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作者:韩小蕙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3(6.9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6092990
  • 条形码:9787536092990 ; 978-7-5360-9299-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本书特色

“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20年度中国*好的散文,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或其他传媒上。知名散文家韩小蕙主编花城版散文年选,可谓特色卓然。不仅视野开阔,*重要的是她能甚为准确地把握散文界的动态,这使得花城版2020年的散文选本既丰富多彩,又是那么的精粹与具有代表性,体现着本年度散文创作界的实绩与高度。 l 2020花城年选系列10种,由徐敬亚、韩庆成、何建明、韩小蕙、谢有顺、洪治纲、卢翎、朱航满、江冰、向继东、王幅明、陈惠琼等诸多名家精心编选,为您的品质阅读择优助力。 l 这是一场中国文学年度盛宴,彰显着人文华夏气象万千。 l 知名散文家韩小蕙主编花城版散文年选,可谓特色卓然。不仅视野开阔,*重要的是她能甚为准确地把握散文界的动态,这使得花城版2020年的散文选本既丰富多彩,又是那么的精粹与具有代表性,体现着本年度散文创作界的实绩与高度。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内容简介

《2020中国散文年选》乃花城文学年选之一种。主编韩小蕙深切关注2020年度的散文创作及各大报刊和多种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散文佳作,还有一些图书出版物里的作品,几经思虑,终得四十余篇汇集而成今年的散文年选。 书稿分为“今月深沉”“高天厚土”“世说新语”“心灵有约”“只眼中外”等5个部分。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目录

读稿笔记|韩小蕙

今夜深沉

圣贤之忍(节选) |鲍鹏山 

我与文学(六则) |贾平凹 

聚集:有关的生活及价值观 |韩少功

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 |穆涛 

别 |彭程 

失眠之书(删节) |蒋蓝 

五种孤独 |吴佳骏 

身在何处,为何读书(外一篇)——在晋城某读书会上的演讲 |聂尔 

纸上的疾病(节选) |詹文格 

咖啡的颜色 |王樽 

此痛绵绵无绝期——《音乐会》第三版絮语 |朱秀海 

高天厚土

良渚文化:发现的历程 |徐刚 

石问 |王剑冰

春天花会开 |李元胜 

黄龙山:风土深处……(节选) |徐风 

蛇之殇 |孔见

森林的面容 |傅菲

崖子寺 |甫跃辉 

舌尖上的江南 |袁敏  

眺望灯火 |徐晓华(土家族) 

麻花辫子的牛皮绳 |习习 

荤乡愁(节选) |林渊液 

世说新语

花城看花 |陈世旭 

如鹤(节选) |陆春祥  

流逝永恒,此刻亦永在 |潘向黎 

七月芙蓉生翠水 |刘琼 

世事微尘(节选) |王兆胜

寻访苏东坡: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韦力

绥德之丘 |阿莹 

康有为的洛阳行 |张瑞田

《击壤歌》:初民的悲欢 |聂作平 

心灵有约

大医与大爱 |韩小蕙 

与你的名字相遇 |李舫

远方的高手 |任芙康

与天下共明月——摇曳在金风玉露里的中秋 |卓然

为什么步履迈得那么艰难 |唐朝晖 

沉酣 |朱以撒 

我与焦墨 |王兆军

当时只道是寻常 |王本道

只眼中外

黄金海岸与奴隶城堡 |晴朗(Bright Nkrumah) (加纳)

在英国隔离的日子 |舟卉 

中国文学在苏俄 |萨沙(俄)

非洲赎人记 |刘齐 

陕西散记 |崔源俊(韩国)

西北的香炉寺和老爷庙 |伍秀玉(印度尼西亚)

墙外的世界|甲氏咏(越南)

在美丽上海找到回家的路|叶周(美)


展开全部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节选

今夜深沉 圣贤之忍(节选) _鲍鹏山 听说*近大家在读什么《忍经》,很好,但我要提醒一下,中国文化几千年传承下来,各种各样的“经”不少,但除了“经史子集”中的正经,其他的自我标榜的什么“经”,就像某些中医偏方,对上症有可能管用,但也是一时之用,搞不好还有副作用。所以,对这样那样的所谓“经”,我们要保持一些距离,敬而远之。这些“经”,往往都是一些方法啦诀窍啦,甚至很多都是“厚黑”的,是给你讲“术”的层面。并且,这些“术”,为了管用,有效率,还常常是不择手段的术,没有底线的术,没有价值约束的“术”。学这些,往往是,手艺没学到,手段没长进,心眼倒坏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忍”,人生在世,你总会遇到很多挫折和曲折,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人,那些会让我们生气的人。因此,人生在世,总会有需要“忍”的时候。“世事有变有常,丈夫能屈能伸”。你不能总是“伸”,一点委屈也不受,有时候还是要忍一忍。文武之道,还一张一弛呢。哪有不委屈的人生呢。 人生总要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忍”在汉语里有两个意思。一般我们理解的“忍”,可能更多的是“忍受”“容忍”的意思。但它还有另一层意思:“残忍”“刻忍”。假如在中国古代,我们称一个人为“忍人”,那意思就是残忍之人。这个字,一方面看起来是“忍受”“容忍”,给人感觉是委屈的一方,为什么这个词词义一转变,就变成“残忍”,让别人忍受了呢? 因为有时候长期的“忍”,时间长了就会心理变态,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世界怎么让他忍的,他也会还给世界。特别“残酷”“刻忍”的人,往往是长期“忍受”的人,忍出了心理有问题了。长期受伤害,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没有感受到别人给他的温暖,没有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感受到的都是寒冷,都是别人对他的歧视,对他的迫害,那么他对这个社会就没有一点的温情,甚至会出现反社会人格,就会变得特别的残忍。 所以,我们在讲“忍”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大家要小心。历史上很多人,因为“忍”而成功,但我老是觉得这类人不可爱。比方说:越王勾践很能忍,但是老实说,我就不喜欢勾践。大概在30年以前,我在复旦大学访学,几个朋友去浙江绍兴这几个地方,去看越王城,回来我就写了一首诗。我说,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活得像夫差这样还是很潇洒的,活得像勾践这样真的是一场灾难。夫差这辈子够啦,首先他赢过,他把勾践打败过,赢了以后他过了一段特别逍遥的日子,有古今**大美人西施陪着他,作为国君,还能让另一个国君勾践给他牵着马遛街,*后一败涂地,一死了之,过把瘾就死,何等潇洒。他才不忍呢。忍到勾践这样,何等猥琐。我在诗里写道,假如我是勾践,*后把夫差打败了,我何必把夫差一下子杀了呢?我也按照夫差曾经对付我的办法把你整一遍,也让你给我送一个苏州美人,也让你给我牵牵马,在杭州大街上溜溜。苏杭苏杭,轮流天堂。当然了,夫差可能不配合,他会一死了之——他会觉得,人不可以像勾践那样糟践自己去获得成功。这种成功是肮脏的。用这种极端忍耐的方式获得成功,往往在心理上就会变态。变态人有什么好值得羡慕的?我觉得,夫差这个人审美上比勾践高级。勾践勾践,有点勾搭,还十分糟践。 《论语》上有孔子的话:“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可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老子式的迷惑对手的人生制胜谋略,孔子没那么阴暗,更不会那么隐忍。孔子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若不能忍受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困难,就不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如果我们连玩游戏睡懒觉贪酒好色这样的小毛病都改不了,忍不住,我们怎么能够做大事? 所以,我说,“忍”是必须的,在有变有常的世道,也是有用的,但也是有限的。历史上特别能忍的人往往都是阴谋家,往往心理上都很阴暗,基本上是坏人。伦理上坏,审美上丑。勾践是不是这样的?他卧薪尝胆要报仇,表面上对夫差那么好,表现得那么忠诚,但是骨子里天天想着报仇,你说这种人阴暗不阴暗?你身边如果有一个人,天天对你表态,天天对你表忠诚,但是心里面老想着哪一天我就把你干掉,这时候你觉得他可爱吗?他不可爱!齐桓公身边的三个小人,被管仲看不起的那三个:易牙、竖刁、公子开方,是不是特别能忍?一个忍到把自己儿子蒸熟了送给国君吃,一个忍到干脆把自己阉割了不生儿子了,一个忍到不要父母了,这三个小人,你觉得他们值得学习吗? 还有一个司马懿。司马懿可爱吗?司马懿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臭名昭著的坏人,他特别能“忍”。他不光是对诸葛亮能“忍”,诸葛亮说他是女人,要他穿女人的服装,他都忍了。司马氏家族和曹氏家族在争夺的时候,他装病,装得痴呆了,话都说不好了,他什么都装。但在中国的政治上,这种人是不招人待见的,为什么?你愿意你身边有一个司马懿这样的人吗? 我不大喜欢隐忍以就功名的人,从审美上讲,我喜欢项羽,不喜欢刘邦。其实,隐忍以图报复,不敢明明白白地干,这是贵族精神衰落以后,流氓习气弥漫造成的。 你看韩信,那就是在市井和流氓面对嘛。很多人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乃成大才,我说韩信不算能忍之人。韩信这个实际上不算“忍”,因为人家给他出了一道选择题:你是从我胯下钻过去,还是把我杀了?这不算能忍,他只是选择了一种别人看起来比较耻辱的方式,也就那一下子,他不是天天在胯下待着,钻下去不出来那叫忍,像勾践那样十几年,那个叫忍;司马懿在曹魏那么多年装傻装病装忠诚,那叫能忍。韩信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一个选择,瞬间而已。忍必须有一个要素:时间。长时间。韩信只是相信自己将来是能干大事的人。“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我这么尊贵的人我不可以跟这个小流氓把命搭进去了,不值得,说白了,他骨子里根本瞧不起你,你不值得我为你去丧命,你甚至不值得让我去杀你。你那个胯下,我就没把你当个人来看,所以也就不能算胯。 下面谈“圣贤之忍”。 圣贤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容易,正是因为他们是圣贤,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他们正道直行,直道而行。正直的人在世道上行走,坚持原则,就相当于一个人抱着一根横木穿过森林,真的很难。你看中国历史上孔子不得志吧,孟子不得志吧。在孟子时代*得志的是什么人呢?是商鞅这样的人,所以司马迁说,孟子生活在那个时代,天天讲仁义,被当时人觉得很迂腐,“迂远而阔于事情”,远离现实,迂腐得很。这样的人,在这个世上,要承受比普通人更多的挫折和失败。同时代的庄子也是这样。那么,这就需要有“忍”,但这种忍,必须三点。 **个忍,忍住欲念。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要忍得住呢?忍得住外在诱惑,忍得住自家癖好。在诱惑面前忍不住,就被别人牵着鼻子了。自家癖好忍不住,就被自己拴住了。欧阳修《伶官传序》说,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常是由一些不良细节的累积而酿成的,而智勇双全之人也往往会因过分喜爱某种事物不能自拔而使其陷于困境。忍住欲念里面,有一个题中应有之意,就是忍住嗜好。 所以《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四个字,出现了两次:“见得思义”,一次是孔子的学生子张讲的,一次是孔子讲的。什么叫“见得思义”?看到唾手可得的诱惑和利益的时候,你**想到的不是把它据为己有,落袋为安,一点都不犹豫,而是需要做到“见得思义”。什么叫“义”?就是“正义”“公平”,还有一个意思,“适宜”,合适。有的时候你拿了,就损害了公正,那就不该拿。有的时候,不适宜,你拿了以后有不好的后果,你也不该拿。不公正的拿了,损害了道义;不适宜的拿了,有后果,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贪官受贿,一方面损害了道义,一方面还会产生不良后果,哪一天东窗事发了呢?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做了多么伤天害理的事而失败,而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丢了大义。所以在小事上尤其要注意,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忍”,为什么?因为诱惑在身边,真的很想要啊,利益在面前;真的很想要啊!孟子讲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知道为什么把富贵不能淫放在**位?因为这个*难做到啊!一个人长期过贫困的生活,是可以忍耐下去的。很多人不得已就是在过着一种很贫困的生活,甚至可以过一辈子,但是给你一个富贵你能不能忍得住?难。 《水浒传》刚开场不久,公孙胜那个道人跑到晁家庄找晁盖,说有一套富贵要送给他。一个道人,你本来在修道,你怎么看到一套富贵你就想去取,你这还能修道吗?他觉得他们这个行为是有道义的,因为梁中书送给蔡京的这个生辰纲是盘剥民间的,所以它是不道义的,既然它是不道义的,那我们把它抢来就是道义的,这个逻辑成立吗?人家说这是劫富济贫。其实,劫富济贫这个逻辑也是不成立的,凭什么富就该劫呢?我隔壁比我有钱,我就可以劫他?没道理。何况晁盖等人劫了富没有济贫,而是据为己有,劫了通天富贵上了梁山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论套穿衣服大秤分金银了,没见他们分给别人啊! 所以,“见得思义”是我要说的**个“忍”。老子说,“不见所欲,使人心不乱”,见了得,见了所欲,人心一般要乱的,这个忍,就是“不乱”。庄子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人来请他管理天下,他“持竿不顾”,心静如水,这就是不乱。乱了,忍不住诱惑,你真的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如庄子讲的,总有一天,会让你上祭坛,做牺牲,那时,你悔不悔?李斯看见厕鼠艰难肮脏,仓鼠饱暖无忧,就一定要做仓鼠,求富贵,结果呢?与其中子一起走上刑场。在刑场,他回头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晚啦! 再说一个动物的故事。袁枚《子不语??猎户说虎》讲了这么一个惊悚的故事:虎饥亦食蔬菜。樗里有女子与其嫂在楼煨芋食,弃芋皮窗外。姑偶凭窗,见虎吮芋皮尽则仰以俟。嫂惧,多煨芋,以皮给之,恐其跃上也。姑欲闭窗,则伸手出怕虎起攫手;坐待,则眼见嫂芋将不继,乃试以全芋投之,虎一吞而尽。姑曰:“吾得之矣,若不畏热,可图也。”乃烧铁锤透红,以芋皮裹之,芋皮着热铁即黏,试投之。则虎仰头视既久,见掷物,接而吞之,吞后则跃去。后二日,里得毙虎,爪自裂其胸见骨。 烫手的芋头拿都不可以,哪能一口吞下呢。我说这个故事惊悚,不是这姑嫂二人深夜遇虎很惊悚,是说那个老虎一口吞下烧得通红的铁锤很惊悚,越想越惊悚。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吃进去一块烙铁,吐不出来了。 第二个“忍”,忍受命运。 我觉得“容受命运”更好。忍受的*高境界,就是“容受”。“忍受”有不得已不理解不情愿而忍耐的意思。“容受”呢?那就是理解了,坦然接受并包容了,和平共处了。 支离叔和滑介叔在冥伯的山丘和昆仑的旷野游玩,那是黄帝曾经休憩过的地方。突然,滑介叔的左肘上长出了一个瘤子,他感到十分吃惊并且表情厌恶。支离叔说:“你讨厌这东西吗?”滑介叔说:“没有,我怎么会讨厌它!一切生命的形体,不过是借助外物凑合而成;一切假借他物而生成的东西,就像是灰土微粒一时间的聚合和积累。人的死与生也就犹如白天与黑夜交替运行一样。况且我跟你一道观察事物的变化,如今这变化来到了我身上,我又怎么会讨厌它呢。”(《外篇??至乐》)这是一种与命运“和平共处”的思维。其好处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人生在世,总有很多时候是不如意的,如果你到不如意的时候,总是怨天尤人,或者急不可耐,强行逼迫自己去忍耐,*终会伤害自己的心灵,甚至会让自己变得心理阴暗。 为什么要忍受命运?因为有些时候,我们成功与不成功真的不是我们努力不够,不是我们能力不够,不是我们没有愿望,也不是我们没有付出行动。我举个例子,孔子周游列国,在匡地被包围,异常危险和艰苦。庄子拿过这个历史故事,编了一段孔子和子路的对话。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庄子特别讲究这两个字,一个是“命”,一个是“时”。当然孔子也是很讲“命”的,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使命的时候,不但不会因此消极,反而会更加坚定地去做。普列汉诺夫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论天命》,他说所有的伟大人物都是认可自己的命运的人,因为认可自己的命运,所以也就无怨无悔,义无反顾,所以能做大事成大人物。孔子讲:“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怪天,也不怪别人,怪什么?怪自己的命运。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尧舜的时候,天下没有贫寒的人,难道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智慧而一生通达?而夏桀商纣时期,天下没有发达的人,难道他们都是因为自己智慧不够而一生困顿?非也!一切都是两个字:时势啊!可见,人生顺逆,要看“时”,要看大势。 我们今天的企业家,你想象一下,假如早生30年,正赶上“文革”,赶上计划经济时代,赶上消灭私营企业时期,你们有可能有今天这份成就吗?从1949—1979年,中国有富人吗?难道那一代人都没有商业头脑?都没有发家致富的愿望?都没有发家致富的能力?就你能?今天,中国社会中产阶级大量涌现,富人若过江之鲫,都是个人能力吗?当然个人能力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这个“时势”,你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首先要感谢这个时代,我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否定改革开放,怀念改革开放之前,我就觉得不可思议。你脑子是屎呢还是屎呢还是屎呢? 孔子接着说,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那是渔人之勇;在陆地行走,不避蛇虎,那是猎人之勇;在战场上,白刃在前而舍生忘死,那是战士之勇。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那是圣人之勇。孔子对子路说:小子,你就安处命运吧,我的命运是有一个主宰的。 什么叫“安处命运”?这也是一种“忍”。“仁者安仁”,也是一种“忍”。你能不能和你的命运和平共处?所以,“忍受命运”这个说法不如“容受命运”。如果你只是抱着一种不得已的“忍耐”和“忍受”,那么忍到*后就会变成心理扭曲了。*高的“忍”不是“忍耐”和“忍受”,而是与它和平共处。

花城年选系列2020中国散文年选 作者简介

韩小蕙,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光明日报社原领衔编辑。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东城作协主席。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30部作品集。主编出版《90年代散文选》及1998年以来历年《中国散文精选》等64部散文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创先争优红旗手,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以及冰心散文理论奖和创作奖、老舍散文奖、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1994年入选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大辞典》。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奖、美国国会参议员奖、旧金山市政府和市长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