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读者文摘 成长卷 不完美,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读者文摘 成长卷 不完美,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中 图 价:¥17.6(3.2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读者文摘 成长卷 不完美,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版权信息

读者文摘 成长卷 不完美,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内容简介

《读者文摘·成长卷》系列共六本,这些文字或讲述童年的童真童趣,或诉说生活中的尴尬苦恼,或言说成长的感悟经历,或描绘理想的豪情壮志……总之,处处蕴含着情愫,处处显现着温暖。

读者文摘 成长卷 不完美,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目录

辑回不去的是童年,找不回的是青春/1 在我们去打酱油的那条路上/3 假如春天可以留住/5 好日子/9 想象胡同/12 少年的你,别来无恙/15 家的味道/17 风中有音,光中有影/20 篱笆,篱笆/21 请听我说一下童年/23 贫困生,我一生*高的荣誉/25 慢行火车/27 18岁,我有了束红玫瑰/29 那些年我留过的马尾辫/31 每个热爱孤独的人都有滚烫的灵魂/33 ……
展开全部

读者文摘 成长卷 不完美,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节选

在我们去打酱油的那条路上陈思呈说到打酱油,那曾是我们的日常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的每个孩子几乎都干过。家里做菜要用酱油,下面条要用芝麻酱,早餐要吃下粥菜,都要派孩子到杂咸铺走一趟。打酱油有两种规格:一种是用瓶,另一种是用碟。用碟的几分钱就够了,用瓶的则要两毛钱。两毛钱里,一毛八分钱用于打酱油,剩下两分钱买一颗糖,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这是儿童“打酱油业”的潜规则。打芝麻酱又不同。装芝麻酱的不是瓮,而是玻璃缸,上面盖着的也不是木板,而是大玻璃片。通体透明的玻璃缸,体现了老板对芝麻酱本身的信心,而其姿色和形态确实值得展露,膏油滑腻的样子总能让人产生通感。所以,打芝麻酱的小孩,碟子里盛着五分钱的芝麻酱,回到家里,一般就只剩下三分钱的了,有两分钱的在路上就被舔进肚子了。这是儿童“打芝麻酱业”的潜规则。这些都是我和小夏在这个人到中年的秋天里共同回忆起来的,但小夏记得的比我多。她早慧,五官开放程度更充分,听到、看到、感到的比普通的小孩多。小时候,我们俩分头居于一条街南北两端的两条巷子里,两条巷子里各有一个杂咸铺。小夏打交道的杂咸铺老板是一个热情而瘦的女人,大家都喊她“三姨”,而我打交道的那个杂咸铺老板是一个脸色阴沉的老头,记忆中他从没开口说过话,只听家里的长辈叫他“铜锣伯”,但以我们几分酱油钱的交情,也没到需要开口交谈的程度。如果我和小夏走出各自的巷子,我们可能会在大街上相遇,而且很可能在大街上义井巷口的饼干厂门口相遇。因为,彼时有些孩子打酱油时会特意绕远点,到饼干厂旁边的杂咸铺去——为了尽情地呼吸从饼干厂飘出来的芬芳。饼干厂华丽的芬芳与杂咸铺酸涩清寒气质的对比宛如唐肥与宋瘦。饼干厂像交响乐,杂咸店像《二泉映月》。哎,不,饼干厂的芬芳不能形容也无须形容——体会太深,比喻反而显得玄虚。“饼干厂”三个字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传说中的“流淌着奶和蜜之地”,也许就是饼干厂。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