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天边蛾眉月

作者:王芳著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天边蛾眉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1751892
  • 条形码:9787531751892 ; 978-7-5317-518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天边蛾眉月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文学笔触记述和亲事件,刻画事件主角。《天边蛾眉月》这个书名,富有诗意,也符合这本文学读物的特征。天边,非常遥远的地方;蛾眉,意即娥眉,是指历朝历代的和亲女子。她们肩负着使命跋涉而去,像一弯新月,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照亮遥远的天际,闪现在中国历史的夜空。

天边蛾眉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历史散文。作者选择了刘细君等22位拥有代表性的和亲女子,用文字描写她们曲折坎坷、惊心动魄的人生故事,用深情铭记她们“国家事重,死且无恨”的悲壮与大义。这一批批远嫁异族、和亲边疆的女子,用她们的青春、美丽、智慧甚至生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崛起与强大夯实了基础,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团结、友好与融合搭建了桥梁。在这些和亲女子中,有一部分正是“一带一路”中“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和先驱者,她们为中国走出亚洲,与世界各国建交、发展、共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天边蛾眉月 目录

永远的白兰鸽
怒放在雪域上的铿锵玫瑰
锦车、旌节和女人
身行万里,名垂千秋
战乱中的爱情悲歌
消逝在历史烟云中的倩影
远去的妙音,永恒的旋律
故园深深不了情
大隋王朝*后的悲情守护者
一湾碧波掩苍凉
俯首,亲近那份尘埃
生死相随,真情永恒
穿不透宫墙的风
春风化雪,润物有声
格桑花开万古香
劲草何惧疾风吹
日暮乡关何处是
此心安处是故乡
摇曳在朝鲜半岛的罂粟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
琴瑟和弦奏华章
青山犹在伊人远
和风徐徐吹(代后记)
展开全部

天边蛾眉月 节选

永远的白兰鸽 在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乌孙山夏特大峡谷谷口,坐落着一座古墓——刘细君墓。 墓地距夏特古城约八公里,西接哈萨克斯坦,北扼奔腾不息的夏特河,南依巍峨挺拔的汗腾格里峰,东临乌孙山。墓高近十米,底部长近四十米,是乌孙草原中规模*大的古墓之一。距墓约五六百米处,塑有刘细君的立像。 雕像背后,是碧草茵茵的乌孙草原和延展到天际的连绵雪峰。在碧草雪峰的衬托下,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刘细君雕像,秀颀,高洁,挺拔。放眼望去,广袤的乌孙草原,分外宁静,亭亭玉立的刘细君,惹人神思。 恍惚间,就有震人心魄、裂入耳鼓的金戈铁马之声破空而来,满天的刀光剑影,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西部边陲直刺中原大地,锐不可当。广袤的沃野,寸寸断裂。在族亡国破、人悲马嘶的喧嚣声中,一个纤弱的身影,怀抱琵琶,从惊惶的人群中婷婷走出,西行而去。频频回首间,终是消逝在远去西域乌孙的千里古道之中。满天的刀光剑影,暂时隐没。 那个背影.就是细君。是自和亲之路蹚开后,身负救国重任远嫁乌孙,在无数和亲的汉家女儿中**个青史流芳的和亲公主——西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 一 和亲不自细君始。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和亲”一说,但这个和亲主要是指普通嫁娶姻亲之事,而非华夏与“蛮夷”或各诸侯、家族权力集团之间的往来修好活动,名实相符的和亲始于西汉。 在春秋争霸、战国竞雄、秦朝暴政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因国势极弱、根基不稳,其北疆遭到了匈奴的公开叫板,屡受侵犯,频频告急。面对匈奴的嚣张,西汉并不是没有反击过,但屡屡败北,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率领三十二万大军讨伐匈奴,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败匈奴,永除北方边患。没想到,恰逢雨雪天气,天寒地冻,士兵冻伤者不计其数。匈奴大军假装败走,诱惑汉军深入。汉军果然上当.三十二万汉军挥师北上,追伐匈奴。据《汉书》记载,“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结果,汉军在白登被三十多万匈奴军队团团围住。 匈奴这一围,就围了整整七天之久,差点让汉高祖刘邦就此覆灭。情急之中,刘邦采用大臣建议,派人私会匈奴阏氏,送重礼贿赂,并以欲送美女于单于相要挟,请阏氏出面说情,放刘邦一条生路。《汉书》记载,阏氏对冒顿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单于终非能居之。且汉主有神,单于察之。”因为先前约好的韩信的兵马久等未到,早已起了疑心的冒顿,便听从阏氏之言,打开一角,放了刘邦。经此一役,汉朝实力更弱,更难与匈奴抗衡了。于是,“汉亦引兵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自此,汉族与匈奴族开始联姻。汉朝“遣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希望以此求得边境安宁。 但是,两族有了姻亲关系之后,烽烟并未熄灭。匈奴一边通过和亲从汉朝获取大批财物,一边仍不断侵扰边境,对汉朝进行军事掠夺。不过,虽然匈奴并未完全停止对西汉的骚扰,西汉还是稍得喘息之机,国力得到了发展。等到汉武帝当政时,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汉王朝,国力大增,汉王朝开始主动出击匈奴。公元前121年春,汉朝调兵遣将,征伐匈奴。大将卫青出击河套南部、霍去病横扫河西走廊的威武和胜利,让横行北方多年的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连丢祁连、焉支两山。这两个重要牧场的丢失,令匈奴人悲歌不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两年之后,即公元前119年春,汉朝决定利用翕侯信让匈奴单于远居漠北,以为汉军不会攻到漠北的侥幸心理,派军出兵匈奴,打它个措手不及。于是,汉武帝再次派出大将卫青与霍去病,令他们率军越过大漠,分兵出击,讨伐匈奴。结果,与大将军卫青交战的匈奴部众,死伤惨重,单于落荒而逃。骠骑将军霍去病呢?《汉书》记载:“票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骠骑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山。更是重创匈奴,令匈奴正式退出漠南。但剽悍的匈奴岂肯善罢甘休,他们将受控于自己的西域楼兰等五十多个国家作为自己坚实的后盾,伺机再起。 汉王朝的威胁并未彻底根除。张骞便为汉武帝献上了一个良策。这个良策,在《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蛮夷恋故地,又贪汉物,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自此,汉王朝和亲的目光,投向了西域五十国中*为强大的乌孙,准备联乌制匈,断其右臂。 二 于是,在远去西域的和亲古道上,就有了刘细君瘦弱的身影。 刘细君是谁?她就是西汉江都王刘非的儿子刘建的女儿。据《汉书》记载,江都王刘非当年凭满腹才华、一身功名挣得了一壁江山,称王一方。他死后,他的儿子刘

天边蛾眉月 作者简介

王芳,网名西楼听雨。湖北省兴山县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指尖上的香溪》,获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专著奖;搜集整理出版民间传说故事集《昭君故里口才故事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