兰不能上学,她从来不曾上过一天学,也从来不曾出过她的家门。因此,她的大名从未被人真正叫起。直到她的葬礼上,大家才记起:其实,兰小是叫陈蕙兰呢。 当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我在后面才会跟您说到她的死。这世界,是让人们生下来活着的,不是吗?我应当把她活着时的情形跟您先说一说。 蕙兰是个痴子。注意,不是疯子,在东坝,有些细节,真的相当讲究了。疯子,那是贬义的,并暗示其人是有暴力倾向和一定程度的危险性的,而痴子,可能正相反。 比如兰小,她就是个典型的痴子。安静,温和,比通常的女子还要安静,温和。她的脸非常的白,他们一家的女人,皮肤都好,她妈妈白,姐姐芳小也白。但后两者的白,经不住东坝的风,东坝的那些活计,那些家什儿,那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情,慢慢地也就黄了,糙了,有褶子了。可兰小却不会,她待在屋里,甚至经常待在床上,不管东坝的春夏秋冬,没有明显的喜怒哀乐,她就一直这样白下去了。 并且,还胖。兰小的胖,跟她的白一样,在东坝也是不大多见的。除了脑部,她身体的其他部分,无疑都是极为健康的,给她吃,她便全部吃掉,吃个光。给她穿,她便一件件穿上,热了也不脱。她可能并不懂得拒绝和选择,不懂得生存中的任何删减之道,她唯一会的便是接受。而家里人,从发现她是痴子起,就觉得欠了她,有些心疼她,却又不知如何心疼法,于是便一直地给她吃。吃得多了,兰小便会有些瞌睡,随便坐在哪里,白白的眼皮便耷下去,睡着了,像刚刚生下来的婴儿一样,眼皮上青色的血管微微颤动。 这样,兰小一直长到三十七岁了,还是像个白胖的孩子。没有媒人提亲,没有恋爱,没有婚事。她过得像一张白纸。 而她的父母,已经成为六十多岁的老两口了,手伸出来,像藤条一样。芳小,她的姐姐,生的儿子都到城里打工了。给她取名儿的伊老师,退休了。还有别的很多人,在兰小长大的这三十多年里,长大了、生孩子了、变老了,抑或就死去了。 不仅人们来来去去的,我们的东坝,也变了很多。我们的土路给铺上了石子,木桥成了水泥桥。村里弄起了个小厂,一开始是地毯厂,现在是绣花厂,招了不少辍学的姑娘。现在,东坝下地做活的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那些年轻些的,到外地念书、做运输生意、修摩托车、跟着建筑队出门找活,总之,很少下地了。 而地里,正经的作物也少了很多,代之以无边无际的大棚,白茫茫的,这家的结束了,那家的又起了,远远地看过去,像跑动的小野兽。大棚里面的温度很高,我们猫着腰进去,一进去就把衣服脱得半光,男女不避。因为高度有限,我们得跪着,或者爬来爬去。我们在冬天做春天的活计,在春天里收夏天的菜蔬,四季完全混乱了。大棚里味道很重,尿素、发酵的泥土,挣扎着的种子,汗。这些味道混在一起,在高温里搅拌着。每个人从里面出来,都像刚刚从地牢里出来一般,浑身湿淋淋,鼻子眼睛被熏得皱成一团。也许,这是我们颠倒四时的一点代价。 还有呢,我们的日子也变了,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有了自来水、电灯、电视,一部分人家添了电话与电扇,个别的,还买了空调。这些时新的东西,也不大会用,或者,用了,并不觉得特别的好。可是,我们仍是一样样地买了,没买的也正在准备买——这是生活中重要的决定和过程,不错的,有些热气腾腾的新鲜劲儿。 这些,兰小从来不会知道,她就一直那样,待在她的屋子里。她的房间里,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她似乎一直停在二三十年前。每天坐在那里,穿着从前的旧衣裳,看门前的水塘,那个水塘——竹子绿了。芦苇白了。水牛吭哧吭哧地洗澡。鸭子在叫。两个小孩子在比赛打水漂。 3. 有一天夜里,兰小可能是不舒服了,她爬起来,很重的身子竟滚到了床下,也许她叫唤过什么,但没有人听见。直到第二天早晨,在冰凉的地上躺过大半夜。她是中风了,半边身子都没了知觉。 她的父母哭起来,又惊又吓,试图把她弄到床上,这才发现兰小的身子重得惊人,拖起左边,右边又滑下去了,拖起上面,下面又滑下去了。她的膀子与腰那样的粗,她的乳房那样的大,她的屁股那样的肥。这些年,她的确是养得太胖了些。好像从前都没有注意到,而这回一滚到地上,更加胀开来了。 东坝的赤脚医生来了,加上姐姐芳小,大家一起,才把兰小搬回到床上。医生量量兰小的血压。怪不得呢,他叫起来。怪不得呢,看看她这血压,还这么胖,中风是迟早的,半身不遂是迟早的! 这样,兰小不仅是个痴子,在她三十七岁上,又成了个瘫子。 她吃饭时会把汤流到嘴角,一直到脖子里。她的大便小便完全失去了从前的节制和规律。她会像打哈欠似的,突然就失禁了,把裤子和床弄得一团糟。 或许,这对她而言,算不上是太大的变故,她仍是那样心平气和的,安静,白而胖,甚至更加的白而胖。但对家里来说,照料她的生活,就成了很大的问题了——父母要侍弄地里,不然,一家三口吃什么呢?并且,他们两个也挪不动兰小的身子…… 两个老人,在夜里愁得坐起来,也不点灯,只坐在床上,不知怎么才好。这个姑娘,是他们一辈子的忧愁。生下她,就从来没有真正轻松过。

萎泥与飘逸 作者简介

鲁敏,已出版《奔月》《六人晚餐》《荷尔蒙夜谈》《九种忧伤》《取景器》《纸醉》《此情无法投递》《伴宴》《惹尘埃》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