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51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4.9(4.9折) 定价  ¥11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65662
  • 条形码:9787511565662 ; 978-7-5115-656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本书特色

◆全景式重现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牛津欧洲史:100多位院士级大师,40余年打造牛津经典! ◆重现法国大革命历程:国家破产、对欧宣战、恐怖统治、热月政变、拿破仑执政……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面性、可读性、清晰性被《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多家媒体赞誉! ◆翻开本书,跟随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威廉·多伊尔,置身18世纪的法国,感受法国大革命的惊心动魄。 ◆国王叛逃命丧断头台,派系斗争一触即发,对法战争开启倒计时…… ◆牛津大学指定教材!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 ◆既是专业级,又是入门级!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内容简介

1789年7月14日,路易十六写下“今日无事”,与此同时,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旧制度被迅速打破,新秩序亟需确立,权力的真空使法国社会瞬间失序,沦为各方势力乱斗的舞台。
看似顺从的国王,暗中叛逃,很终命丧断头台;
革命政权内部乍现分歧,派系斗争一触即发;
欧洲各国如临大敌,对法战争进入即将开始;
舆论骤变,期待着自由和平等的民众,等来了谣言和恐惧……
本书重现了法国大革命近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国家破产、对欧宣战、恐怖统治、热月政变、拿破仑执政……让读者置身18世纪的凡尔赛宫、议会现场、法国街头、战争前线,全景式感受大革命的波谲云诡,沉浸式体验大转折的瞬息万变。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目录

**章∣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 第二章∣启蒙舆论

第三章∣危机与崩溃(1776—1788) 第四章∣三级会议(1788.9—1789.7)

第五章∣1789 年原则与改造法国 第六章∣革命共识的破裂(1790—1791)

第七章∣欧洲和大革命(1788—1791) 第八章∣共和革命(1791.10—1793.1)

第九章∣对欧洲宣战(1792—1797) 第十章∣外省叛乱

第十一章∣恐怖政府(1793—1794) 第十二章∣热月(1794—1795)

第十三章∣反革命(1789—1795) 第十四章∣督政府(1795—1799)

第十五章∣占领下的欧洲(1794—1799) 第十六章∣革命的终结(1799—1802)

第十七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透视 附录 1 法国大革命大事年表

附录 2 革命历 附录 3 大革命及其史学家


展开全部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节选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章 路易十六的大多数臣民居住在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停滞,尽管18世纪中期引进了一些有益且优质的作物,却因为气候恶化以及人口的增长仍无济于事。17世纪动辄饿死成百上千人的饥荒似乎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随着每一次几乎让所有民众成为乞丐的歉收发生,很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担心现有政府的抗压能力。 贫困是法国*显著的社会问题,没有人能够忽视它。旅行家们都注意到了农村住房残破、农民衣衫褴褛的现象。阿瑟·杨在凯尔西记述:“所有农村女孩和妇女都没有鞋袜,而农夫的脚上既没有木鞋也没有长袜。这是足以撼动国家繁荣根基的贫困……这里让我想起了爱尔兰的贫困景象。” 到处游荡的流浪汉令独门独院的农户提心吊胆,不少市镇的街道上满是乞丐。即便是在*好的年景里,贫困者——这里指那些没有工作或者没有保障的人——也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即800万人。而在较差的年景,工作机会减少,还会有200万到300万人沦为贫困者。大多数贫困者都是老弱病残,其家庭也无法供养他们,而随着人口增长,许多壮年劳动力也很难找到工作或维持生计,在18世纪的法国,物价上涨速度是工资上涨速度的3倍,皮卡第制造业的巡查员让-玛丽·罗兰写道:“今天的工人需要挣双倍工资才能糊口,他们挣的和50年前一样多,而当时的物价是现在的二分之一。” 一个诺曼底教区的神父对此种情况作了描述,他在1774年写道:临时工、普通工人、熟练工人和有工作但不能解决温饱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乞丐。年轻人会去工作,当他们工作到能给自己买好衣服、支付婚礼花销的时候,就会结婚、养育**个孩子,生第二个孩子时就有些困难了,有了第三个孩子后,他们的工资就不足以购买食物以及用于日常花销。每到这个时候,他们会毫不犹 豫地换上乞丐的行头,开始在路边讨生活。 乞丐走的路一般是通往城镇的,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或者期望中)的机会。城镇上的施舍者大多出身乡下,早年离开人口稠密的乡村外出闯荡。许多卫生状况差的城镇死亡率极高,儿童尤其容易夭折。城镇的繁荣基本依靠外来劳动力。移民即使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也能在修道院或者修女院获得救济品。医院和济贫院会接受捐助,用于接纳、救治那些丧失谋 生能力的人。相比赤贫的乡村,城镇里得到私人慈善救助的可能性更大,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免不了僧多粥少,在路易十六时期,资源短缺的情况愈加凸显。 ………… 穷人的行为加深了人们的忧虑。一般说来,他们会接受眼下能找到的东西,但当他们找不到的时候,就毫不羞愧地开始乞讨。乞丐们大都“很专业”,这让那些被他们缠着不放的人开始怀疑他们的乞讨动机,假装吃不起饭的人或者编造倒霉故事的现象确实存在,任何能讨到更多钱的伎俩都值得一试。当他们乞讨不成时,恐吓往往成为更好的手段,而这和犯罪也没什么两样。每个贫民都有可能变成小偷。另一种情况是走私偷运,法国的大地上布满了关口税卡。在乡村有人偷猎,在城市绝望的妇女流落风尘,尽管这实际上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疾病和进一步的衰败,18世纪60年代巴黎有2.5万妓女。 一个从乡下来的姑娘经历大抵是这样的:先做女仆,怀孕,丢掉工作,为了养活孩子沦为妓女。她也许会选择丢掉孩子,而面对一张多出来的吃饭的嘴,不只未婚母亲会这么做。*能体现贫困状况的是弃婴弃儿的增加,18世纪时,这一数字增长了3倍。18世纪80年代全法国大约有4万弃婴,仅巴黎就有8000人,而在像巴约这样仅有1万居民的小城镇,每年也会有50名弃婴,收留这些儿童的医院连人头都数不过来。 他们会把孩子抱给奶妈喂养,而奶妈本身也是赤贫者,在这些机构里,孩子往往活不过5岁。经济状况较好的观察者认为这一切证明了下层的道德水准正在急速滑落,于是考虑该如何教育他们不要这么做,而且还会操心教育到何种程度是妥当的。但这件事的核心在于,法国经济无法为全体农村居民提供像样的生活。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作者简介

[英] 威廉·多伊尔 WILLIAM DOYLE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法国历史研究学会理事。威廉·多伊尔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代表性历史学家之一,以其写作的《牛津法国大革命史》而著称,另有《欧洲旧秩序:1660—1800年》《法国大革命的起源》《牛津通识课:法国大革命》《革命时代的贵族及其敌人》《捐官制度——十八世纪法国的卖官鬻爵》等作品。 译者简介 张弛,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从事法国大革命的研究,著有《法国革命恐怖统治的降临》,译有《法国大革命的起源》等作品。 黄艳红,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近代史,译有《法国革命的思想起源》等十余部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