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16.1(7.3折) 定价  ¥1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1680307
  • 条形码:9787111680307 ; 978-7-111-6803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氢能技术开发人员和安全工程师、政策制定者【适读人群】 《氢安全工程基础》的目的在于传播氢安全知识,供氢能相关领域的读者参考,如技术开发人员、安全工程师、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等,本书也可以用作普通高等院校氢能相关专业的教材。 【图书特色】 1. 本书提出了“氢安全工程”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氢安全贯穿氢气的生产、储运、加注、应用终端等环节,是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保障。 2. 本书展示了氢安全技术的新进展,凝练了氢安全工程的核心内容,精选汇总了大量经典案例图文并茂,使人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现行标准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作用,为氢安全工程应用拓展了思路。 3. 本书对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专业领域研发的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实用和方便的参考书,也可以用作氢安全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教材。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内容简介

《氢安全工程基础》由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弗拉基米尔·莫尔科夫教授编写,展示了氢安全技术的新进展,凝练了氢安全工程的核心内容,精选汇总了大量经典案例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全书共12章,首先较为扼要地介绍了氢安全的重要作用、氢的性质与危险性、氢安全标准法规以及氢安全工程的框架,然后较为系统地讲解了氢安全领域中氢气未点燃的泄漏、氢气在有限空间中的扩散、氢气混合物的点燃、微焰、射流火焰、氢气的爆燃和爆轰、安全策略和缓解技术,其中氢安全的主要现象和危害行为是本书的重点。《氢安全工程基础》的目的在于传播氢安全知识,供氢能相关领域的读者参考,如技术开发人员、安全工程师、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等,本书也可以用作普通高等院校氢能相关专业的教材。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氢安全的重要作用


1.1氢气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2公众对氢技术的认知


1.3氢安全的重要性


1.4危险、风险、安全


1.5氢安全的研究进展


1.6氢安全工程的核心内容和范围


1.7新兴的氢安全工程专业


1.8知识缺口与未来发展


第2章氢的性质与危险性


2.1物理与化学性质


2.2燃烧特性


2.3与其他燃料的比较


2.4健康危害


2.5结语


第3章法规、规范、标准和氢安全工程


第4章氢安全工程:框架和技术子体系


4.1框架


4.2技术子系统


第5章未点燃的泄漏


5.1膨胀和欠膨胀气流


5.2欠膨胀射流理论


5.3动量主导射流中浓度衰减的相似定律


5.4过渡射流和浮力控制射流的浓度衰减


第6章氢气在有限空间中的扩散


6.1渗透氢在车库中的扩散


6.2压力峰值现象


第7章氢气混合物的点燃


7.1氢气点火机制概述


7.2瞬时泄漏的自燃现象


第8章微焰


8.1猝熄和吹熄极限


第9章射流火焰


9.1氢气射流火焰与安全问题简介


9.2氢气射流火焰研究的历时性概述


9.3基于弗劳德数的关联式的不足


9.4相似性分析和量纲关联式


9.5射流火焰吹熄现象


9.6新型无量纲火焰长度关联式


9.7火焰尖端位置和等效未点火射流浓度


9.8氢气泄漏的间隔距离


9.9喷嘴形状对火焰长度的影响


9.10附壁射流对火焰长度的影响


9.11氢气射流火焰的压力效应


9.12结语


第10章爆燃


10.1爆燃和爆轰的一般特征


10.2关于氢气-空气混合气体中爆燃转爆轰现象的一些观察


10.3爆燃泄放


10.4大型爆燃的大涡模拟


第11章爆轰


11.1直接爆轰


11.2氢气-空气爆轰大涡模拟


第12章安全策略和缓解技术


12.1燃料电池系统本质安全设计


12.2氢释放不良后果的缓解


12.3降低高支管的间隔距离


12.4屏障的缓解作用


12.5减缓爆燃转爆轰过程


12.6防止燃料电池内发生爆燃转爆轰现象


12.7氢检测和传感器


后记


鸣谢


附录术语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氢安全工程基础(科学正确地认识氢能利用中的安全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莫尔科夫(Vladimir Molkov)系英国阿尔斯特大学Vladimir Molkov教授。他毕业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现任阿尔斯特大学(Ulster University)建筑环境学院氢气安全研究所所长,是国际著名的氢安全专家。他创立的氢安全工程与研究中心(HySAFER),是全球安全研究和教育的主要提供者之一。他的著作《氢安全工程基础》也是目前该领域内难得的全面介绍氢安全知识的书籍。 【译者简介】 吕洪,同济大学博导/副教授,现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氢能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解水制氢技术、加氢站技术、车载储氢技术以及相关的氢安全研究。负责开发完成国内首座基于风-光互补发电耦合电解制氢的70MPa加氢站和车载70MPa 四型储氢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点专项等课题10余项,至今已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累计发表科技论文30篇,已获得授权8项。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2019,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2010,高压氢气供给系统关键技术)。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