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作者:吴光辉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21cm 页数: 200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5.7(4.9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50999
  • 条形码:9787559450999 ; 978-7-5594-509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本书特色

“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丛书”,以文字、文学、文化的形式,讲述英烈的感人故事,表现英烈的高尚情操,诠释英烈的不朽精神。每一个烈士的英名,都如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始终矗立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同时,本书为更好地传承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也为教育党员干部走进历史、追寻英烈,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革命本色提供了精神之“钙”。本书是该系列之《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高文华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 高文华(1908—1931),江苏无锡人。1924年,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广东革命政府组织的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工兵团营指导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转入农村,组织发动群众,从事农民运动。后任共青团无锡县委书记。1928年3月被捕。在狱中坚持学习和斗争,以文艺为武器,揭露监狱黑幕,鼓舞广大难友团结抗争。1931年7月牺牲于狱中,年仅23岁。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目录

序章雨花绝唱
**章 寒门学子
第二章 求学南京
第三章 投身黄埔
第四章 北伐血战
第五章 矢志不渝
第六章 回乡革命
第七章 无锡暴动
第八章 惨遭酷刑
第九章 狱中斗争
第十章 青春绝唱
尾声雨花英魂
后记
展开全部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节选

**章 寒门学子 贫困对于高文华而言,是一种人生历练,更是一种人生动力。 贫困使高文华能够亲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百姓的苦难,贫困也使高文华能够较早地产生对黑暗制度的愤恨。当然,也正是贫困使高文华后来立下推翻整个旧的社会制度的大志。 贫困是高文华幼小心灵必须面对的生命*初课题。 1908年11月22日,高文华出生在江苏无锡城南(现为梁溪区)岸桥弄的一幢又破又旧的平房里。 那一天是农历十月二十九,正是深秋季节,秋雨绵绵、落叶纷飞。 那一天,高文华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高汝璜外出打工累病了躺在床上,本来就需要他母亲高华氏服侍,高文华的出生在给这个贫困加疾病的家庭,带来一丝希望的同时,也增加了他家里生活的困难。他的父母便是在这种悲喜交集的情感中,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降生。 按照无锡的风俗,生孩子是要向亲戚报喜的,家里还应准备一些酒席,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挚友,可是高家这种状况,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来筹办?父亲只得拖着病体去街上小店买来一挂鞭炮,在门前炸响以示庆贺,也向邻居们宣布他们老高家生了一个小子。 高文华出生之后,高华氏的娘家知道高家很穷,便送来一些鸡蛋、一篮面条、一只鸡,本来是想让高文华的母亲补养身体,而高文华的父亲累病了正缺营养,母亲执意将娘家送来的这只鸡杀了煮给丈夫吃。按理说,高家还要备下酒席,染上红蛋送给亲戚们,每户至少要送红蛋六个,可高家没有多少钱去买蛋,只得各户人家送了两个红蛋。 按无锡当地的风俗,除了向娘家报生之外,还要在第二天给婴儿服“三黄汤”,也就是用大黄、黄连、黄芪煎成的汤水,用以泻瘀积、祛肠热、清胎毒。可高家穷,哪里有钱去药店买这些?只得一切从简,只给高文华喂了一口白开水。 别人家生了儿子,肯定是要给孩子买一件披风、一件花棉袄、一双虎头鞋,还要买金银项圈、手镯脚镯。高家只能买一根红头绳,系在高文华的手腕上,长命百岁锁自然更是买不起了。 按照无锡当地的风俗习惯,生过孩子的妇女是要坐月子的,一个月不能下地干活,可高家没有人操持家务,高华氏没有几天就下地忙里忙外了。 高文华出生时,本来应该去土地庙供奉土地神,在家里准备一些菜肴、水果、黄酒,燃烧纸锭、香烛,可高家又是一切从简,只买了两个素菜一瓶米酒,供过土地神回来后,又将那两个素菜一瓶米酒带回家来,给高家亲戚全部吃了。 这天午饭时刻,“噼噼啪啪……”的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岸桥弄的巷子里炸响,引来了一条弄堂里的大人孩子驻足观看,大家这才知道高家有了下一代人了。 对于高文华的出生,一阵鞭炮声,就算是*好的庆贺了。 这便是高文华出生时的情景再现,也是高文华家贫困情况的真实写照。 高文华家的贫困是这个弄堂出了名的。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高文华家祖上留下的祖产十分有限,高文华的父亲高汝璜外出打些短工,如为绸丝厂收蚕茧、外出跑些小买卖、为航运码头扛活,全家人只有他的这点经济来源。问题是高汝璜体质很差,加上劳累过度,经常生病。这个时候,全家人不但没有收入,还要去药店买药。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变卖祖上留下的一些家产,甚至要去借贷度日了。 高文华是家中的长子,在他出生之后,他的母亲又接二连三地生下了三个妹妹高福珍、高寿珍、高亚珍,一个弟弟高文英,他家的生活也就更加地困难了。 也正是因为家庭经济的贫困,高文华从小就对贫富对立现状产生了种种疑问。在高文华五六岁的时候,他看到远处有一座高大的洋房,看到洋房里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进出全都坐着洋车,而男孩的父亲穿得西装革履。男孩从不干活,却养得又白又胖,再回头看看自己一身的破破烂烂,看看自己父亲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干活。这两组父子在高文华的脑海里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使小小的高文华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P6-8

雨花忠魂-青春风骨:高文华烈士传 作者简介

吴光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协理事、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散文和纪实文学创作,出版散文集《芦花满天》《废黄河之恋》《寻觅九百年》《一座湖的前世今生》等,以及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废黄河》等。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雨花文学奖、吴承恩文艺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