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神经内科学(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3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神经内科学(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3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622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3.7(8.5折) 定价  ¥1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神经内科学(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3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312295
  • 条形码:9787117312295 ; 978-7-117-3122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神经内科学(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3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内容简介

    本版教材是以、2版《神经内科学》为基础,根据其使用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及神经病学领域的近期新进展,做了一定的增删与修改,基本上保留了本系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风格特色,力求突出优选性、实用性、可读性。内容的选择围绕“诊断、治疗、热点、难点、争议”的10字方针,并贯穿“回顾、现状、展望”,以“现状”为主的精神。兼顾突出亮点与系统性,但不特别要求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更加注重通过经典研究历程案例的介绍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期望达到启迪思维、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本书避免传统教科书或纯综述风格。在可能的情况下,内容尽量有亮点,并力求新颖、生动、有吸引力。本版(第3版)与第2版相比内容有所增加,由38章增加到了42章,并尽量反映国内外近期新非常不错指南意见。 本书内容除包括神经内科传统病种外,还加入了本学科与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内容,例如与内科和精神科有关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开阔的临床思维和多学科合作的能力。

神经内科学(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3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目录

绪论

**篇 脑血管疾病
概述
**章 脑卒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节 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一、平扫CT对超早期卒中的诊断
二、CT灌注成像
三、氙CT
第二节 MRI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一、急性脑卒中多模式MRI
二、MRI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选择
三、MR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评估
四、MRI对缺血性卒中病因研究的价值
五、MRI的脑血管管壁成像研究
六、MRI在脑小血管病的应用
第三节 超声的应用——优势与局限
一、经颅多普勒
二、颈部血管超声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第五节 核医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一、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第六节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实质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策略
一、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时间窗内的影像学检查策略
二、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脑实质影像学检查
三、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
四、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指南现状
第二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产生背景及在近年指南中的变迁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在近年指南中的变迁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新定义的相关争论
一、急诊影像学评价的可靠性
二、急诊影像学检查的可及性
三、流行病学数据的可对比性
四、脊髓或视网膜短暂性缺血发作
五、准确鉴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的意义
第三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二、不同发病机制相应的临床特点
第四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早期管理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要紧急干预——不争的事实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住院选择——利大于弊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的评估——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五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和预防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探讨——任重而道远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级预防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
第三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节 概述
一、概念的分歧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分型:TOAST分型仍未过时
三、诊断与治疗——循证指南指导下的个体化处理是必然趋势
第二节 溶栓——高效与窄谱的困扰
一、概述
二、溶栓疗法的临床研究历程——失败、成功与再困扰
三、进一步待研究的问题
四、临床应用——指南意见
第三节 抗血小板治疗的成功与挑战
一、概述
二、研究历程与临床证据——已成功解决的问题
三、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的新挑战
四、临床应用——指南意见
第四节 抗凝——何者受益?何时使用?
一、概述
二、研究历程与证据
三、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优势与局限
四、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何时重启/启动抗凝治疗
五、待研究的问题
六、临床应用——指南意见
第五节 降纤——充满希望而曲折的循证之路
一、降纤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循证历程
二、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三、临床应用——指南意见
第六节 神经保护路在何方?
一、神经保护剂的热点研究
……

第二篇 发作性疾病
第三篇 运动障碍性疾病
第四篇 周围神经疾病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第五篇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及免疫相关疾病
第六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七篇 遗传与变性疾病
第八篇 脊髓疾病
第九篇 多学科相关性神经疾病
第十篇 神经疾病治疗方法的应用与探索
展开全部

神经内科学(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3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作者简介

  刘鸣,医学博士,教授(四川大学二级),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在英国爱丁堡、牛津及伦敦等大学研修脑血管病与循证医学2年。先后任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副主任,世界卒中组织(WSO)理事及会士(FWSO),世界卫生组织(WHO)脑血管病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崔丽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神经科杂志》名誉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协和医学杂志》等6个杂志副主编等。世界神经病学联盟ALS研究组委员(WFN Research Group for ALS/MND)。    谢鹏,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1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届全国创先争先奖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第二届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张杰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及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学组副组长、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南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经系统罕见病精准医疗工程中心主任。担任《中华神经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副主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