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作者:梁颐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7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384966
  • 条形码:9787504384966 ; 978-7-5043-849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本书特色

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观摩和学习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和人文素质。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从零基础学会影视作品赏析写作,其中有很多近年流行的影视作品,通过阅读,不仅能了解影视理论,还可以丰富影视鉴赏知识。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从易教、易学的实际目标出发,用生动丰富的影视作品经典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可以采用的理论角度和内容。全书分为六章,分别从影视作品的导演、选材、结构、艺术手段等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 本书和其他“影视鉴赏”类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选用经典影视理论和经典作品,将理论性和实用性结合,简洁直接、开宗明义,通过多部作品的赏析解读,提供一个可以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很短的途径了解和掌握影视作品鉴赏的实用理论和方法。目的是为了授之以渔,赋予学生自己专业角度鉴赏影视作品的思路和能力,不会在新媒介环境中面临海量的影视作品鉴赏信息感到茫然。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目录

**章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 / 001

1.1 “作者电影”理论溯源与阐释 / 003

1.2 精品赏析之《心花路放》 / 006

1.3 精品赏析之《后会无期》《小时代3 刺金时代》 / 013

1.4 精品赏析之《烈日灼心》 / 026

复习思考题 / 041

第二章 影视作品是集体无意识的表征 / 043

2.1 集体无意识与影视创作 / 045

2.2 精品赏析之《来自星星的你》 / 049

2.3 精品赏析之《假如爱有天意》和《狼少年》 / 057

2.4 精品赏析之《何以笙箫默》等霸道总裁剧 / 064

复习思考题 / 078

第三章 三幕剧是吸引受众的经典剧作结构 / 079

3.1 好莱坞主流剧作结构——三幕剧 / 081

3.2 三幕剧中的人物与冲突 / 084

3.3 精品赏析之《战狼2》 / 086

3.4 精品赏析之《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 / 090

复习思考题 / 094

第四章 社会学作为赏析依据 / 095

4.1 “格栅—群体”理论作为情节设置的依据 / 097

4.2 女性主义 / 099

4.3 精品赏析之《触不可及》 / 103

4.4 精品赏析之《末路狂花》 / 108

4.5 精品赏析之《欢乐颂》《延禧攻略》等大女主剧 / 117

复习思考题 / 126

第五章 影视作品是音画结合的艺术 / 127

5.1 影视音乐的审美特质与表现 / 129

5.2 影视音乐的功能 / 133

5.3 精品赏析之《马路天使》 / 137

5.4 精品赏析之《海上钢琴师》 / 140

5.5 精品赏析之《千与千寻》 / 145

5.6 精品赏析之《爱乐之城》 / 149

复习思考题 / 157

第六章 蒙太奇是构成影视艺术的基础 / 159

6.1 蒙太奇理论溯源 / 161

6.2 精品赏析之《辛德勒的名单》 / 166

6.3 精品赏析之《摔跤吧,爸爸》 / 173

6.4 精品赏析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 177

6.5 精品赏析之《绿皮书》 / 180

6.6 精品赏析之《天使爱美丽》 / 183

复习思考题 / 187

参考文献 / 188


展开全部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节选

4.5 精品赏析之《欢乐颂》《延禧攻略》等大女主剧 “大女主剧”是当今影视制作领域的一个热门概念,指的是以某一女主人公为故事核心,按照其成长历程展开故事,所有剧情围绕女主人公展开的影视剧目。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大女主剧”已经成为影视制作领域的热门选题。 纵观近几年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影视作品选题方面,对能够满足当下女性受众共情、共鸣等诉求的女性电视剧的偏好加强。2011 年《甄嬛传》在业界收获了很高的评价,也正式拉开了“大女主剧”热播的序幕;四年后,《芈月传》收视爆火并创下五年收视率新高,影视圈掀起“大女主剧”的制作高潮;2017 年更是呈现井喷之势,《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年花开月正圆》 等均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与较好的口碑;直至2020 年“大女主剧”的霸屏现象仍然存在,如《且听凤鸣》《斛珠夫人》《三千鸦杀》的热映。市场和题材的双重驱动,让受众心甘情愿为其买单。 “大女主剧”对年轻女性的精准辐射,让其具备了庞大的受众基础,众多女性在甄嬛、芈月、延禧以及楚乔等角色身上获得了情感共鸣。除了上文谈到的大女主剧外,《女不强大天不容》《凤求凰》《我的前半生》《欢乐颂》《延禧攻略》等都是近年来较火的大女主剧,均是以女性在逆境中的自我成长、自我蜕变为主线,一路展现主角的敢爱敢恨、敢做敢当,从中折射出世间百态,表达了“聚焦女性故事,展现女性成长”的主题。然而,在众多大女主剧中,2015 年收视大热的电视剧《欢乐颂》和2018 年暑期大火的《延禧攻略》仍有其可圈可点的特殊之处:两部剧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不同于先前大女主剧中较多的“傻白甜”形象。 《欢乐颂》讲述了住在“欢乐颂”小区同一楼层的五个女孩的成长故事,剧中的女主们试图摆脱传统观念对淑女的认定,都为了理想中的自己而活。剧中不乏多元女性形象的存在:安迪智慧多金,樊胜美乐于助人,曲筱绡古灵精怪,邱莹莹乐观自信,关雎尔温柔乖巧。她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并且性格迥异,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朋友并且互相扶持度过人生的许多艰难时刻。剧中不乏大量在上海努力奋斗*终得到成长和蜕变的情节,表现了虽然外貌不同,但是追求独立的精神相同,并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斗争、不断成长的女主们的故事。 特别提示 关于《欢乐颂》中五位女主是否都属于真正独立的人物类型,是有争议的。关于其他大女主剧是否充分体现了女性主义,也是有争议的。毕竟,“女性主义”本身就是有争议的话题,所以,在结合女性主义写作影视剧评论文章的时候,要注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言之成理。 与《欢乐颂》中的女主有类似的特点,《延禧攻略》中的女主魏璎珞也具有独立斗争精神。而且,她没有诸如温顺、软弱等传统女性的特质,她是一个锱铢必较、有仇必报的人物,在人物形象特殊设定的基础上,该剧也改变了生活在宫廷中的大女主成长故事中的宫斗情节模式,紧扣“攻略”二字发展情节。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底层角色,魏璎珞凭借着智慧和胆识步步为营、见招拆招,从*底层的宫女到握有权力的皇贵妃,可以说是现代女性渴望的成长之路的镜像体现。该剧之所以吸引受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部“爽剧”,女主角魏璎珞一路过关斩将、收获众人钦佩与爱慕的剧情迎合了女性受众的自我认识与想象,产生了自我心理的对象化投射,她代表了当下女性的主流话语,在这一层面上吸引了受众。同时,该剧塑造的另一位女性角色也具有特殊性,富察皇后与魏璎珞既对立又相似,她本身是一个男权社会体制下的被规训者,但在她身上仍存在着与魏璎珞相似的一面。富察皇后对魏璎珞的帮助与保护也是富察皇后自己对希望的爱护,通过富察皇后身上反射出的规训、反抗和觉醒,女性受众可以观照自身引起强烈共鸣。 大女主剧不仅在国内成为热播剧,在海外也收获了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典型的即如《延禧攻略》,这部剧在网络开播后获得了超过170 亿的播放量,版权已出售给全球70 个国家和地区。而这部剧之所以成功地受到海内外受众的欢迎,与女性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有关。 特别提示 上面的一小段是过渡段,在文章不加“小标题”划分结构的情况下,过渡段的使用对文章很重要。 2017 年“ Women’s March”这场女性主义活动,席卷了美国及多个国家,美国多地的游行人数已达十万以上,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大型抗议游行活动。2017 年“Me Too”运动从美国到法国再到中国,全世界的女性越来越意识到她们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整个时代已由“他定义”到“她定义”。全世界范围内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也影响了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 技巧贴士 写作赏析影视剧的文章,结合大的时代背景讨论问题是可以选择的路径。毕竟,文章需要避免观点的大众化,但是,观点要出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不妨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去讨论问题,如此一来,可以让文章的视野更加开阔。 根据2019 年清博大数据发布的《2018—2019 年度互联网和新媒体趋势报告》,新媒体用户层呈现出“女性群体引领媒介消费”的新格局,这说明迎合女性受众需求已经成为媒体生产的市场导向。因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影视剧传播渠道已经大大拓宽了,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电视平台,视频网站等新媒介平台层出不穷,这些平台都为影视剧搭建了多元化的传播载体,而新媒介平台的受众主体绝大多数为年轻群体,同时,在这些群体中,女性受众一直是电视剧受众的主力军,女性是具备很强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重要收视群体,因此,如果能够得到女性受众的青睐与支持,必然会对提高收视率有益。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大女主剧选题的热度升高。大女主剧在内容上对女性形象进行更加深刻的描述,传播强烈的“女性主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特别提示 对于影视剧制作领域的热门概念,可以讨论的方面很多,但是,不管讨论热门概念的哪一方面,对其的分析,都需要注意观点的辩证性。 关于大女主剧,受到关注的问题如:古装大女主剧呈现占据市场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女性题材的表达范围,同时也难免让受众出现审美疲劳。 其实,与古装剧相比,当前现实题材中的女性题材作品更注重都市女性的生活、婚姻和自主成长,而现实主义的魅力是古装剧无法比拟的。 当前影视市场并不缺乏现实题材大女主剧成功的实例。阿耐就是当今中国影视文学创作界一位不可忽视的大女主剧的创作者,她笔下的主人公也是典型的成功女性,从其代表作所塑造的大女主形象,能看到一条经历挣扎、反思后日渐趋向独立自主的女性心理发展脉络。荣获第25 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就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在剧中,姐姐运萍的性格不是“自我牺牲者”的角色设定,而是扮演了人生导师的角色,对弟弟、丈夫等家庭成员在人生关键时刻进行了帮助和引导,从她身上,受众可以看到,女性不再是躲在男人身后唯唯诺诺的妻子,而是能站在男人前面独当一面的坚强女性。这正体现了现实题材大女主剧创作风格中“女性意识”的崛起。 改编自阿耐小说的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五个女孩,可以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奋斗独立女性的缩影。应广大受众的“叫好”呼声,在 2017 年又推出《欢乐颂》第二部。同名小说的作者阿耐始终带着冷峻的反思态度,她不止于对人物外部形象和行为的肤浅描绘,而是带着导向性的价值批判,对人性进行反思和探讨,如剧中樊胜美和安迪的原生家庭对她们人格的深远影响,看似玩世不恭的富二代曲筱绡也有自己要追求的幸福。虽然这些女孩各有各的不易,但她们从不将自己依附在男人身上,而是活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剧中不仅仅止于描述几个女孩的生活,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阿耐把社会中男女两性的不平等标准等现实问题置于受众面前,引发大众关注女性平等发声问题。 如前所谈,现实题材的《欢乐颂》和古装剧《延禧攻略》对女主的塑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傻白甜”,而是展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女性,且勇于把自身的欲望和魅力展现出来。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古装大女主剧,还是现实题材的大女主剧,女主的“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可以说,未来,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的大女主剧,要想成功,一定要在女主的女性意识方面做大、做强。也就是要让女主具有更强的女性意识,更独立自主、更坚强勇敢,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大女主剧的创新。未来创作的大女主剧,一定要打破大众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在各类社会关系中不再以男性作为参照系,女主不需要依靠他人的道德评价和标签来绑定自己。从深度的心理机制分析,让女主具备强势的心理,不是让女主具备受害者心理或报复心理,这种强势心理是在自我奋斗之后的真实自信的充分展现。因为女主经历自我奋斗之后,能够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中生存,唯有自身的强大、自己具有足够的实力,才是获得快乐、保证生活质量的途径。对大女主剧中的女主来说,人生*好的路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路。当然,对女主“实力”的理解不应该是狭隘的,对女主而言,智慧、学识永远是比美貌、财富更重要、可靠的实力。 大女主剧引起讨论的问题还有如:大女主剧对配角女性的形象塑造受到指责。 在电视剧的叙事中,为了衬托主角的完美而设置几个配角作为陪衬是常规的套路,但是,在几乎所有大女主剧中,对配角女性通常会进行黑化、贬低,以至于有的配角女性不仅人格狭隘,缺乏独立精神,甚至愚蠢或者恶毒,从而体现出对配角女性“刻板印象”化塑造的特点。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大女主周莹,凭着自己的好学、勇敢、坚强,做事风格堪称“胆大妄为”,她不仅拒绝了给沈家二少爷沈星移做通房丫头这样被认为是“攀高枝”的“好机会”,还想要学习做生意,当男主说:“女人不能做生意”的时候,她勇敢地问出了“ 为什么女人不能做生意”这样的问题。周莹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谓优异,她懂得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刻苦,虚心向他人请教问题。甚至,她还知道能力的重要性,她质问沈星移:“除了吃喝玩乐,你还会干什么?除了沈家的银子和姓氏,你还有什么?你都这副德行了,还来救我?”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的学习精神和进步能力毋庸置疑,此剧塑造了一位如此智慧、自强不息的女主,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大女主剧,可惜的是,这部剧几乎是女主周莹的“独角戏”,为了突出周莹的“完美人设”,剧中设置了因嫉妒而黑化的吴漪,因爱恨而妖魔化的胡咏梅,刁难顽固且不通情理的女主婆婆。这种让女主自带主角红花光环、让配角化为片片绿叶的映衬法则,一方面是对其他女性角色丰富性的阉割;另一方面,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对于女性“刻板印象”化塑造的体现,即使对表现女主的个人优秀特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但众多负面女性角色的塑造可能会给受众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带来消极影响。 可见,《那年花开月正圆》虽说是体现女性主义的优秀剧作,但从对配角女性的塑造角度去欣赏的话,仍可发现其对女性主义的理解不够充分。表现女性主义的电视剧在情节设置上,不是要让女主在众多女性中一枝独秀,将女主塑造为凌驾于其他女性之上的“女神”,赢得剧中不止一位优秀男性(通常是外表俊郎的成功男性)的爱,让不止一位男性角色如众星捧月一般地爱护着、宠爱着,从而使得女主屡屡受到他们源于真爱的、难以自控的热心帮助,在事业的征途可以一路高唱凯歌。 而且,大女主剧中的不止一位男性角色甚至可以为了女主放弃一切。这种情节设置隐含着一种奖罚制度:将男性的爱与庇护作为对好女人(女主)的褒扬,以监禁、放逐、失去男人的爱作为对坏女人(配角)的惩戒。这种大女主剧讲故事的“独她*美”“万众瞩目”套路,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反而是偏颇的。真正意义上表现女性主义的影视剧应该是所有女性都同样拥有成长、进步进而独立的机会和能力,都同样拥有真正的实力,都同样受到尊重。现实中,某位优秀的女性也并不一定要如剧中那样,压倒众多女性,这样的剧情会扰乱受众对于女性主义的认识,形成一种畸形的女性主义倾向,从而阻碍女性主义的发展。 同理,女性主义也不意味着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压倒女性就压倒男性。然后,按照这种思路,让女主或者是在生意的事情上,或者是其他事情上,强势地将男主打败,然后如《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所表现的:周莹让沈星移将脸和头发装扮成女人,穿着女装在热闹的大街上游走示众,并且要喊着:“我输了,我不如女人。”这也是对女性主义狭隘理解的表现。真正的女性主义是女性和女性、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平等、和谐共处,而不是强弱对决。归根结底,智慧和爱从来都不是两极化的。 当然,大女主剧热度高涨产生的问题不止上述内容。在此,我们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发人们对大女主剧未来发展的思考。当前世界正处于女性意识迅速崛起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自我意识觉醒具有更高的追求,社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实现女性解放的进程之中。应引起大家警醒的是,在一些方面,当前我国电视剧作品中展现的女性意识仍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女性的形象建构以及性别秩序观念都正处于不够成熟的过渡期。若想对女性主义的表现不再是偏颇的、极端的,大女主剧未来要走的路任重而道远。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基础教程 作者简介

梁颐,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传媒系副主任(Course Leader)。研究方向为媒介环境学、影视艺术。曾出版《影视艺术概论(第2版)》等图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如Explorations in Media Ecology 、《国际新闻界》《新闻界》《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电影文学》《电影评论》《电视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论文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学术论坛、“乡村、文化与传播”国际学术周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