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悬铃木咖啡馆

悬铃木咖啡馆

作者:半夏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36.8(7.5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悬铃木咖啡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36526
  • 条形码:9787559836526 ; 978-7-5598-3652-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悬铃木咖啡馆 本书特色

半夏是独特的观察者,与虫在野,与人在城,绵密的经验,讲出了一城的精致与忧伤,美的是故事的形制,拥挤的孤独兀立其中,来了又去,说了又说,在这家悬铃木咖啡馆里,邂逅你我…… ——张炜、李敬泽、鲁敏、计文君 联袂推荐

悬铃木咖啡馆 内容简介

一百年前,由越南河内铺来的米轨铁路给昆明城带来了现代化的风气。一个阮姓越南女人,在很繁华的老街上开了一家法式咖啡馆。从此,各色人等在这里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熙来攘往。遗憾的是这家一直飘着咖啡与面包甜香的咖啡馆在造城时代成为往事。在新怀旧景观里,悬铃木咖啡馆开张,剩女、自欺者、被情欲吞噬者、世相观察者、中产阶层精英、窝囊废、亡命天涯者、寻亲者次第登场,被习惯在咖啡馆写作的作家紫苏拼接连缀,一座故城的前世今生得以浮现,个体的现实挣扎和精神困境慢慢上演。小说的末尾,悬铃木咖啡馆一个又一个有关老街的传奇开始演绎和复活……

悬铃木咖啡馆 目录

引 子…………005

清 秋…………013

自 欺…………052

旋 涡…………086

腔 调…………148

喜 感…………201

旧 案…………234

去 向…………310

悬铃木咖啡馆…………368

后 记…………380

展开全部

悬铃木咖啡馆 节选

悬铃木咖啡馆 半??夏??著 周梦清跟我一样是走进新同仁街的悬铃木咖啡馆后,成为常客,成为章小秋的朋友的。周梦清来这里是因为她出生在旧同仁街的一个老院子里,而这个拆了的老院子,据她说就在咖啡馆现在所处位置的下面,梦清的故事部分出自她的讲述,部分是我看见的。 算了,我昨天想了一天,想明白了,那种男人,松松就被狐狸精勾引了,我要他做甚?真要是嫁给他,那他随时都会被勾走的,这世上妖精多了。 清 秋 1 这城里,我只喜欢同仁街。我呱呱坠地,是真的坠地噶,坠在同仁街上的一所老房子的廊檐下。 我爱同仁街是因为同仁街在我屁股上盖了个戳,我妈说那是我爹盖的,盖在了我的左屁股墩上。那是个胎记,乌青的一团,可我妈偏就说是我爹弄的,怪他。到现在我都三十老几了,我妈还会拿那胎记说事:小清你贱啊,又回你老窝子去了?就不会挪个屁股,那里有什么好?我嫁给你爹后就在那小咪渣渣 的不隔音的板板房里开始发霉了,还被壁虱咬。 我爹是金碧路邮局的邮递员。三十八年前,我爹还没来得及把我妈往附近的昆华医院 送,我就硬鼓着钻进了这人世间。我一屁股掉在地上,屁股都摔青了——我妈一直这样唠叨,要不是同院子住的潘婆婆救命么,清清囡啊,你就跟妈妈一起死掉了。我妈说潘婆婆从橱柜里翻出潘公公喝剩的半瓶老白干来,倒了洗手,从针线箩里随手抓起一把剪刀,在蜂窝煤烧的炉子上燎了一下,然后剪断脐带,用手把肚子上的脐带结了个疙瘩,用垫单布把我一裹。 潘婆婆边做这些边对着我爹吼:大人连娃娃得赶快往医院送呀!我爹抖手抖脚地把他送信骑的大永久牌单车上的邮包取下来,准备扶我妈坐在后车架上往金碧路上的昆华医院走。昆华医院不远,就在三四百米开外。潘婆婆瞅我爹一眼,扯着嗓子使唤起院子里的邻居们。拉蜂窝煤的陈伯伯立马放下饭碗,扫净三轮板车上的煤渣,叶孃孃找了些纸板来垫在车上。我爹周正明把我妈连褥子、被子一起抱上车,潘婆婆抱着垫单布裹着的我跟在陈师傅的板车后面往医院小跑,我七岁的哥哥竟然由拎了两个装满开水的热水瓶的叶孃孃牵着,也跟在后面往医院跑。 三十八年前,是一九七六年,我不像昆明城里的同代人出生在敞亮的医院妇产科,而是先在家里坠地,然后才去医院妇产科的保温箱里保下一条小命来。我妈说我们母女俩的命是捡回来的,既然捡回来了,这命就有后福了。 2 从前,老同仁街上的居民多数是南洋过来的富商,南洋的富商祖籍多是广东,所以同仁街的房子盖得很有广东味,是典型的二层骑楼。我长大后,去广州见过那种楼。那时候,下雨天我们可以在长廊式的骑楼下玩耍而不怕着雨淋湿。潘婆婆是正宗的广东人,她的昆明话说得有点疙瘩,有些字眼听不清。 潘婆婆是我们那个院子的主人。潘婆婆的男人早年在印度尼西亚当牙医,后来从印度尼西亚经过越南,坐着滇越铁路的小火车一路颠簸到了昆明,在昆明开起了牙科诊所,后来盘下一院房产,就是后来我们住的那个院子。潘婆婆是他男人的第二个老婆。潘牙医在我出生前两年病死了。新中国成立后潘家的院子划归公家,我爹跟我妈结婚后,在这院子里分得一小间房。一个院子连上原来的主人家含巴朗 住了四家人,含巴朗是潘婆婆的口头禅,她说一间房子,那间字她发“刚”音,我们院子里的人也学着她这么说。潘婆婆是个重情的女人,每一年潘公公的祭日,潘婆婆都会在院子里摆一桌菜,给潘公公留一副碗筷,专门给天上的他敬上一杯酒。 我妈说我爹后来花十多块钱买了一瓶贵州的茅台酒送给潘婆婆,谢她的救命之恩。潘婆婆推辞不要,我爹说,潘妈妈,这是敬贡给潘医生的,一定要收下噶。 老同仁街十多年前拆了。房管局给我爹、我妈在西郊的郑和小区分了一套房子。我哥当兵后转业回来在城西边的一家国企当工人,娶妻生子,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 几年前,同仁街的原址上盖起了新的同仁街,建筑外表还是广式骑楼样式。因为地处昆明城的心脏地带,新同仁街被打造包装成了昆明*时尚的商业街区。当时我的事业刚刚起步,我还没有经济实力在那儿盘下一个铺面来。我想在新同仁街有一个真正属于我的窝子,我是在同仁街上扎过根的。 我跟别人说起同仁街时,总是要加一个“我家”做定语。有时我想,一个人在出生时就被属于他的地理格局给框定了命数,这命数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半径有多大,他将来能走出多远。我个人命运的地理轴心就是同仁街。 在滇池旅游度假区我有一套大宅子,是一幢联排别墅的端头,有花园露台,可我不爱在那里待着,尽管那房子装修得很漂亮。我请我爹、我妈住过去享受后半生,他们不愿去,说还是跟老街坊邻居待在一起才舒服,同仁街金碧路的老住户拆迁后都去了郑和小区。那幢上下二层外加一个地下停车库、总面积有三百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后晃来晃去的只有我一个人斜长的、变形的影子。那两百平方米的花园里荒草萋萋,开发商交房时种上的草皮,荒长了两年,已杂草丛生。强势的紫茎泽兰长得有半人高,这一季正开着白花。这栋大宅里的主人竟然不是人,而是那些摇曳生姿的花草。 晓得了吧?我至今还没把自己嫁掉。没我看得上的男人或者说没男人爱上我。我一不留心就剩下了。 往城里来办事时我通常把车开到同仁街的地下车库里。在我家同仁街我锁定了一个落脚处,就是这个名叫悬铃木的咖啡馆。我就像一个偏僻山村的孩子一样生在了自家屋里,然后从一个婴儿到上大学的二十二年间,我都是在同仁街出没的。我是正宗正版的昆明老街上出生的昆明人。 现在的昆明人都喜欢喝茶,我不,我喜欢喝咖啡。这癖好是在紧邻同仁街的金碧路上的南越咖啡馆培养的。老字号的南越咖啡馆是一个姓阮的越南女人开的,传说当年胡志明曾装扮成面包师在那里领导越共的地下活动,西南联大时期,沈从文曾在那里请胡适喝咖啡。是南越咖啡馆那加炼乳的咖啡和法式硬壳面包培养了我甜腻的西式胃口。 金碧路是老昆明城除了南屏街、正义路外*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清末民初,很多下过南洋的广东人包括法国殖民地越南的一些安南人 都跑到昆明来讨生活,他们举家沿着那条自河内始发,到昆明终点的滇越铁路,坐上十天半月的米轨小火车摇晃着来到气候温和的春城昆明。 南越咖啡馆飘出的香味天天都会勾引我那似乎永远饥饿的胃,上学、放学我都要从那里路过,还隔着一段距离,空气里那股香甜味就会直冲进鼻孔。我爹、我妈计划着每个星期都买一次硬壳面包给我和我哥吃。没有吃过那硬壳面包就不会有怀念了,但我吃过,而且次数实在是太少了,这让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女孩子实在很难抵挡它的诱惑。喝上一杯香浓的咖啡的念想就更难实现了,要喝咖啡就得走进南越去,面包可以买了带走,咖啡可不兴拿口缸去端回来喝。 我爹、我妈可不允许我哥和我钻进那地方去。我长到八九岁时,我爹对我说:瞧瞧,小清清,出入南越咖啡馆的都是什么人?含巴朗都是些穿港式细腿裤、喇叭裤的小二流子,小资产阶级分子,往那里去的一看都没个好人样。 那些烫爆炸头的抹外五县变色口红的小骚货、小皮旦 才去那里呢!我妈忍不住在旁边插一句。 那时候我妈自得地说,我们家清清像朵白生生的缅桂花,才不会去那种烂地方呢,长大了也不兴去噶。这类话我记得异常清楚,我都读小学三年级了,我都到南屏电影院看过《红衣少女》了,我爹、我妈还指着南越咖啡馆这么教育我。他们说那话时的样子我忘不掉的,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我跟我爹、我妈出门闲逛,从南越咖啡馆门口经过,当时一股子奶油的香甜味正把我逗得鼻子痒酥酥的想打喷嚏。 我记得南越咖啡馆有三层,一层是火车厢式的卡座,年轻人都喜欢在那霸着座位谈情说爱,二层、三层是雅座,一般是些老广东或生活讲究、有钱的人去那里吃西餐。后来,我们全家一起进去过一次,是我哥应征入伍离开昆明的前两天,我爹决定领全家人上二楼雅间吃一次西餐。我妈有点舍不得,那意味着,那一顿得吃去我爹月工资的一半,至少三十块钱。不过,我爹定了的事我妈倒也不敢违拗,*后一家人还是高高兴兴,过节一样穿上*好的衣服去了。我妈那天专门给刚读初中的我梳了个好看的螃蟹头,上面别了两个小蝴蝶结。 ......

悬铃木咖啡馆 作者简介

半夏,1966年秋出生于云南。云南大学生物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忘川之花》《铅灰暗红》《潦草的痛》《心上虫草》《活色余欢》及纪实作品《看花是种世界观》等。博物学专著《与虫在野》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自然好书.自然生活奖”,第四届“琦君散文奖.特别奖”,第十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创作类佳作奖”,入选2019新浪年度好书推荐榜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