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明帝国与倭寇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21cm 页数: 340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5.5(4.9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明帝国与倭寇 版权信息

明帝国与倭寇 本书特色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开启了明王朝的统治时代,此后明王朝在永乐帝统治下全方位迎来了极盛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同时,在海外亦是大展国威。明王朝作为*后一个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持续深入交流碰撞的同时,迎来了封建统治的巅峰与辉煌。

明帝国与倭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日本知名东洋史家组织编写的明代史通俗读本,以恢弘庞大的亚洲史观讲述了由元末农民起义、明朝建立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的整个明代的历史进程,中间围绕着倭寇这一主题,重点阐明了明朝与日本的关系、倭寇的由来与发展变化、以及丰臣秀吉的大东亚构想等内容。

明帝国与倭寇 目录

**章 世易时移 / 1

第二章 鼎革前夜 / 23

第三章 大明兴起 / 48

第四章 走向绝对帝制 / 78

第五章 东亚一体 / 101

第六章 篡位者永乐帝 / 133

第七章 侧近政治 / 173

第八章 后期倭寇 / 219

第九章 天下泰平 / 256

第十章 丰臣秀吉的幻想 / 278

第十一章 出兵朝鲜与日明交战??/??288

第十二章 衰运的老帝国 / 310

编后记 / 336

出版后记 / 339


展开全部

明帝国与倭寇 节选

**章 世易时移 南船北马 在一望无际的中国大陆,陆路四通八达的北方需乘马出行,而南方大地则仰仗舟楫,因而有“ 南船北马”一说。而在南方,船只*多的当指长江流域以及运河星罗棋布的江南水乡。 长江以北是马的世界,以南则是船的天下。著于汉代的 《淮南子》( 二十一卷,西汉淮南王刘安〔?— 公元前 122 年〕著)就提及“ 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胡人指的是北方民族,越人则是浙江、福建一带的住民。汉代的时候,北方民族和越人都是中原之外民族,也就是所谓的蛮族,还未加入中原行列。但是我们由此可知,早在汉代中国人就认识到,前者马术**,后者舟楫无双。 10世纪之后,北方民族逐步征服中原,*终由蒙古铁骑 一举平定了中国全域。他们正是《淮南子》所说的马上世界的霸王。 然而这样的强压遭到了反弹,时隔不久,中原又再度回到了汉人手中,这就是明朝。而其中起到前驱作用的正是越人的舟船之力。 一直以来,蒙古人也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不擅长水战。其所说的“ 舟”,基本上也就是渡河时用的牛皮筏子而已。元世祖率军与南宋军队争夺汉水时,其部将曾献策道:“ 我们的精兵突骑无坚不摧,但是唯有水战不敌宋朝。应夺其所长,建造战舰,训练水军。” 那时候的元军也吸收了华北的汉人。他们虽然比起蒙古人要更擅长水战,但并不能胜过长江流域的汉人。 事实上,元朝末年兴起的群雄中较有实力的基本上都拥有水军,他们之间也是靠着强大的水军来争夺霸权。屡屡为南宋水军头疼的元朝直到*后也在为舟船之事烦恼。就像后述的那样,当西路红巾军徐寿辉的部队攻陷江州( 今江西省九江市)时,元朝一侧的汉人部将便议论道:“ 贼在陆地毫无胜算,肯定会以舟船逼近。” 由此可见,在陆战当中处于弱势的汉人能够对抗元军, 关键还在于舟楫之力。同时可以说,这一时代战争的特点就在于汉人充分发挥了舟船的力量。顺带说一下,明朝虽然也有水军,但它们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根本的还是由步兵开展的游击战。马匹和舟船确实有强大的机动能力,但是靠此只能占领“ 点”和“ 线”,要进行渗透作战以确保“ 面”,就不得不依赖步兵。在这一点上,明军和元末的群雄是不一样的。 五彩的山东船 从福建省的沿海地区上溯到闽江,直达马尾( 距离闽江河口约 42 公里,海运汽船也能到达这个港口),这一路上应该能看到不少有五彩装饰的极其美观的山东船吧。所谓“ 山东船”指的是在福建和北方海港之间往返的大型货船,它们能到达遥远的山东,甚至能直达如今的大连等地。船体上细细密密地描绘着大鹏和金殿玉楼,涂满红、黄、绿、紫、银等各种颜色,桅杆顶端还装饰着黄金珠。据说这些五彩船船舷相连停泊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仿佛看到了龙宫世界的宝船。 福建住民的始祖是闽越( 以闽江流域为中心,在福建和台湾、澎湖、琉球等海岛上均有分布的古代越人),这些山东船充分展现了越人造船技术的传统。 从宋代开始,这些用于远洋航海的大型船舶被制造出来, 出现了载客二三百人的达两千石的船,甚至有足可载客五六百人的五千石大船。这些船在东亚或者东南亚水域巡回航行。 这些大船的主要制造地是福建和广东。后面也会说到, 这不仅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基于技术和造船材料方面的考虑。造船材料主要用的是杉材和松材,福建以出产优良杉材而闻名。当时人们对船体性能有这样的评价:南方的材质基本都适用于海水,而其中海船以福建之产为*优,广东次之, 浙江又次之;北方所产的材木不耐咸水,因此并不适用。除此之外,福建还富藏造船所不可或缺的铁材。 这样来说,福建和广东可谓是海船建造技术方面的先进地区。 排在它们后面的是浙江,这是因为处州是杉材的产地。宁波船、温州船也非常有名。 越之国果然是船之国! 不过兵船方面却稍有不同。据《筹海图编》( 十三卷,明郑若曾所著,是研究倭寇必不可少的资料)所言,广东船要胜于福建船。广东船船型大,船材使用产于南方的硬木铁栗木, 所以在两船相碰撞的时候能够击碎福建船。 顺便提一下,《筹海图编》中还论述了日本船和中国船的差异: “ 日本船和中国船不同,使用的是大木,而且只选相合的材料。连接时不用铁钉,而用铁片固定。而且也不用麻筋桐油,缝隙间仅填埋短水草。总之,造日本船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费用也很高昂,因此非有莫大的财力不能轻易制造。 有传闻称日本制造了成百上千艘大船,但实际上都是无稽之谈。如今看来,倭寇实在寒酸,其船大型的也就能乘搭三百人,中型的能乘搭一二百人,小型的则是四五十人至七八十人,而且低矮狭窄。如果遇到巨舰,想要进行迎击也不容易,轻易就沉没了。因此,他们都很惧怕广东船和福建船。 再看其构造,这种船的船底是平的,因此不能切开波浪。 而且风帆总是悬于桅杆正中间,帆端不像中国那样是被挂住的,所以不能被有效利用。顺风的时候尚好,无风以及逆风的时候只能放下桅杆,用桨划船,因此渡过外海怎么也需要一个多月。” 全书大体上都是这样的论调,也不知道到底说中了几分。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福建奸民还向倭寇提供了技术支持。 《筹海图编》中写道:“ 近年来倭船之所以能够轻易抵岸,都是因为福建沿海的奸民买下倭船,将其船底改造后又交回给他们。改造船能突破波浪,不畏横风和暴风,仅费数日便能到达。” 福建战舰 在此,我们再来说说他们引以为豪的福建战舰的构造。福建船高大且宽敞,看起来就像楼阁一般,承载百人不在话下。船底尖锐,仿佛能劈开波浪。上部宽广,其首昂而口张。船尾也同样高扬,建筑着三层舵楼。舷侧均贴护板,其上竖立着巨大的茅竹,围起来仿佛像城垣一般。船上有两根桅杆。 船的内部分为四层。*下层不住人,堆满土石以增加船体的重量,以免船随水漂流。第二层是士兵的起居场所,覆盖着木板,得从上面用梯子下去。 第三层左右有六扇门,当中设有水桶。船前后有木锚, 系着棕榈缆绳,于此下椗,起椗。*上层像露台,在第三层用梯子从通口爬上去。仿佛栏杆一般的木板围在船体两侧,人可以靠在上面进攻敌人,还可使用弓箭、石头、火炮自上而下瞄准射击。 如果遇到敌人的小船,就撞击其船体将其击沉。由于船很高,所以敌人难以迎击。这是福建船的优点,福建船真可谓是海战的利器。不过,虽然福建船在顺风和顺潮时行驶得很快,但是却转身不便。另外由于船体太大,无法停靠在岸边, 上陆时要使用小舟接驳。 歼灭倭寇的名将戚继光( 字元敬,生于山东登州卫的军人之家,在浙江、福建立破倭之功,后又有防御北虏之绩)曾这样评比福建战舰和倭寇船的优劣: “ 福船高大如城堡,人力难以开动,全得依赖风力。而倭寇船矮小,与苍山船( 浙江台州太平地方使用的渔船,是帆橹兼用的小型船,用于追踪小型的倭船)相似。因而只要福船对上好风向对其进行压制,形势就仿佛大车碾压螳螂一般。这是船力之战,而非人力。我们一直以来都以此制胜。但如果倭船也和我们的福船一样大,我方就难有必胜之策了。 不过,福船吃水深达一丈一二尺。虽然这在大洋上非常管用,但到了浅滩,福船就经常触礁,而且无风的时候不能开动。因此只要倭船闯入内海,沿浅滩行驶,福船就束手无策了。”

明帝国与倭寇 作者简介

三田村泰助,1909 年生,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专业毕业,曾作为内藤湖南的助手整理满蒙关系史料,立命馆大学教授。著有《清朝前史的研究》《明与清》《宦官》等。 许美祺,1986 年生,广东茂名人。东亚历史文化研究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员,现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系讲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