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作者:彭学军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0.7(6.3折) 定价  ¥3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212600
  • 条形码:9787521212600 ; 978-7-5212-126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本书特色

★ 荣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去冒险,去想不到的地方解一个谜 ★ 守望童年、感恩生命,感天动地的深情大爱,直击心灵的悲悯情怀。 彭学军的《浮桥边的汤木》以古老而平易的人生哲理编制无巧不成书的戏剧机枢。汤木误以为时日不多,重新认识和审视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勇敢、坚强、友爱、善良。相守有涯、生命有限,一个男孩令人信服地经历了精神的成长。 ——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授奖词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内容简介

汤木,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名字却洋里洋气——听上去像是“汤姆”。 爸爸姓汤,而妈妈怀孕的时候恰好在读一本叫《汤姆的午夜花园》的书,于是汤木便拥有了这样一个名字。 一天,汤木爬到屋顶去玩,无意中听到了一段从一个简陋的木板阳台上传出来的对话:有人预谋要杀死他——汤木,浮桥边的汤木。 汤木陷入了悲伤和恐惧之中。他决定守住这个生死秘密,用自己的力量来应对这步步逼近的“杀身之祸”。在这段孤独的冒险旅程中,这个十岁的男孩逐渐蜕变、成长起来,变得善良、勇敢和坚强。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目录

一 不能让他活到放暑假 二 大声哭、放声唱 三 十岁男孩的遗书 四 六月九日的早餐 五 话多多的多多 六 生死之交 七 毒草莓 八 合唱团 九 又是星期天 十 浮桥上的花妖 十一 多多的话弄丢了 十二 索赔事件 十三 小白船 十四 花圃 十五 期终考试 十六 *后一个晚上 十七 放暑假了 尾声
展开全部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节选

一 不能让他活到放暑假 男孩趴在墙头上,他打算像猫一样爬过去。 这堵墙不算窄,有大半张课桌那么宽呢,墙头上也没有那种暗器一样的玻璃碴儿,爬过去应该不难。而且,男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穿了条耐磨的牛仔裤,膝盖上还绑了一对旧口罩。 这段墙连着附近人家纵横交织的墙头和高低错落的屋顶,男孩要爬上墙头很容易——从自己房间的窗户爬出去,脚刚好能够着。 像电视里的大侠一样飞檐走壁,是什么感觉呢?每当男孩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一片水泥的或各色屋瓦的房顶就会这么想。当然,说飞檐走壁是夸张了点,可到屋顶上溜达一圈,和在大马路上散步比,肯定是两码事吧? 今天是周日,吃过午饭,爸爸说去见一个证人,在报社做记者的妈妈也说有个采访。他们出门了,却不让男孩出门。尤其是妈妈,说爸爸是律师,做这一行容易得罪人,怕有人报复,会伤害或绑架孩子。所以,只要他们离家时间稍稍长一些,妈妈就会把大门反锁上。 锁就锁呗,今天还真无所谓,男孩正好有机会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翻出窗口,男孩稳稳地落在了墙头上。这墙一端是一堵高墙,大人也上不去;另一端逶迤而前再拐个九十度的急弯,就和邻家的、邻家的邻家的围墙和一大片屋顶连起来了。可是,拐那个九十度弯之前有一段墙,是和小巷相邻,路人一抬头就能看见男孩。 还好是周末的午后,过路的人不多。男孩看好一个空当,开始往墙的那头爬去。 刚爬了几步,下面来了一只黑猫,黑猫贴着对面的墙根儿走,一抬头就看见了男孩。 “喵——”黑猫冲男孩叫了一声,歪着脑袋看着男孩,那意思好像是:你怎么学我走路的样子? 男孩气恼地冲黑猫挥挥手,叫它一边儿去,少管闲事——走自己的路吧,管别人猫一样地爬行!可是,黑猫不听,干脆蹲下来看着他。男孩只得停下来,咬牙切齿地瞪着它。 终于,黑猫厌倦了这种无趣的对峙,冲男孩懒洋洋地叫了一句,走了。 男孩继续爬。 这段是一家仓库的围墙,墙里是个小院子。小院里有一棵小树,树枝上挂了一块花花绿绿的东西,男孩觉得有点眼熟,细一看,原来是妈妈的丝巾。这条丝巾妈妈很喜欢,不见了还找过一阵子,看来是晾在阳台上被风吹落到这里的。 屋檐下有一堆瓷器,都是残破的。大门敞着,能看见里面成堆码放的瓷器,坛子呀、盘子呀、花瓶呀、碗呀什么的。爬过这段,朝里拐一个九十度的弯,就远离了小巷,路过的人就看不见他了。 现在,男孩觉得自己很安全,爬到一处背阳的地方就坐下来,靠在墙上休息。男孩一歪头,看见墙头上有一蓬很茂盛的狗尾巴草,一根一根狗尾巴浸在阳光里,每一丝毛尖上都像是缀了一粒油星,光芒闪耀。 男孩揉了揉双膝,虽然绑了一对旧口罩,可膝盖硌得还是有点痛。然后,男孩把腿伸直,摆了一个很舒服的姿势,抬头看了看天,天极蓝,也空,没有一丝云和一只鸟儿。 这一片是老城区,老街小巷里的民居多半是带骑楼的。骑楼就是楼上的部分往外伸出来,悬空着的,像探出去的山崖一样,这探出去的空间,有的人家做阳台,有的人家做卧房。男孩家住的这条小巷就有很多这样的骑楼,深褐色的木板,质朴又古旧,像一帧老照片。太阳好的时候,窄窄的小巷就变成了一条阳光通道,骑楼上会晒出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看上去,宁静又鲜活。 几年前,老城区有很大一片的,多半都是骑楼式的建筑,商铺、民居、寺庙、学校、医院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还有一座小小的教堂,教堂里有一座钟塔。据说,钟塔比教堂古老多了,教堂拆了建,建了又拆,可钟塔始终都在那里,独寂而又坚定,像是一棵长了几百年的老树,庞大的根系已深深地扎进了大地,盘根错节,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它了。 钟塔是用石头砌成的,石头已经发黑,有些地方风化了,看上去像久经沙场的老兵裸露着的伤疤。春天的时候,石头上糊了一层绿苔,石头缝里会有一些小草和野花随风摇曳,像是老树上长出的新枝,使得这座古朴肃穆的钟塔有了几分生命的气息,让人觉得,它是真正“活着”的。 至于那口锈迹斑斑的钟,似乎从来就没响过。 那是一座沉默的钟塔。 男孩没想到这个位置可以看到钟塔。四周好些建筑,包括教堂都拆了,只留下了这座钟塔。远远看去,孤寂又伟岸。有人说不久钟塔也会被拆掉,有一条大马路要从那里穿过;也有人说钟塔是文物,是要保护起来的。前一阵还听妈妈说过,有许多市民打电话到他们报社,呼吁留下这座钟塔。 留也好,拆也罢,男孩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可这会儿,从这个角度、这个位置看到钟塔,突然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 男孩一骨碌爬了起来,像钟塔一样笔直地站好,他觉得自己和钟塔处在了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有了一种钟塔的伟岸。这个城市的人,有谁能这样和钟塔遥遥相对、平起平坐?别说孩子,大人也没有吧? 男孩很想大喊一声,和钟塔说点什么,他觉得钟塔能听见,也能听懂。可是,附近的居民也能听见吧?男孩只好压抑住这种冲动,继续往前爬。 突然,一阵地动山摇的声音从墙根响起,男孩侧转脸往下望去,院子里葡萄架下躺着一个大胖子,半张着嘴打着呼噜,睡得正酣。突然,男孩看见什么东西掉在了胖子的嘴角边,呼噜声戛然而止。胖子伸出舌头把那东西舔了进去,嘴唇嚅动了几下,翻过身,呼噜声又骤然响起。 男孩目瞪口呆。透过葡萄枝叶的缝隙他看得真真切切,掉下去的东西是一只白白胖胖的虫子。不过好歹也是“肉”呢,味道不错吧? 爬过一扇窗前,男孩看见窗里有一个背影,突然白光一闪,男孩定眼一看,是人家在换衣服,而且,好像是女的。男孩一惊,侧过脸赶紧往前爬。 男的不可以看女的换衣服。男孩十岁,十岁的男孩也是男的。 “呀,好大一只猫!”好像还听到那女的这样惊叫一声。 男孩听了闷笑不已。 再往前爬,男孩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顺着香味爬过去,看见一户人家小小的后院摆满了花,白色的花,花瓣又大又厚,开得欣欣向荣。男孩认出,那是栀子花。 男孩从花香中穿越而过,这是一个三角形屋顶的阁楼,窗子很小,窗边挂了一串玻璃做的小动物的风铃。男孩悄悄地伸过头去,看见窗边是一张小书桌,桌上摊着练习本,课本、文具还有书包放在一边。书桌边还有一个藤艺的小书架。 男孩断定,这是一个女生写作业的地方,因为文具盒上贴了好些卡通美少女的大头贴,桌子上还放了咬了一半的德芙巧克力和一瓶西梅——不用说,这个女生喜欢边写作业边吃零食。 男孩把头伸进窗子里听了听,楼下没有声息,大概没人在家吧。但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男孩想,这间阁楼很可能就是刚才看到的后院开满了栀子花的人家的。男孩拿过摊开的作业本看了看,作业本上有一个大大的红叉,还有老师用红笔写的“订正”,后面是空白——也许是还没来得及做,也许根本就不会做。 再看要订正的这道题,男孩一惊:这不是昨天的数学作业吗?他当然做对了,比这更难的都不在话下,男孩的数学很好。 这道题是这样的: 龟兔1000m赛跑,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5倍,兔子中途睡觉,醒来后追到离终点100m时,乌龟已经到终点了。问:兔子睡觉时,乌龟爬了多少米? 男孩在窗前蹲下,唰唰唰,几分钟就订正好了——

浮桥边的汤木/去冒险 作者简介

彭学军,生于湖南吉首。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主要作品有《你是我的妹》《腰门》《浮桥边的汤木》《建座瓷窑送给你》等。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小说大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多种文字输出国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